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逐渐成为外壳
罪案推理剧如何洞察人性与社会
众多类型剧中,罪案推理剧因其快节奏、强情节的悬疑特性深受观众喜爱。悬疑题材也成为制作爆款剧集的素材富矿,对出品方、演员乃至原著作者都能形成联动效应。
从去年年末爱奇艺迷雾剧场宣布回归,再到今年优酷宣布将悬疑剧场升级为白夜剧场,可以看到,各大平台正着力推进罪案推理剧的精品化制作。在讨论这些举措能否打造出精品剧集之前,我们不妨先回溯罪案推理剧的进化历程,探究其演变逻辑,或许就有答案了。
基底
从还原真人真事到IP改编与原创剧本
早期罪案推理剧的出色作品,以强调纪实和还原刑侦案件为主。从1999年的《12·1枪杀大案》、2000年的《红蜘蛛》,到2001年开播的《重案六组》,再到2004年的《我非英雄》,均取材于社会真实案件,并着力呈现案件原貌。《12·1枪杀大案》的刑警演员大多是具有多年刑侦经验的警察。《红蜘蛛》里的车牌号、手机号都是真实的,犯罪地也全部实景拍摄……
由于剧情过度渲染犯罪,2004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指出,严控涉案剧数量,而且所有正播和备播的涉案剧及相关节目,不得在黄金时段播出。此举令罪案推理剧的招商引资受到限制,市场影响力骤减。
2014年,《湄公河大案》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标志着罪案推理剧冰封解除。随后,《灵魂摆渡》《暗黑者》先后上线,预示着原创和IP改编的罪案推理剧渐成主流。原创剧《灵魂摆渡》集结了灵异、悬疑、爱情等元素,在惊悚与正能量之间游走自如;《暗黑者》改编自周浩晖的小说《死亡通知单》,塑造了穆剑云等一众角色,收获不俗反响。值得注意的是,两部作品的制作方建信影视和慈文传媒,均为电视剧行业头部公司,为剧集品质提供了不少保障。
2015年,因IP改编、差异化排播模式、流量明星等多重元素组合,剧版《盗墓笔记》迅速走红。该剧播出前,爱奇艺VIP会员数是500万,全集上线24小时产生了1.14亿次点击量。
此后,各平台纷纷入局自制罪案推理剧。搜狐视频、腾讯视频等平台制作的IP改编剧《法医秦明》《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相继播出。2016年腾讯财报显示,视频付费用户数已逾2000万,同比增长逾两倍,《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如果蜗牛有爱情》的广受欢迎,标志腾讯在自制内容领域的初步成功。
叙事
从平铺直叙到多线交织
早期罪案推理剧以单线叙事为主,围绕某一案件的刑侦过程推进剧情,略显单调与同质。因此,罪案推理剧的叙事逐渐从平铺直叙转变为多线交织,让观众眼前一亮的同时,也对创作者提出更高要求。
2020年的《沉默的真相》讲述检察官江阳与法医陈明章、警察严良追寻案件真相的故事,交织叙述三组人物、三条时间线、三个刑事案件,频频转场却不失逻辑,剧集也凭此在2021年釜山国际电影节——第三届“亚洲内容大奖”中获“最佳流媒体原创剧集”。
2022年的《消失的孩子》则通过不同时间与空间中的人物视角,展现案件的多个方面,聚焦儿童、家庭、社会等多重议题,剧集编剧团队成员叶蘅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多线叙事是原著作者在创作小说时就采用的结构,但从剧本角度上考虑,我需要增加能够呼应的细节,来帮助观众完成剧情转线时的过渡。”
对于同样采用多线叙事的悬疑杰作《漫长的季节》,叶蘅称赞道:“无论是多线叙事的复杂性和层次感,还是细节的呼应与隐喻,很难有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可以达到这样的高度,我觉得《漫长的季节》给创作者提供了一本教科书,写故事和讲故事要像它一样较真,不能太轻易放过自己。”
