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649期:第03版 企业

近年来,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构建了党委领导、工会牵头、部门协同、上下结合、专业联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产改工作格局,职工实现了——

学技有平台 成长有通道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产改工作启动以来,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深入实施全员大培训、技能大练兵,构建大培训体系,制定中长期建设规划。持续提升职工队伍素质,促进文化理念、管理制度、规程标准融合统一,有力保障电网融合发展。省公司及5家直属单位被纳入陕西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千家企业发挥主体作用集中行动。

抓培训  让更多职工成长成才

2月29日,位于西咸新区的省公司技能培训中心输配电实训基地内,培训讲师刘娟红为参加培训的员工讲解作业规程后,全省各供电公司选派的青工头戴蓝色安全帽,身着蓝色工作服,进行着10千伏配网不停电作业操作实训。

记者了解到,该培训中心主要承担国家电网系统新员工、高级技师、带电作业、西北五省区无人机巡检作业等专业技术技能人员培训及大专和中职学历教育任务。

今年45岁的刘娟红是基地唯一一名带电作业女培训师,一直从事教育教学与培训开发等工作,曾担任省公司配网不停电作业技能竞赛集训队教练、2023年国家电网公司配网不停电作业技能竞赛裁判。

刘娟红告诉记者:“只有通过完整全面、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学习,才能促进生产一线技能人员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她去年带领教研室同事共完成培训班55期,输配电专业能级评价811人次。

截至目前,省公司已培养认证56名高级、213名中级、800名初级培训师和117名“春苗”培训师。投资2973万元建成实训基地14个,省公司还开展“察实情、出实招”人才专题调研,修订专家人才管理细则,增设公司首席专家,在聘“三类六级”专家610人,托举133名青年人才。储备6个专业30名高层次人才并落实“一人一策”培养措施271项。组织专家人才“上讲台、下基层”授课,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招生培养5名工程硕博士。

省公司技能培训中心输配电培训部无人机教研室主管孙喆,就是其中一名骨干培训师。今年36岁的他,已跻身国家电网公司的输电专业无人机专家组成员、无人机巡检工高级考评员,同时担任中电联电力行业无人机巡检作业人员考评员、督导员,省公司级“孙喆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陕西省无人机技术协会副会长、西安市应急局电力领域专家。

记者采访期间,孙喆刚带领团队完成几次高压线无人机除冰作业。他指着地上前几天刚焊制的几根钢筋配重告诉记者:“使用无人机携带10到25公斤自制配重除冰,飞行角度和速度都得讲究,这就对无人机作业人员技巧有较高要求。”去年冬季以来,孙喆和团队利用无人机在秦岭山区、陕北地区先后开展9次大型电力线路除冰工作,确保电网安全和三秦电力可靠供应。别看他年龄不大,已经为省公司培养了一批无人机巡检作业人员。2023年,由他主导举办的无人机基础技能培训班和巡检技能提升培训班共32期。2020年至今,陆续开展无人机资质类培训班、巡检技能类培训班,共计1000余学员在他指导下取得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

产改启动以来,省公司树立“培训是最大的福利”理念,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抓什么培训什么。持续抓好大培训、大比武、大练兵,以高素质人才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


省公司级劳模、铁子甲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铁子甲(中)和队员交流。(资料图)


省公司工会常务副主席张锐表示,经过几年探索,省公司在产改上已经形成以下几个亮点:以强化思想引领为着力点,锤炼政治“引领力”;以落实产改部署为发力点,加强组织“执行力”;以推动职工职业发展为突破点,壮大队伍“竞争力”;以狠抓技能提升为关键点,强化队伍“战斗力”;以推进职工建功立业为切入点,增强队伍“向心力”;以用心服务职工为落脚点,提升队伍“凝聚力”。

强数智  促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该公司以科技创新激发活力,先后出台激发创新内生动力20项举措,“降低对外停电时户数”点题QC竞赛活动取得实效,5项QC成果荣获国际金奖。

当日,记者又赶往西咸新区供电公司,从劳模创新工作室到职工活动中心、职工诉求室,再到母婴关爱室、职工书屋、职工餐厅,该公司工会倡导的“红色工会建功西咸”已成为广大职工身体力行的自觉行动,也让记者再次感受到六个“力”在市级供电公司的落地落实。

全国劳模白付东是国网西咸新区供电公司白付东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工作室2019年通过省公司验收命名,目前由12名技术能手、业务骨干组成,平均年龄31.5岁。

“我是牵头负责人,但责任更多是带队伍,让团队战斗力、向心力、凝聚力更强,从而让更多年轻职工出力出彩。”白付东告诉记者,工作室成立以来,秉持“创新引领未来”工作理念,以创新团队为载体,以攻关破难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牵引力,立足于服务公司智能电网建设和营销管理提升,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让白付东欣慰的是,他所领衔团队的多项发明都是新入职年轻人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创新而来的。2016年新入职员工侯佳发明的“新型户外电表箱”获得省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截至目前,工作室共取得5项实用新型专利,侯佳发明的产品目前已上线电商平台。

