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812期:第04版 视角

当冼星海遇见延安

85年前《黄河大合唱》诞生的背后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冼星海与妻子钱韵玲、女儿冼妮娜(资料图)。


2年前的春天,杭州。年逾八旬的冼星海之女冼妮娜,郑重地将父亲留下的指挥棒交给时任延安文艺纪念馆馆长刘妮。这对忘年交执手相望,泪眼婆娑。

“我父亲一直心想着延安,心想着共产党。他自己不能回来,就让指挥棒代他回来吧……”

如今,这支产自法国的铜质指挥棒静卧于展柜。作为延安文艺纪念馆中最受瞩目的文物之一,每天接受着众多参观者的敬意。

仿佛跃然回到了音乐家手中,指挥棒轻轻一舞,划开一道时光之幕。

1939年春天,34岁的冼星海正是用这支小小的指挥棒,指挥延安鲁艺合唱团唱响了《黄河大合唱》。自此,诞生在窑洞中的民族交响史诗传唱大江南北、五洲四海,成为抗战中凝聚民族力量的时代战歌,更穿越时空,鼓舞着无数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勇毅前行。

85年前,《黄河大合唱》为何会诞生于延安?出生在星夜大海之上、从小立志用音乐“救起不振的中国”的冼星海,如何在同延安的短暂相逢中,进入一生创作中的黄金年代?短短一年多的陕北生活,又怎样影响着他此后的人生?

窑洞里诞生的旷世之作

夏秋之交,壶口瀑布最为壮观的季节。源自青藏高原、穿越塞上江南、劈开晋陕峡谷,奔腾的黄河裹挟着泥沙来到壶口,河宽骤然收束,河水从陡崖上倾泻而下,浊浪排空、涛声如雷……

抗战时期,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诗人光未然正是在壶口一带目睹了这般“红日高照,水上金光迸裂”的震撼场景,创作出一首长诗。此后,作曲家冼星海在延安的窑洞中为其谱曲,创作出了民族交响史诗《黄河大合唱》。

光未然曾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我的歌词正是星海希望得到的,他的音乐的壮丽超出了我的想望。这种高度的心灵契合,是文艺家一生中难得的幸事。”诗人和作曲家在延安的相遇,成就了这座中国音乐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

1938年10月,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奔赴吕梁山抗日根据地,从壶口附近东渡黄河时,年轻的诗人被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场景深深震撼,高亢嘹亮的船工号子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次渡河和观赏壶口瀑布的感受,使我产生了创作的形象、灵感和激情的冲动。”

1939年初,光未然因行军时坠马受伤到延安治疗,当时正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执教的冼星海前去探望。在此之前,两人曾联手创作出《高尔基纪念歌》等抗战歌曲。如今在病房中,两位好友心有灵犀,期待着再度合作。

“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冲动,抗日战争如火如荼,如何用声乐作品表达这个时代民族的声音。”已调任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的刘妮说。

病床之上,光未然忍着剧痛,构思着这部宏大作品的歌词。黄河对民族的哺育、黄河的屈辱与呻吟、黄河的觉醒与怒吼……诗人的情感如黄河浪涛一泻千里,5天时间,400多行诗句一气呵成,《黄河大合唱》的八首歌词就此诞生。

1939年3月11日晚上,冼星海受邀参加演剧第三队的歌词朗诵会。在西北旅社的窑洞里,伴着一盏昏暗的油灯,25岁的光未然朗诵起这首长诗:“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

读毕,在场的人都被深深地感动了。冼星海猛然站起来,上前一把抓住歌词,激动地说:“我有把握把它谱好!”

