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30期:第01版 首版

打造“中国桥梁”制造“金名片”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助力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纪实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

仲夏始,秦岭为屏,清姜河为带,与宝成铁路相邻的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宝桥)钢结构车间里,焊花飞溅、机器轰鸣,工人熟练地操作着现代化机械设备,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中铁宝桥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长期承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新产品研发任务,专业制造钢桥梁、钢结构、铁路道岔、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大型起重机械等产品,累计建造钢桥梁1000多座,生产铁路道岔近30万组,先后获得200余项国家专利,80余项国际国内大奖。

“向‘新’出发,以‘质’谋‘新’,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6月5日,当记者向中铁宝桥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军抛出工会如何助力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问题时,他这样说。

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中铁宝桥公司工会积极探索和发展为企业顺应外部形势发展,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

升级发展“新”引擎

日前,中铁宝桥受邀参加第六届桥梁工程创新技术论坛暨桥梁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重点阐述澳门大桥项目团队在钢梁制造过程中,通过各项关键技术和控制措施,解决了复杂环境下高性能内倾钢箱一钢桁组合梁大节段的制造难题。

从港珠澳大桥首次尝试钢桥梁自动化加工至今,中铁宝桥实现了我国钢桥梁制造从手工焊、机械化到智能化的“三级跳”。

国内首组时速250公里客专道岔、350公里高速道岔、提速道岔、重载道岔、减振道岔均率先诞生在中铁宝桥。

……

重大项目建设助跑提速离不开人才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也是工会工作迎来的一次重要挑战和重大机遇。”在刘军看来,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高精尖缺”科技人才,还要有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其中,产业工人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推动创新要素集成、创新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在科技创新与人才建设的“双轮驱动”下,中铁宝桥的钢梁钢结构、铁路道岔、城轨交通等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市场订单实现了逐年稳步递增。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中,中铁宝桥以品牌强度885、品牌价值50.2亿元荣登榜单,品牌价值较去年同比增长7.26%。

“今后,我们将持续发挥主力军作用,加快新技术应用,全面推进智能化工厂建设,让生产制造更‘聪明’,让生产流程更快捷,以‘智慧宝桥’打造‘中国桥梁’制造‘金名片’。”刘军说,通过设备更新、技术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投建的“四线一系统”智能钢结构制造生产示范线、国内首条铁路道岔数控垫板自动生产线,实现了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助推形成新质生产力。

深耕成长“新”沃土

全国劳动模范王汝运的学历在同期职工中不算拔尖,但如今放眼全国,在桥梁建设领域,他的操作水平可以说是一骑绝尘,被誉为“桥梁行业的大国工匠”。从学徒工到大工匠,除了王汝运勤学苦练、刻苦钻研外,也离不开中铁宝桥不遗余力厚植人才成长沃土。

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典型就是一座堡垒。在中铁宝桥,逐步形成“挖掘、选树、培育、塑型、关爱”的推先树模机制。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劳模先进培育五年行动规划》注重将发掘劳模先进放在企业生产经营、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安全生产、发明专利、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推广、重大技术改造等工作中,通过自下而上层层推荐、自上而下逐级挖掘的工作机制,搜集、整理典型素材,形成了中铁宝桥劳模先进人物培养梯队。

对高技能人才实行“3581”岗位津贴制度(即技师每月岗位津贴300元、高级技师每月岗位津贴500元、特级技师每月岗位津贴800元、工匠技师每月岗位津贴1000元,并根据年终绩效考核情况一次性兑现)。

“我们每年为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工匠技师发放岗位津贴约80多万元,投入高技能人才培训经费达100多万元。”刘军介绍道,通过建立“新八级工”职业技能鉴定发展通道,利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高技能人才评价、岗位练兵、外出参赛等形式,为产业工人搭建了学技练兵、提质提素的广阔平台,使产业工人实现了人生的精彩飞跃。

职工幸福,企业发展才会蹄疾步稳;职工幸福,企业才能行久致远。

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中铁宝桥始终把职工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起草制定了《星级“幸福之家”创建实施办法》,修订《“争创群众满意的职工之家争做职工信赖的娘家人”活动实施办法》,每年投入100余万元,深入车间一线、项目工程部开展送清凉、送温暖、送健康、送文化等活动。建立了一支100多人的EAP志愿者服务队,通过授课、活动、沙龙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职工培养阳光、健康、向上的心态,促进职工健康成长。

激发创造“新”动能

中铁宝桥目前拥有14家成员单位,分布于我国中西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具备年生产钢结构500000吨、铁路道岔10000组、Ⅲ代高锰钢和合金钢辙叉20000个、起重机械50台的能力。生产的桥梁钢结构、铁路道岔、辙叉、起重机械等产品畅销北美、南美、欧盟、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面对繁重的生产任务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劳动和技能竞赛在推动企业的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工作再上新台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近我们正在浙江舟山抓紧筹办‘五保一树’年度综合性劳动竞赛活动,以激发职工的创新创造活力。”在刘军看来,劳动和技能竞赛是工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开展多工种、多层次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可以更好地把职工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集聚到项目建设攻坚点上去。

同时,通过劳动和技能竞赛,还可以发现和培养适应新产业、新技术和新职业的技能人才,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培育新型劳动者、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近五年来,中铁宝桥各级组织开展各种劳动竞赛179场次,参加职工达61710人次。中铁宝桥集团工会深入开展重点工程“专项赛”,重要节点“全员赛”的群众性劳动竞赛新格局,形成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全员参与”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新局面,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广大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创造并保持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45年盈利的经营业绩。

同时,积极推进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和管理创新等建言献策活动。近五年来,评比表彰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988项,已创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1个,取得创新成果174项。

“产业发展离不开广大产业工人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刘军认为,工会在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本报记者  鲜康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