白付东坦言,在他带领下,工作室持续发扬工匠精神,做好薪火相传,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大力开展“师带徒”,累计培养青年业务骨干10余名。工作室成员也通过“上讲台”主讲培训25次、786人(次)。通过在工作室平台历练,2名成员担任副班长岗位,2名成员走上业务管理岗位。

西咸新区供电公司工会主席樊琦表示,西咸新区公司成立较晚,人员结构年轻且来源于全省其他公司,需要长期管理整合、文化融合、人员融入。通过该公司工会近年来持续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开展老中青“传帮带”,大力开展创新创效活动,激发了广大职工奋发进取、担当作为的创新意识,逐步形成梯级人才队伍。

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实践中,省公司充分发挥技能人才队伍作用,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

像记者前面采访到的省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孙喆创新工作室,该工作室在孙喆带领下,深化现代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广泛应用,紧盯公司发展需求和市场前沿技术,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拓展无人机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范围。近年来开展技术革新20余项,完成创新成果30余项,获得10余项软件著作权证书,发表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共50余项,发表北大核心、科技核心及其他期刊论文10余篇。目前,有三项前沿的技术正在推广应用。

为实现“无人值守”智能巡检、解决无人机续航问题,孙喆团队创新研发无人机智能巡检机场,通过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在云端可对机场进行任务规划和设备管理。无人机根据任务计划自动起飞作业,并将作业成果自动上传归档,实现真正的“无人化”值守。

拓通道  让技能人才体面劳动

“这样折叠起来,很容易装车,使用时打开,可迅速清除变电站内巡视路线上的积雪积冰。”2月29日下午,在渭南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展厅内,铁子甲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铁子甲俯身向记者演示他发明的便携式铲雪车。

双目炯炯有神、身高近1.9米的铁子甲曾在驻港部队服役,转业到地方后,扎根基层变电运维中心已有20多年,目前担任华阴变电运维班工作负责人。在他的发明专利里,记者注意到一款多功能巡视工具。这是铁子甲参考手机自拍杆原理,将伸缩绝缘杆、摄像头、LED灯、电动毛刷及显示装置组合在一起研制出的,可与手机APP绑定,能近距离、无死角且可在夜间对电力设备运行工况进行观测。该工具获得省公司专利奖,陕西省质协、行协QC二等奖,陕西省第七届职工科技节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奖。

提及自身成长经历,铁子甲感慨道:“我喜欢对工器具进行改造改良,但一直墙内开花墙里香,2017年产改方案发布后,公司出台很多相关鼓励政策,这才让我的爱好有了切切实实的回报,从而实现了墙内开花墙外红。”

该工作室目前已取得24项专利、26项省公司级以上奖项,铁子甲也获得省公司劳动模范、大培训优秀个人、渭电工匠等荣誉称号。去年,他又被渭南供电公司评为三级工匠。“因为这些荣誉,我的收入明显提高,不仅有了面子,也有了里子。”铁子甲开心地告诉记者。

在以实绩论英雄的薪酬改革背景下,渭南供电公司出台了员工职业全周期成长通道建设方案,为职工成长搭建了创新攻关、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平台,给职工打开了职业晋升及提薪通道。更多像铁子甲一样的能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价值、展现风采。

渭南供电公司工会主席蒋涛告诉记者,该公司共有25名双技师通过跨专业、跨班组“挣工分”;2名二级女工匠与2名双高(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女班长兼职管理技术岗位,为个人延长了5年职业工作年限的同时,也为专业保存了核心高技能人才力量。刘彤昊、张帅等多名青年职工在各类顶尖技能大赛摘得桂冠。建成陈琦、铁子甲等一批有专业影响力的创新工作室。“工匠种子”中26名接任班组长,6人破格进入专家、工匠序列,55人在班组工作积分排名前20%。

值得一提的是,在专家、工匠选拔中,渭南供电公司破除人才评价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四唯”弊端,创新实施“专业年限+三年绩效”认定方式,实打实以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工作实绩论英雄,从而实现了技能人才的体面劳动。

近年来,省公司通过畅通职务、职员、专家“三个通道”,聘任首席工程师、首席专家3人,聘任三级职员、专家36人。评选省市级“工匠种子”1178人。安康供电公司周耀辉、陕西信通公司朱彧入选国网首席专家。宝鸡供电公司周红亮荣获国网楷模,铜川供电公司李文群荣获国网工匠,榆林供电公司豆河伟荣获陕西省工人发明家。

按照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薛鸿的相关要求,2024年,是该公司主网大建设、配网大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大构建的关键之年,树牢人民至上理念,以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抓早、抓紧、抓实、抓细、抓好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全力服务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队伍建设上,市公司实训基地全覆盖;“三类六级”专家人才达到1000人;培养“金种子”优秀班组长1000人,创建五星级班组1000个。届时,更多优秀的产业工人将脱颖而出,为国网陕西电力贡献个人智慧和力量。□本报记者  兰增干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