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民营企业的奋斗史
——《牛老板》评介
近五年来,大学同学刘林海继创作长篇小说《汉京城》《落户》后,又推出反映民营企业奋斗史的《牛老板》。
套用巴尔扎克所说的“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可以说《牛老板》堪称一部民营企业的秘史,让我们窥探到民营企业发展的历程。
具体而言,《牛老板》是一部民营企业奋斗史。牛老板大名牛笑天,猛一看如此大名,以为牛老板是个笑傲江湖的牛人,是房地产商中的牛老板。其实不然,且不说他父母早亡,就说进入房地产也是无背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从小企业干到中等企业昊天公司,实现了企业家的梦想,但为此付出了异常沉重的代价。
这使我们想起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论述。马克思说:“人的类本质是指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活动的,在这种活动中,人把自然界当作自己的无机身体。”类的异化是自然界和人的生命活动从主体分离出去,“异化劳动,由于使自然界,使人本身,使他自己的活动技能,使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也就是类同人相异化;对人来说,它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第一,它使类生活和个人生活异化;第二,把抽象形式的个人生活变成同样是抽象形式的类生活的目的。”即把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变成与人异类的本质,变成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这就是说,劳动者被剥夺了他的类生活,即人的生活,他的活动同蜜蜂、海狸、蚂蚁的“生产”就没有什么根本区别了。
同时,《牛老板》塑造的主要人物牛笑天和汪真真可谓真善美的化身,给人以正能量。牛笑天幼小失去爷爷父母,成为孤儿,有幸吃百家饭,得到本家八婶的养育和班主任张老师的关心爱护,健康成长。继而在二爸的资助下走上经营之路,靠勤劳苦干,艰苦创业,一步步成为建筑行业的翘楚。先富起来的他节俭自律,和妻子住着普通的单元房,但他不忘家乡父老,将自家祖居无偿送给本家八婶,愿意为家乡振兴出资百万元,也提携村民介入他的工程中。他不忘师恩,拜张老师为“干爸”并常年探望,问寒问暖。
当然,牛笑天也有中国当代企业家复杂的一面或多面,正如后记所言:“在塑造这个形象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时时交替出现着那些熟悉的老板们的身影。不可否认,对于主人公牛笑天,我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同情,但我并没有刻意去美化他,也没有刻意遮掩他的性格缺陷。我只是在不自觉中把他良善的一面作了展示。牛笑天骨子里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情弱者、与人为善、吃苦耐劳,他一心扑在事业上,习惯于体谅别人的感受。但另一面,为了达到目的,他却常常不择手段。虽极度看重别人对他的评价,却每每忽略对自己的关爱。他做人时严于律己,做事时却屡屡出格。其矛盾的性格与冲突的价值观,耐人寻味。”
牛笑天的助理汪真真堪称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她感恩牛笑天在她病危之际伸出援手救她一命,对牛笑天和企业忠诚,对工作兢兢业业,敢于面对风险,勇于承担责任。面对市委乌书记伸出的“橄榄枝”不为所动。
正如书中的主人公牛笑天所言,一个演员、一个体育明星、一个画家、一个作家,可以通过一次非凡表现或一件作品笑傲终生;而企业家却需在绝无间断的拼搏中,不断地取得成功,任何一次失败,都可能让前期的成功全部归零,但这就是企业家的宿命。
“要保障一艘航船稳健前行,何其不易。研究气象资料、确定航行方向、保障后勤供给、组织船员协力,凡此种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家企业的发展,有若船航。对政策的分析感悟、对经营目标的确定、对商业资源的利用、对内外人才的调配,任何细微的差池,都可能导致企业垮塌。但企业家不是完人,常有思维上的短见,常见决策上的偏执。一念之间的闪失,便可能为企业奏起挽歌。”林海如此说。
正如林海后记所指出的“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辛劳打拼的民营企业,才有了市场的无限活力,才有了社会就业岗位的丰盈,才有了国家税源的扩展,才有了区域之间物流的顺畅。几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已经让民营企业牢牢地植根于中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不可想象,一旦缺失民营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会否一如既往,百姓的生活会否便捷依旧。虽然民企经营的原动力并非纯粹地奉献社会,但其客观上形成的贡献,应该被社会认可并得到赞誉。”
当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也是大有希望的,改革在深化。就拿陕西来说,近年着力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均与改善企业尤其是民企有关。但愿随着“三个年”活动的逐步落实和深入人心,生存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民企得以可持续发展,这无疑是中华民族之大幸,也是林海写作《牛老板》之初衷,也是笔者和广大读者之愿望。□王新民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近五年来,大学同学刘林海继创作长篇小说《汉京城》《落户》后,又推出反映民营企业奋斗史的《牛老板》。
