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今年秋季学期将启用新教材
教材怎么变 学生怎么学 老师如何教?
根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教材将于2024年秋季学期陆续投入使用。这个暑假,陕西省、西安市教育部门相继开展培训工作,相关学科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参加了培训。新教材有哪些变化?作为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如何应对这一教材变革?笔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A 新学期要换新教材
家长既期待又担忧
对于新教材的有关消息,市民王女士十分关注,“9月份儿子上七年级、女儿上一年级,都赶上了新教材。”王女士对新教材既充满期待,又害怕新教材难度比过去大,孩子学起来会吃力,她非常想知道改版改了哪里。
“孩子开学上三年级,将会新增英语课,听说英语新教材难度增加了,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市民胡女士说。
“虽然我不清楚新教材有什么变化,但我相信改革一定是为了更好的教育效果。”郭女士的儿子今年9月上七年级,她对孩子的教育一直格外关注,很想知道这次教材变化的方向,以及作为家长需要怎么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B 新教材增加综合与实践内容
为学生留出更多探究学习空间
“对小学数学教育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要让孩子们掌握多少数学知识,学习经验的积累、学习习惯的养成其实更为重要。”西安市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初教部主任张菊洪说,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更加注重幼小衔接。新教材基于儿童立场,课程设计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更符合儿童认知。
同时,新教材更加关注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将数学学科发展与数学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科技等紧密联系。此外,在课程设置方面,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拉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
“与现行教材相比,新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课程内容优化,增加了综合与实践内容,更加强调数学本位、儿童本位和素养本位。”西安高新第一小学教导处主任袁蓉表示,比如,一年级上册数学,将原来教材中的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调整到一年级下册,也就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较之前减少了,增加了“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
在袁蓉看来,课程内容调整,是对“双减”政策的积极回应,为学生留出了更多探究学习的空间,用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质疑问难、自我反思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C 教师们积极准备
熟悉新教材、学深悟透新课标要求
笔者采访了解到,这个暑假,不仅省、市教育部门组织了新教材相关培训,不少学校也组织教师开展了新教材的研读和集体备课。
“新教材让学生自己思考、动手探究的内容增加了。”陕西省莲湖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地理教研员刘宏安举例说,比如,七年级上册教材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校园植物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生物知识、美术基础等;“家校附近河湖的安全性调研”,这就与防溺水、防洪涝灾害等相关知识联系了起来。七年级下册的两个主题“垃圾桶分布及优化建议”“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及逃生线路设计”,都有较强的可行性,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
刘宏安表示,自由度更高、探索性更强,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近年来,中高考都表现出“无情境,不命题”的命题方向,非常考验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也告诉我们:仅凭死记硬背难以取得好成绩,也不利于发展核心素养。未来,老师们在教学和活动设计中需要设置更多开放性话题,让学生不但“有话说”,而且要“把话说完整”“说得有理有据”;家长也可以在这方面关注孩子,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完整、清晰地表达观点。
“英语学科新旧教材变化比较大,教材内容编排更加紧凑,每个单元容量变大,原本安排在后续教材中的许多内容提前到三年级上册。新教材情境设计更贴近现实生活。”西安高新第一小学英语教研组组长黄新英告诉笔者,为帮助教师更好地使用三年级英语新教材,学校在教师人员安排上作出倾斜,备课组共安排14名教师完成教案设计。目前,老师们正在利用假期研读新课程标准,学深悟透新课标要求,积极准备教学资源。
D 建议家长不用过度焦虑
不仅聚焦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那么,对于这次的教材变化,家长和学生应该如何调整应对呢?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多思考,帮助孩子们发展思维能力。”张菊洪建议,家长不要代替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实践作业,可以把学校教授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比如,带孩子去超市购物时让孩子认识价签、观察货物摆放等。家长不要只聚焦结果,而是要关注过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自信心,这些对发展孩子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
针对英语重词汇、重口语、轻语法的新教材的学习,黄新英老师建议,在家庭教育中,要多鼓励孩子在生活中使用英语,让英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提供分级阅读内容,从儿歌到新闻,拓宽孩子的阅读圈;精选适合孩子的英语节目,让孩子有兴趣听,从而提高听力水平。