爱奇艺迷雾剧场今年播出的《不可告人》与优酷白夜剧场的《微暗之火》也同样采用多线叙事的方式。前者通过倒叙、插叙等方式串联三个谜案,导演刘新的目的是“激起观众思考它们之间的关联,提高观众的参与感和代入感”;后者则以此还原主人公南雅的一生,导演姚晓峰想尝试的是:“除了去说一个动人的故事以外,还要有悬念足以支撑观众能够一步一步追着故事走。”
主题
悬疑由硬核转向温软
近年来,罪案推理剧不断创新剧情设计,革新主题立意,将以悬疑为内核的叙事传统逐渐拓展至社会领域,即以悬案为眼,观社会百态,察多面人性。
2023年,腾讯视频X剧场推出的两部罪案推理剧——《漫长的季节》以悬疑外壳包裹着一群普通人的命运沉浮,颇具人文关怀;《繁城之下》则以层层反转为引,探寻人性善恶,成为当年好评度最高的罪案推理剧。当年爱奇艺迷雾剧场的《三大队》也早早就告诉观众凶手是谁,吸引观众追剧的悬念转变为“凶手为什么这么做”或“凶手的命运将走向何方”。
《微暗之火》讲述一位饱受创伤的小镇女性如何再次在心中建立爱的经历,除了渲染悬疑氛围外,更关注女性的生存处境。姚晓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部戏的议题是人和命运的关系以及人和社会的关系。我们是借用了悬疑剧的‘壳’,去讲述世纪之交的清水镇背后的人性真相。”白夜剧场的另一部剧《新生》则找到了“软犯罪、轻悬疑”的路径,侧重于讨论人性复杂,剖析个体性格和命运的成因。正如该剧导演申奥所言:“剧中的诈骗者开篇就向观众亮明了身份,悬念是在于探究犯罪原因,诈骗者费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针对这些人。”
可以看出,近两年涌现的罪案推理剧已不再纯粹以悬疑作为卖点,更多是将悬疑作为外壳,深入社会肌理与洞察人性幽微。□詹锡伟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众多类型剧中,罪案推理剧因其快节奏、强情节的悬疑特性深受观众喜爱。悬疑题材也成为制作爆款剧集的素材富矿,对出品方、演员乃至原著作者都能形成联动效应。
从去年年末爱奇艺迷雾剧场宣布回归,再到今年优酷宣布将悬疑剧场升级为白夜剧场,可以看到,各大平台正着力推进罪案推理剧的精品化制作。在讨论这些举措能否打造出精品剧集之前,我们不妨先回溯罪案推理剧的进化历程,探究其演变逻辑,或许就有答案了。
基底
从还原真人真事到IP改编与原创剧本
早期罪案推理剧的出色作品,以强调纪实和还原刑侦案件为主。从1999年的《12·1枪杀大案》、2000年的《红蜘蛛》,到2001年开播的《重案六组》,再到2004年的《我非英雄》,均取材于社会真实案件,并着力呈现案件原貌。《12·1枪杀大案》的刑警演员大多是具有多年刑侦经验的警察。《红蜘蛛》里的车牌号、手机号都是真实的,犯罪地也全部实景拍摄……
由于剧情过度渲染犯罪,2004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指出,严控涉案剧数量,而且所有正播和备播的涉案剧及相关节目,不得在黄金时段播出。此举令罪案推理剧的招商引资受到限制,市场影响力骤减。
2014年,《湄公河大案》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标志着罪案推理剧冰封解除。随后,《灵魂摆渡》《暗黑者》先后上线,预示着原创和IP改编的罪案推理剧渐成主流。原创剧《灵魂摆渡》集结了灵异、悬疑、爱情等元素,在惊悚与正能量之间游走自如;《暗黑者》改编自周浩晖的小说《死亡通知单》,塑造了穆剑云等一众角色,收获不俗反响。值得注意的是,两部作品的制作方建信影视和慈文传媒,均为电视剧行业头部公司,为剧集品质提供了不少保障。