岁月流转。如今在延安鲁艺旧址东山上,冼星海居住过的土窑洞已被重新修复并布置成专题纪念馆。窑洞内墙上的老照片中,冼星海裹着棉大衣,俯在窑洞临窗的小炕桌前,右手执笔、眉头微皱。专注的神情,仿佛将来访者带回85年前,他在延安醉心创作的时光。

早春的延安十分寒冷,生活也异常艰辛。“在一个简陋的窑洞中,冼星海连续创作六天六夜,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谱曲。”这段故事,延安文艺纪念馆讲解员刘美艳讲述了无数遍。

冼星海的夫人钱韵玲也曾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我们用一小盆炭火取暖,我有时看他写累了,就煮一点红枣给他吃。那时候延安的木炭还是很缺乏的,夜深人静时,炭火熄了,窑洞里非常冷,但星海的创作热情却比火焰还要热!”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黄河大合唱》诞生了。

抗战中的延安,西洋乐器匮乏。为了排练演出,鲁艺音乐系师生化身木匠、因陋就简,在板凳上自制“乐器”的场景,被定格在延安文艺纪念馆的老照片中,讲述着那段艰苦而蓬勃的青春岁月。

曾在鲁艺音乐系学习、参与《黄河大合唱》首演的莎莱在一篇文章中回忆:“乐器什么的都不全,没有大提琴,就自己做,用洋铁桶当共鸣箱。后来连喝水的缸子都用上了,把勺子、筷子都放到缸子里,一到高潮就一起动,反而搞出了特殊效果。首演特别轰动。”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取得巨大成功。冼星海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晚上是延安空前的音乐晚会,也就是全国从没有的音乐晚会。因内容非常新鲜,而且都是带着最新的创作形式!”

毛泽东曾这般评论《黄河大合唱》:百听不厌。周恩来也为之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茅盾也曾评价道:“它那伟大的气魄自然而然使人鄙吝全消,发生崇高的情感,光是这一点也就叫你听过一次就像灵魂洗过澡似的。”

从此,《黄河大合唱》的歌声气势磅礴地回荡在大江南北,向着全中国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

延安孕育的人民音乐家

从1938年11月到1940年5月,冼星海短暂而璀璨的一生中,只有一年半的时间在延安度过。然而,这段经历却对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延安,他不仅谱出了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黄河大合唱》,还从一名爱国主义者转变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来到延安是冼星海创作生涯的转折点。在延安,他不仅获得了抗日的激情、创作的自由,最重要的是他发现了音乐的阶级属性,领悟到艺术创作要为时代发声、为人民而歌。”刘妮说。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诗人何其芳在《我歌唱延安》中描绘的景象,正是当年无数青年奔赴延安、寻求救国真理的缩影。

对于出生在南海边一个贫苦家庭的音乐少年而言,到延安或许是命中注定的安排。早在1929年,24岁的冼星海远赴巴黎求学,便立志要用音乐“救起不振的中国”。

在巴黎,他一边靠勤工俭学维持生活,一边刻苦学习,成功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学习了欧洲先进的音乐技巧和配器法。

1935年,冼星海学成归国,先后辗转上海、武汉等地,积极投身抗战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创作出明朗雄壮的《在太行山上》《到敌人的后方去》等作品。

1938年4月1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所革命艺术学院鲁艺在抗日烽火中成立,延安迅速成为爱国青年和文艺工作者的精神家园。百花齐放的创作氛围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孕育出无数经典文艺作品。

据不完全统计,自1936年11月至1942年5月,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相继成立各种文艺社团组织100多个,很多协会设在延安鲁艺,以鲁艺师生为骨干。

“当时的革命圣地延安,歌声如潮,充溢着青春的朝气……”光未然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我们沐浴在友谊的温暖与创作自由的气氛中,听命于时代的呼喊和内心的要求”,“这种心灵上的高度自由、高度契合的结果,使得诗句与乐句自然地涌流出来……”

延安青年的“刻苦、朝气、热情”吸引着冼星海,而延安也在期望他的到来。1938年9月,冼星海收到来自延安鲁艺音乐系全体师生签名的聘任信。11月,冼星海与新婚妻子钱韵玲到达延安,开始在鲁艺音乐系教授作曲法、指挥法等课程。

彼时的延安,虽然时常遭受日军轰炸,但是当空袭过去,城内外又是歌声四起。冼星海的学生李焕之在文章中回忆:一进了鲁艺,从早到晚,歌声不断。清晨,大家纷纷跑到延河边去洗漱,就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延水浊,延水清,情郎哥哥去当兵……”当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活跃起来,这边唱起“大丹河水滚滚流”,北边山坡的窑洞口传过来“我们祖国多么辽阔广大,她有无数田野和森林……”晚饭后,同学们三五成群漫步在延河边,你就会听到“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鲁艺师生在艰苦生活中的乐观精神感染着冼星海,窑洞中安静、自由的环境也为他开辟了创作的新天地。他整日沉浸在教学和创作中,对音乐的认识也愈发深刻。理论学习使他“发现了音乐上许多的问题过去不能解决的,在社会科学的理论上竟得到解答”,如音乐与抗战、音乐与人类解放等问题。

