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故事值得铭记
《工人文工团往事》连载报道,是本报第一次采访这样的新闻。我们从今年3月底开始采访,到6月上旬初稿形成,再到7月初正式刊发,历时3个月。7月2日至7日,连载6期共15000余字,这次“抢救性”的采访总算完成了。
有段时间,记者每次上班都要顺路到胡雨珠老人家里,就稿件内容和她反复沟通确认,每一次沟通就是老人的一次讲述,每次都撞击记者的心灵、洗礼记者的灵魂,被他们和工人文工团的往事所感动。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虽然只有短暂的十余年,但对工人文工团的所有人而言,却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段经历,他们去建设工地、厂矿企业为职工演出,所到之处全是工人的掌声和喝彩。他们是工人的文工团,更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
正如胡雨珠老人一直说,是工人文工团培养了他们,他们每次下基层演出,广大职工则以实际行动感动了他们、教育了他们。实际上,这样的采访和记录,对记者也是一次生动教育。工人文工团全体演员用他们的实际行动阐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正如胡雨珠老人所讲,只有在有生之年,为人民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才会在回顾一生的时候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在记者的职业生涯能有这次采访,也是弥足珍贵的。感谢“他们”和“工人文工团”,你们的故事虽然不是浓墨重彩,却很有意义,值得铭记……
本报记者 兰增干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工人文工团往事》连载报道,是本报第一次采访这样的新闻。我们从今年3月底开始采访,到6月上旬初稿形成,再到7月初正式刊发,历时3个月。7月2日至7日,连载6期共15000余字,这次“抢救性”的采访总算完成了。
有段时间,记者每次上班都要顺路到胡雨珠老人家里,就稿件内容和她反复沟通确认,每一次沟通就是老人的一次讲述,每次都撞击记者的心灵、洗礼记者的灵魂,被他们和工人文工团的往事所感动。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虽然只有短暂的十余年,但对工人文工团的所有人而言,却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段经历,他们去建设工地、厂矿企业为职工演出,所到之处全是工人的掌声和喝彩。他们是工人的文工团,更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
正如胡雨珠老人一直说,是工人文工团培养了他们,他们每次下基层演出,广大职工则以实际行动感动了他们、教育了他们。实际上,这样的采访和记录,对记者也是一次生动教育。工人文工团全体演员用他们的实际行动阐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正如胡雨珠老人所讲,只有在有生之年,为人民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才会在回顾一生的时候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在记者的职业生涯能有这次采访,也是弥足珍贵的。感谢“他们”和“工人文工团”,你们的故事虽然不是浓墨重彩,却很有意义,值得铭记……
本报记者 兰增干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