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95期:第04版 读书

数十春秋耕不辍 鸿著等身传后人

——《复兴文选》序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今年元旦刚过,收到武老师的微信,言他准备编选《复兴文选》,嘱我做特约编审并写序。对此,作为学生,受宠若惊又诚惶诚恐。

众所周知,武老师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是著名文史专家。本应该由著名学者作序,但武老师生前却将这一重任托付我做。武老师去世后,师母和武老师之子武方先生以及郑世骏先生等,也一再嘱咐我莫要辜负武老师的重托,真是却之不恭,受之有愧。那就谈点拜读武老师著作的心得体会,以就教于方家和读者,不妥之处还望批评教正。

窃以为,武老师著作最大的特点是守正创新,传承光大白居易所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优良传统,所写所论,大都能结合国家、地方和工作的实际,避免空泛之谈,力求言之有物。积极开展文史资政、文史研究、诗词创作、文化交流和社会公益事业,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宣传文旅事业发展、建设文化强省作出了积极贡献。不论是《丝路起点长安》,还是《西安史话》,都是纵横古今,借古喻今,为当代西安、陕西和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服务的。“简报·非洲纪行”中的《关于中国图书馆代表团访问尼日利亚等四国情况的简报》《尼日利亚风情》《肯尼亚趣事》《难忘的达累斯萨拉姆》则横观世界,为中非友谊添砖加瓦。据悉,这组文章当年在《陕西日报》上连载后,又发表于有关刊物,影响深远广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图书馆工作”部分的《话说读书》《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工作》;“咨询与建议”部分的《把西安建成一座充分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城市》《发展陕西文化事业管见》等文章。无疑是直接对西安乃至陕西全民阅读、图书馆建设和城市文化建设的献计献策,对政府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武老师著述的又一特点是融文学、历史、文物、文化于一炉;在旁征博引、深入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独到之见,既富有科学性,又富有文采;善于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浅出地加以阐发;对诸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团结、汉唐长安、丝绸之路等话题,都能化抽象为具体,通过生动的形象,加以深刻的表述。武老师家学渊源,亲受曾任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和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的父亲武伯纶先生指导的武老师,不仅善于将从令尊大人所擅长的历史、文物与自己所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机融合起来,而且自费跟随有关考古考察团进行田野工作并将新的考古考察发现融入著作中,使其著作成为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结晶。

武老师著作还有一个特点,即以史为鉴,高瞻远瞩,具有超前意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社会转型时期,他为文就注重当时被人们普遍忽视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他在我责编的《长安花木趣闻》一书卷头语中写道:经过几年的努力,西安市绿化工作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无论是成行的行道树、路旁的花坛、秀丽的公园,还是人家庭院、阳台上,摇曳的绿枝、婆娑的花影、累累的果实、艳红的霜叶,都能给人以极大的美感,使观者开心,行者愉快;净化生活环境,平息心间烦闷。与昔日萧索枯燥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

对此,武老师曾写《西安行》一诗生动反映这动人的街景:

信步长街满目春,晴云晓日景逾新。

万家花草摇疏影,九陌槐杨压细尘。

千载诗乡情韵在,一城醇俗里坊亲。

香醪未酌心先醉,浅唱低吟自取真。

正是在这一美好环境的感染下,加之报刊编辑同志索稿,武老师遂有心结合文学、历史、民间风俗、神话传说、有关典故,以及今天西安一带人民同心协力在美化古城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选择二十三种从古以来本地区传统的花卉、树木,以散文形式加以铺陈品评。“希望这粗浅的工作,能为正在蓬勃兴起的古城精神文明建设效绵薄之力。”

在该书中,武老师纵横古今,引经据典,将美丽的花木与美好的传说结合起来娓娓道来,令人赏心悦目。

例如,他在《卷首语》对桑树的记述:传说中的黄帝,最早就活动在陕西北部。他妻子嫘祖又是发明养蚕的人。那么,人工经营桑树,应该也是以陕西为最早。

历史文献记载,唐代长安开远门以西的广大地区,都是桑麻翳野的丰美良田,曾有过发达的桑蚕事业。在汉、唐时代,长安城本身又都是绿荫蔽日、繁花似锦的美丽城市。因而可以说,西安今天的植树种花活动,不仅有了比过去好得多的科学技术和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条件,也有着一个非常好的传统。

据悉,有关大学拟将武老师的《西安史话》《唐长安旧事》《西安话古》《长安花木趣闻》《汉唐长安风采》《丝路起点长安》等著作,改编拍成系列知识视频或纪录片,一定会引人更加关注西安,关注陕西,关注“一带一路”。这不仅说明武老师著作具有十分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复兴文选》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武老师的口述史。二○二三年九月,“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第一辑共五集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基于武老师上述口述史料整理而成的口述史文章即收录在该书第二集和《复兴文选》第一卷。

武老师留下的口述史料,记录了一代图书馆人的奋斗与贡献,将作为记录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史料永久保存在国家图书馆和陕西省图书馆,成为一代又一代图书馆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充满诗情画意是《复兴文选》又一个特点。记得武老师在西北大学教授我们《唐诗概论》,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届大学生,我们聆听武老师讲授《唐诗概论》,家学渊源的武老师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与大唐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神会,品读他们的诗歌,领略大唐风韵,追求诗和远方。我们西大文学院成为全国唐代文学的重镇和闻名的作家摇篮,还有唐诗、诗意长安在陕西乃至全国的空前兴起是武老师及其他恩师播下的种子并培育而成的。

同时,武老师创作了八百多首格律诗。所以,在文史著作中,武老师时常随手拈来,根据文章需要,将古人的诗词和自己的诗词运用到文章标题和文章中,不仅起到引经据典一样的作用,而且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例如,《长安花木趣闻》二十三个标题都是诗句。文章中引用的诗句那就数不胜数了。至于《古今诗林漫步》这部著作评说的就是唐诗和古今诗词,全书洋溢着诗情画意,美不胜收,引人入胜,品味不已。武老师曾写过一首诗——《图书馆行》(原诗详见本卷第六十四页及第三卷《读者乐园》一文)。

这首诗诗中有画,把图书馆描绘得像天堂一样美轮美奂,充满着对图书馆和读书的热爱之情。这首诗在《西安晚报》刊登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以上仅仅是自己不揣浅陋,拜读武老师著作的粗浅心得体会,挂一漏万,不仅是告慰武老师的在天之灵,也旨在抛砖引玉,期待方家学者品评武老师著作的“玉”作。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斯人虽去,其著永存。

敬爱的武老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道德文章犹如日月星辰将永远照耀我们砥砺前行。据悉,今年,武老师新著《唐长安锦绣记》《说不尽的长安城》《丝绸之路史话》将出版问世,这些用心血甚至生命凝结的著作必将促进陕西乃至全国宣传事业文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繁荣,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更加深入人心。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武老师的遗志,学习他的高尚品德,学习他的治学精神,学习他的雪澡风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王新民

(编者注:《复兴文选》作者武复兴,图书馆管理专家,曾任陕西省图书馆馆长。)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