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项改革”为点火器持续放大秦创原建设效能
陕西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
本报讯(见习记者 郭雪婷)4月2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三项改革”为点火器持续放大秦创原建设效能,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
我省着眼破解“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力促“转得更快、转得更好、转得更多、转得更安全”,以“三项改革”为切口,不断打通堵点卡点,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政策护航更加有力。推广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职称评定、横向课题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跟进推出“先使用后付费”“先投后股”“技术托管”“以演代评”等“十条措施”,有力破除了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激活了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转化通道更加顺畅。发挥“小路演大平台”作用,建立线上线下常态化路演对接机制,举办各类路演活动416场,推介发布项目5839项,累计融资超过40亿元。
实施成效更加凸显。截至目前,“三项改革”已在全省145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实施,8.5万项职务科技成果实现单列管理,1.8万项成果成功转移转化,科研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1232家,563名科研人员凭借成果转化贡献晋升了职称。2021年至2023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35.82%,2023年达4120.99亿元,是2020年的2.34倍;就地转化的技术合同项数和成交额占比,分别比2022年提高11.1和4.5个百分点。
转化模式更加有效。以“三项改革”为牵引,探索形成了“一院一所一校一港一企”模式。西北有色院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45家,其中7家上市公司。西安光机所投资孵化科技型企业488家、总估值5149亿元,其中在陕孵化企业111家。西北工业大学将292项专利技术作价4.9亿元,参股成果转化企业67家,通过退出股权获得成果转化收益24.36亿元。西部科技创新港吸引185家龙头企业签约入驻,建立76个校企融合创新平台,转让许可专利1000余件,在陕孵化企业205家。陕煤研究院实施技术攻关与产业化项目600余项,开发出26大类100余种高新技术产品,实现成果转化收益33亿元。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本报讯(见习记者 郭雪婷)4月2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三项改革”为点火器持续放大秦创原建设效能,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
我省着眼破解“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力促“转得更快、转得更好、转得更多、转得更安全”,以“三项改革”为切口,不断打通堵点卡点,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政策护航更加有力。推广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职称评定、横向课题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跟进推出“先使用后付费”“先投后股”“技术托管”“以演代评”等“十条措施”,有力破除了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激活了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转化通道更加顺畅。发挥“小路演大平台”作用,建立线上线下常态化路演对接机制,举办各类路演活动416场,推介发布项目5839项,累计融资超过40亿元。
实施成效更加凸显。截至目前,“三项改革”已在全省145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实施,8.5万项职务科技成果实现单列管理,1.8万项成果成功转移转化,科研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1232家,563名科研人员凭借成果转化贡献晋升了职称。2021年至2023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35.82%,2023年达4120.99亿元,是2020年的2.34倍;就地转化的技术合同项数和成交额占比,分别比2022年提高11.1和4.5个百分点。
转化模式更加有效。以“三项改革”为牵引,探索形成了“一院一所一校一港一企”模式。西北有色院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45家,其中7家上市公司。西安光机所投资孵化科技型企业488家、总估值5149亿元,其中在陕孵化企业111家。西北工业大学将292项专利技术作价4.9亿元,参股成果转化企业67家,通过退出股权获得成果转化收益24.36亿元。西部科技创新港吸引185家龙头企业签约入驻,建立76个校企融合创新平台,转让许可专利1000余件,在陕孵化企业205家。陕煤研究院实施技术攻关与产业化项目600余项,开发出26大类100余种高新技术产品,实现成果转化收益33亿元。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