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112期:第08版 陕煤四版

企业文化的管理逻辑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高小军

企业文化是以道御术、以文化人、知行合一的过程。以价值观为先导的企业文化回答了什么事情最重要,什么信条必须尊奉;选择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与客户、员工、股东、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排序等等。这些排序可以反映一个企业鼓励什么、反对什么、坚持什么、摒弃什么样的行为,从而在管理逻辑上形成文化引领的工作作风。

以战略为驱动——愿景先行,战略跟进。如果说愿景是灯塔,那么战略就是航线,战略决策的核心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在清晰的战略布局中,“车马相仕将”各就其位、各司其职,一盘棋就活了。但是决策来源于相对准确的信息,当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不准确的情况下,我们也要停下来“回头望”,分析我们的优劣势到底是什么。比如计划管理方面,解决的目标是否与自己占有的资源(人财物)相匹配;流程管理方面,我们的流程管理是否真正促进了运营效率;组织管理方面,中高层及其他重要管理岗位的权利与责任是否匹配;战略管理方面,解决核心问题的能力如何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持续性经营成长就会遇到更多的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管理不谈对错,只谈面对事实解决问题。所以,但凡问题,事无巨细,都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凡事只有以问题为导向,才能面对问题追根溯源逐个解决,这个过程本身体现了闭环原则、系统原则。因为问题总是陈陈相因的,所以抓住制度和执行两件事,不放过每一个问题,管理才能不留后患,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我们讲要与客户、员工建立心与心的连接,首先要明白客户和员工的需求、诉求,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想员工所想、急员工所急,及时有针对性地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和行动。

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绩效导向即文化导向。(一)企业文化既鼓励人、表扬人,也教育人、批评人;绩效管理既激励人、成就人,也惩罚人、淘汰人,所以绩效导向就是文化导向。我们一定要让人人与责任关联起来,在职能划分、责任划分后,形成与利益相适应的管控能力,确保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事事执行有回报,让雷锋不吃亏,让多劳者多得,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二)只有行动,人的能力才会释放出来,而不是停留在看和说上面。在员工行为养成过程中,每个人都要入模子,要制定相对明确的岗位职责、岗位胜任力模型和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融合程度、协同力是检验管理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企业文化形成风气的重要依据。转化不成行为实践和成效的理念即使再好看也没有实质价值和意义。(三)人才的选用育留即企业文化的导向。选人,从一开始就要根据岗位需求选择符合岗位胜任力要求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员工,先相马后赛马,在后续的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人,一定要关注高绩效员工,分析他们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动力、毅力所在,带动更多员工对标学习,同时为高绩效员工提供更大的平台和空间,不断培养锻炼,使其脱颖而出;育人,要指导、鼓励员工从知识到能力、从经历到阅历、从经验到创新,“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取于州郡”,要在业务过程中锻炼人,而不能停留在说教上。

以品牌提升效能——从物态(产品、质量、服务等构成的企业硬实力)到意识形态(信赖、依赖、仰赖塑造的企业软实力)。一是员工品牌构建。从企业的角度讲,我们要通过向内部员工传递企业的远大目标和使命,清晰地描绘未来的图景,让员工主动把它当作一个伟大的目标去努力,从而打造一个有凝聚力的优秀团队。同时要在企业内部树立标杆,让这部分人成为员工品牌形象的代表,以点带面,标杆引领,激励更多的员工通过个人品牌的构建打造企业品牌。从员工的角度讲,职业化素养是员工品牌构建的重中之重。当员工以主人翁的精神对待本职工作时,必然会以强烈的使命感建立基于本职岗位的多维度传播渠道,使个人品牌影响人、激励人、带动人、凝聚人。二是产品品牌营销。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提升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在同行业中具有功能更强大的竞争优势。将企业的产品打造成同行中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深受推崇的品牌,全面提高溢价能力,让同样品质和成本的产品能比竞争对手获得更高的盈利。要通过科学的品牌战略规划,提炼和充分传播企业的核心能力,在目标客户中建立高效率、高质量的形象,营造未来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是提高品牌知名度、降低营销成本。通过全程优化传播和行业内传播,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提高品牌在客户心目中的知名度。让企业先人一步,通过系统的营销工具的展示,使客户感觉到大品牌气质,从而建立互信合作关系。三是企业品牌传播。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跟踪、反馈、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升政府、行业、金融机构、主流媒体等对企业的重视程度,获取更多优质资源。企业的良好信誉除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外,还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认同。要建立企业对外沟通的应对机制,获得更多的支持,为企业形象赋值。通过传播企业的社会责任,更低成本地整合到优质的外部资源,使企业进入良性发展循环。

(作者为陕西煤业化工新型能源有限公司党群部部长)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