2015年,因IP改编、差异化排播模式、流量明星等多重元素组合,剧版《盗墓笔记》迅速走红。该剧播出前,爱奇艺VIP会员数是500万,全集上线24小时产生了1.14亿次点击量。
此后,各平台纷纷入局自制罪案推理剧。搜狐视频、腾讯视频等平台制作的IP改编剧《法医秦明》《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相继播出。2016年腾讯财报显示,视频付费用户数已逾2000万,同比增长逾两倍,《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如果蜗牛有爱情》的广受欢迎,标志腾讯在自制内容领域的初步成功。
叙事
从平铺直叙到多线交织
早期罪案推理剧以单线叙事为主,围绕某一案件的刑侦过程推进剧情,略显单调与同质。因此,罪案推理剧的叙事逐渐从平铺直叙转变为多线交织,让观众眼前一亮的同时,也对创作者提出更高要求。
2020年的《沉默的真相》讲述检察官江阳与法医陈明章、警察严良追寻案件真相的故事,交织叙述三组人物、三条时间线、三个刑事案件,频频转场却不失逻辑,剧集也凭此在2021年釜山国际电影节——第三届“亚洲内容大奖”中获“最佳流媒体原创剧集”。
2022年的《消失的孩子》则通过不同时间与空间中的人物视角,展现案件的多个方面,聚焦儿童、家庭、社会等多重议题,剧集编剧团队成员叶蘅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多线叙事是原著作者在创作小说时就采用的结构,但从剧本角度上考虑,我需要增加能够呼应的细节,来帮助观众完成剧情转线时的过渡。”
对于同样采用多线叙事的悬疑杰作《漫长的季节》,叶蘅称赞道:“无论是多线叙事的复杂性和层次感,还是细节的呼应与隐喻,很难有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可以达到这样的高度,我觉得《漫长的季节》给创作者提供了一本教科书,写故事和讲故事要像它一样较真,不能太轻易放过自己。”
爱奇艺迷雾剧场今年播出的《不可告人》与优酷白夜剧场的《微暗之火》也同样采用多线叙事的方式。前者通过倒叙、插叙等方式串联三个谜案,导演刘新的目的是“激起观众思考它们之间的关联,提高观众的参与感和代入感”;后者则以此还原主人公南雅的一生,导演姚晓峰想尝试的是:“除了去说一个动人的故事以外,还要有悬念足以支撑观众能够一步一步追着故事走。”
主题
悬疑由硬核转向温软
近年来,罪案推理剧不断创新剧情设计,革新主题立意,将以悬疑为内核的叙事传统逐渐拓展至社会领域,即以悬案为眼,观社会百态,察多面人性。
2023年,腾讯视频X剧场推出的两部罪案推理剧——《漫长的季节》以悬疑外壳包裹着一群普通人的命运沉浮,颇具人文关怀;《繁城之下》则以层层反转为引,探寻人性善恶,成为当年好评度最高的罪案推理剧。当年爱奇艺迷雾剧场的《三大队》也早早就告诉观众凶手是谁,吸引观众追剧的悬念转变为“凶手为什么这么做”或“凶手的命运将走向何方”。
《微暗之火》讲述一位饱受创伤的小镇女性如何再次在心中建立爱的经历,除了渲染悬疑氛围外,更关注女性的生存处境。姚晓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部戏的议题是人和命运的关系以及人和社会的关系。我们是借用了悬疑剧的‘壳’,去讲述世纪之交的清水镇背后的人性真相。”白夜剧场的另一部剧《新生》则找到了“软犯罪、轻悬疑”的路径,侧重于讨论人性复杂,剖析个体性格和命运的成因。正如该剧导演申奥所言:“剧中的诈骗者开篇就向观众亮明了身份,悬念是在于探究犯罪原因,诈骗者费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针对这些人。”
可以看出,近两年涌现的罪案推理剧已不再纯粹以悬疑作为卖点,更多是将悬疑作为外壳,深入社会肌理与洞察人性幽微。□詹锡伟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