套用巴尔扎克所说的“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可以说《牛老板》堪称一部民营企业的秘史,让我们窥探到民营企业发展的历程。
具体而言,《牛老板》是一部民营企业奋斗史。牛老板大名牛笑天,猛一看如此大名,以为牛老板是个笑傲江湖的牛人,是房地产商中的牛老板。其实不然,且不说他父母早亡,就说进入房地产也是无背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从小企业干到中等企业昊天公司,实现了企业家的梦想,但为此付出了异常沉重的代价。
这使我们想起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论述。马克思说:“人的类本质是指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活动的,在这种活动中,人把自然界当作自己的无机身体。”类的异化是自然界和人的生命活动从主体分离出去,“异化劳动,由于使自然界,使人本身,使他自己的活动技能,使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也就是类同人相异化;对人来说,它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第一,它使类生活和个人生活异化;第二,把抽象形式的个人生活变成同样是抽象形式的类生活的目的。”即把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变成与人异类的本质,变成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这就是说,劳动者被剥夺了他的类生活,即人的生活,他的活动同蜜蜂、海狸、蚂蚁的“生产”就没有什么根本区别了。
同时,《牛老板》塑造的主要人物牛笑天和汪真真可谓真善美的化身,给人以正能量。牛笑天幼小失去爷爷父母,成为孤儿,有幸吃百家饭,得到本家八婶的养育和班主任张老师的关心爱护,健康成长。继而在二爸的资助下走上经营之路,靠勤劳苦干,艰苦创业,一步步成为建筑行业的翘楚。先富起来的他节俭自律,和妻子住着普通的单元房,但他不忘家乡父老,将自家祖居无偿送给本家八婶,愿意为家乡振兴出资百万元,也提携村民介入他的工程中。他不忘师恩,拜张老师为“干爸”并常年探望,问寒问暖。
当然,牛笑天也有中国当代企业家复杂的一面或多面,正如后记所言:“在塑造这个形象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时时交替出现着那些熟悉的老板们的身影。不可否认,对于主人公牛笑天,我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同情,但我并没有刻意去美化他,也没有刻意遮掩他的性格缺陷。我只是在不自觉中把他良善的一面作了展示。牛笑天骨子里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情弱者、与人为善、吃苦耐劳,他一心扑在事业上,习惯于体谅别人的感受。但另一面,为了达到目的,他却常常不择手段。虽极度看重别人对他的评价,却每每忽略对自己的关爱。他做人时严于律己,做事时却屡屡出格。其矛盾的性格与冲突的价值观,耐人寻味。”
牛笑天的助理汪真真堪称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她感恩牛笑天在她病危之际伸出援手救她一命,对牛笑天和企业忠诚,对工作兢兢业业,敢于面对风险,勇于承担责任。面对市委乌书记伸出的“橄榄枝”不为所动。
正如书中的主人公牛笑天所言,一个演员、一个体育明星、一个画家、一个作家,可以通过一次非凡表现或一件作品笑傲终生;而企业家却需在绝无间断的拼搏中,不断地取得成功,任何一次失败,都可能让前期的成功全部归零,但这就是企业家的宿命。
“要保障一艘航船稳健前行,何其不易。研究气象资料、确定航行方向、保障后勤供给、组织船员协力,凡此种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家企业的发展,有若船航。对政策的分析感悟、对经营目标的确定、对商业资源的利用、对内外人才的调配,任何细微的差池,都可能导致企业垮塌。但企业家不是完人,常有思维上的短见,常见决策上的偏执。一念之间的闪失,便可能为企业奏起挽歌。”林海如此说。
正如林海后记所指出的“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辛劳打拼的民营企业,才有了市场的无限活力,才有了社会就业岗位的丰盈,才有了国家税源的扩展,才有了区域之间物流的顺畅。几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已经让民营企业牢牢地植根于中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不可想象,一旦缺失民营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会否一如既往,百姓的生活会否便捷依旧。虽然民企经营的原动力并非纯粹地奉献社会,但其客观上形成的贡献,应该被社会认可并得到赞誉。”
当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也是大有希望的,改革在深化。就拿陕西来说,近年着力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均与改善企业尤其是民企有关。但愿随着“三个年”活动的逐步落实和深入人心,生存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民企得以可持续发展,这无疑是中华民族之大幸,也是林海写作《牛老板》之初衷,也是笔者和广大读者之愿望。□王新民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