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54期:第04版 周末

何处觅清凉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进入7月,我们将先后迎来小暑、大暑两个节气。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即将到来。

从小暑到大暑,不仅气温越来越高,还可能伴随有降雨和雷电。避暑纳凉和避雷排水便成了人们关心的两件大事。

山深处,水流边

古人自有纳凉地

翻阅典籍,我国关于夏日避暑出行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穆天子传》,其中《穆天子游舂山》一篇记载了农历六月周穆王北上舂山的旅行经历。

不过,直到魏晋时期,避暑出行才成为潮流。曹丕在《夏日诗》中写道:“夏时饶温和,避暑就清凉。比坐高阁下,延宾作名倡。”这首诗描绘的就是当时流行的避暑纳凉活动——“雅集”。

此后,气候宜人、地理位置优越的山林河川开始成为皇室贵族或高门雅士的避暑目的地。例如大周圣历三年(700)夏,武则天率群臣巡游中岳嵩山,登封峻极后,避暑石淙河。

然而,炎炎夏日,普通百姓却很难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避暑之旅,城镇中的居民只能开发出一些属于自己的纳凉处与消暑法。

最简易的方法就是在家门口搭上凉棚。人们可以用竹席做棚顶盖在竹竿上,在房檐上或者院子里搭盖出一个高高的遮阳罩,把屋顶和院子罩起来,避免盛夏的阳光直射到墙壁上,减慢外墙和地面升温的速度,从而达到避暑的功能。

在南方的一些城镇,人们还会建设“空调井”,即通过在地面挖出一个深坑或挖一口深井,再盖上一块有孔的石头板,利用常年低温的地气与屋内热空气的温差形成空间对流,使整个空间保持凉爽。如今,类似的装置还可以在安徽省西递古镇见到。

在城市附近的山中、水面纳凉避暑也是十分受欢迎。唐朝时,长安城东南的曲江就曾是百姓夏日举家出游的不二之选。据统计,仅《全唐诗》中提到曲江的就有163首。

事实上,除了外出纳凉,不少古建筑本身就自带“凉感”。古人在修筑房屋时尤为注意“冬暖夏凉”的功用,不仅在布局上讲究坐北朝南、背山面水,在墙体、屋面、窗户等导热因素上可谓费尽心思。

例如,古建筑的墙体一般比较厚,加强了保温隔热的性能;层层上抬的坡屋顶则可以在顶部形成一个架空层,让太阳光的热量先从屋顶进入架空层,再由架空层进入屋内;多层的木构件本身也比钢筋水泥在导热性上要强许多。

小暑雷,黄梅回

城市多了两道题

在小暑和大暑期间,降水偏多,强对流天气时有发生,人们除了避暑,还得避雷。

一般而言,小暑开始后,江淮流域的梅雨会先后结束,随着长江中下游地区逐渐被副热带高压控制,这里将开启高温少雨的酷暑。

不过,有句农谚说:“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在江南,小暑时节常有“雷电”,而这往往是“倒黄梅”的征兆,预示着雨水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唐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中写道:“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诗句描述的很可能就是“倒黄梅”这一现象。

此时,雷声和伴随雷声而来的雨水,就成了考验城市的两道试题。

事实上,我国的古建筑在防雷技术上很有一套。例如,我们经常能在古代建筑的屋脊两端看到一些“小怪兽”,这被称为鸱吻,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构件,可以严密封固正脊和檐角的相交处,使雨水不容易通过缝隙渗入。一旦遇到雷电天气,高出屋脊的鸱吻可以率先接触电流,然后通过“引雷”自爆的方式中和电流,避免电荷骤然积聚引发爆燃,从而起到防火、避雷作用。

类似鸱吻的避雷原理其实广泛应用于各类古建筑,例如,在1252年建造的湖南岳阳慈氏塔。

在防涝排水方面,古代城市也有诸多经验智慧。在江西赣州,就有一套始建于宋朝的地下排水系统,名为福寿沟,至今仍发挥着防洪排水的功能。

福寿沟的设计有不少值得称道之处。例如排水沟渠的尺寸相当大,主干宽1米,最高处为1.6米,可容行人行走;沟道下半部分用花岗岩修砌,上半部分为砖拱结构,抗震抗压,便于维修;福寿沟的出水口有12个水窗,能有效利用杠杆原理和水压原理避免洪水倒灌等。

在安徽省寿县,以城墙为代表的挡水系统也在数次洪涝灾害面前经受住了考验。寿县城墙的挡水工程包括了城墙、护城石岸、瓮城、涵洞、月坝,以及城内的水塘和地下排水系统,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其中应用了非常多的排水防涝技术。

例如,为了减少洪水的冲击,城墙的转角处特意修建为弧形;护城石岸为整个城墙增加了一道坚固的防线,顶住了洪水对城墙根基的直接冲击;城内还建有许多明沟暗渠,它们都流向地势偏低处的城西北、东北角的内城河,再由内城河通过涵洞排到城外。

当城市管理者利用经验与智慧,把雷雨挡在城外,留在城内的居民就可以只需要为“消暑纳凉”而烦恼了。或许,这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吧。

□肖雅文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