对于家长的“预习焦虑”,多位一线教师也给出建议,提前预习教材相当于“抢跑”,其实没必要,跟着学校的教学进度进行学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完全可以很好地适应教材改革。(程静 王燕)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根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教材将于2024年秋季学期陆续投入使用。这个暑假,陕西省、西安市教育部门相继开展培训工作,相关学科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参加了培训。新教材有哪些变化?作为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如何应对这一教材变革?笔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A 新学期要换新教材
家长既期待又担忧
对于新教材的有关消息,市民王女士十分关注,“9月份儿子上七年级、女儿上一年级,都赶上了新教材。”王女士对新教材既充满期待,又害怕新教材难度比过去大,孩子学起来会吃力,她非常想知道改版改了哪里。
“孩子开学上三年级,将会新增英语课,听说英语新教材难度增加了,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市民胡女士说。
“虽然我不清楚新教材有什么变化,但我相信改革一定是为了更好的教育效果。”郭女士的儿子今年9月上七年级,她对孩子的教育一直格外关注,很想知道这次教材变化的方向,以及作为家长需要怎么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B 新教材增加综合与实践内容
为学生留出更多探究学习空间
“对小学数学教育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要让孩子们掌握多少数学知识,学习经验的积累、学习习惯的养成其实更为重要。”西安市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初教部主任张菊洪说,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更加注重幼小衔接。新教材基于儿童立场,课程设计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更符合儿童认知。
同时,新教材更加关注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将数学学科发展与数学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科技等紧密联系。此外,在课程设置方面,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拉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
“与现行教材相比,新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课程内容优化,增加了综合与实践内容,更加强调数学本位、儿童本位和素养本位。”西安高新第一小学教导处主任袁蓉表示,比如,一年级上册数学,将原来教材中的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调整到一年级下册,也就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较之前减少了,增加了“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
在袁蓉看来,课程内容调整,是对“双减”政策的积极回应,为学生留出了更多探究学习的空间,用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质疑问难、自我反思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C 教师们积极准备
熟悉新教材、学深悟透新课标要求
笔者采访了解到,这个暑假,不仅省、市教育部门组织了新教材相关培训,不少学校也组织教师开展了新教材的研读和集体备课。
“新教材让学生自己思考、动手探究的内容增加了。”陕西省莲湖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地理教研员刘宏安举例说,比如,七年级上册教材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校园植物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生物知识、美术基础等;“家校附近河湖的安全性调研”,这就与防溺水、防洪涝灾害等相关知识联系了起来。七年级下册的两个主题“垃圾桶分布及优化建议”“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及逃生线路设计”,都有较强的可行性,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
刘宏安表示,自由度更高、探索性更强,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近年来,中高考都表现出“无情境,不命题”的命题方向,非常考验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也告诉我们:仅凭死记硬背难以取得好成绩,也不利于发展核心素养。未来,老师们在教学和活动设计中需要设置更多开放性话题,让学生不但“有话说”,而且要“把话说完整”“说得有理有据”;家长也可以在这方面关注孩子,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完整、清晰地表达观点。
“英语学科新旧教材变化比较大,教材内容编排更加紧凑,每个单元容量变大,原本安排在后续教材中的许多内容提前到三年级上册。新教材情境设计更贴近现实生活。”西安高新第一小学英语教研组组长黄新英告诉笔者,为帮助教师更好地使用三年级英语新教材,学校在教师人员安排上作出倾斜,备课组共安排14名教师完成教案设计。目前,老师们正在利用假期研读新课程标准,学深悟透新课标要求,积极准备教学资源。
D 建议家长不用过度焦虑
不仅聚焦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那么,对于这次的教材变化,家长和学生应该如何调整应对呢?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多思考,帮助孩子们发展思维能力。”张菊洪建议,家长不要代替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实践作业,可以把学校教授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比如,带孩子去超市购物时让孩子认识价签、观察货物摆放等。家长不要只聚焦结果,而是要关注过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自信心,这些对发展孩子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
针对英语重词汇、重口语、轻语法的新教材的学习,黄新英老师建议,在家庭教育中,要多鼓励孩子在生活中使用英语,让英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提供分级阅读内容,从儿歌到新闻,拓宽孩子的阅读圈;精选适合孩子的英语节目,让孩子有兴趣听,从而提高听力水平。
对于家长的“预习焦虑”,多位一线教师也给出建议,提前预习教材相当于“抢跑”,其实没必要,跟着学校的教学进度进行学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完全可以很好地适应教材改革。(程静 王燕)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