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49期:第01版 首版

为开创国防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献计出力

——省国防工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助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小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秦巴大地,生机勃勃。

6月28日,省国防系统28家单位的45名代表集聚汉中,参加省国防工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助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此前,省国防工会对航天四院、航天六院、中航西飞等部分行业、企事业单位开展了《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调查研究,并进行走访、摸底,为召开座谈会打好了基础。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代表发言,交流了本单位工会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作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思路。

“人才强则国企强,国企强则国家强。”中航西飞薛莹班班长薛莹说,中航西飞设立“千万/百万创新基金”(为总设计师、总工艺师分别设立1000万创新基金和100万奖励基金)、“青年创新基金”和“职工创新补助资金”,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7103厂工会副主席闫明辉分享了该公司打造“聚匠杯”特色品牌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品牌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中核陕西铀浓缩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吕永红则分享了该公司制定《荣誉体系管理细则》等制度,实行荣誉激励机制,提高产业工人经济待遇等方面的做法。

“截至目前,公司高级工以上技能工人达2449人,占公司产业工人的44%。”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邵黎说,优化产业工人培训教育体系,全面加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成长。中陕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刘晶认为,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实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人才和创新。”陕西兵器工业工会副主任朱晓明说,做好职工创新工作室和班组建设的衔接,是今后工作的主要方向。

小工种人才的培养是热议话题。

航天科技集团7416厂代表、大国工匠徐立平建议,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培养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产业技能人才,继续加强小工种人才队伍建设,扩大小工种参加高等级技能竞赛的覆盖面。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工会副主席刘纳建议,搭建小众专业技能评价激励平台,特别是要为航空试飞领域机务场务保障以及改装人员搭建这方面平台。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工会办主任吴斯怡建议,在举办技能大赛、设定工种方面予以倾斜,让更多从事新兴产业的职工参与进来。

9家单位的发言各有特点,各具特色,成效满满。参会代表表示,将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探索出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在深化产改和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郝佳伟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