“在延安,冼星海解决了信仰的问题,发现了苦难的原因是什么,从而获得了一种完全不可抑制的创作激情,进入了一生创作的高峰。”刘妮说。

1939年6月,在谱出《黄河大合唱》不久,冼星海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日记中写下:“今天就算我入党的第一天,可以说,生命上最光荣的一天。我希望能改变我的思想和人生观,去为无产阶级的音乐来奋斗!”

“冼星海只有到了延安,才能创作出《黄河大合唱》。”在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郭强看来,正是在延安耳濡目染的一切,激发出作曲家创作的灵感和热情,苦难深重的哀叹与充满力量的怒吼在乐曲中合二为一,不仅凝结成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也让冼星海在创作过程中完成了个人党性的淬炼。

“写到我最后的呼吸为止”

翻开冼星海1940年1月9日的日记,这几句话格外醒目——

“一个音乐工作者要为他终身的音乐事业革命、音乐工作奋斗到底,直到他离开世界。”

“一个音乐工作者,一定要有远大的眼光,伟大的魄力,永远望着远大的前程。”

“一个音乐工作者,一定和民众结合在一起,为民众、为伟大的中华民族不懈地奋斗。”

生命中的最后五年,即使离开了延安,即便身处异国他乡,冼星海也没有忘记这些誓言。延安留给他的烙印,一直伴随着他。

目光转向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以冼星海和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命名的两条街道平行延展,讲述着一段血与火淬炼的友情故事。

1940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冼星海从延安前往苏联,为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1941年,受战争影响,影片制作陷入停顿,冼星海回国受阻。1942年底,他辗转来到阿拉木图。

“在他举目无亲、流落异国他乡街头的时候,拜卡达莫夫一家慷慨地接纳了他,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冼妮娜在文章中回忆,在语言不通、难以交流的情况下,冼星海用音乐叩开了情感的大门,架起了与当地民众沟通的桥梁。

在拜卡达莫夫的帮助下,冼星海结识了不少当地音乐家,并以一名民族友谊与文化传播者的身份,在当地组织起音乐艺术队伍,亲自教授乐理、传授演奏技艺、举办音乐会,受到当地人民广泛欢迎。

1944年,冼星海在生活条件极度困难、体弱多病的情况下,搜集、改编了大量歌曲,并创作出歌颂哈萨克民族英雄的交响诗《阿曼盖尔德》。面对演出时台下的欢呼声,他热泪盈眶,用颤抖的声音高喊着:“我十分高兴,因为你们听懂了我的音乐,理解我,这是对于一个艺术家的最高奖赏……”

然而,长期劳累和营养不良致使病情加重,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长眠于莫斯科。

“我父亲在住院抢救治疗期间,甚至在逝世之前,他的创作欲望始终没有减退。”冼妮娜回忆,1945年8月15日,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到莫斯科的病房时,冼星海激动万分,对护理人员高声说:“快!快给我拿谱纸来,我要写一首《胜利交响诗》……”

冼星海始终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投身到为人民创作的音乐事业中。正如他在《创作札记》中表述的那样:“一个《黄河大合唱》的成功在我不算什么,我还要加倍努力,把自己的精力、自己的心血贡献给伟大的中华民族。我惭愧的是自己写得还不够好,还不够民众所要求的量!……我还要写,要到我最后的呼吸为止。”

1940年冼星海离开延安时,他的女儿冼妮娜还不到一岁。在与妻子钱韵玲的书信中,他温情的一面跃然纸上。

“我常想念着你和妮娜,为着爱我们更应加倍努力,我们要贡献一切所有,为民族解放、为实现我们的最高的理想。望你珍重,小心爱护妮娜。让我吻着你和她。”

冼星海一直牵挂着延安,延安也没有忘记冼星海。当他病逝的消息传来,延安各界无比悲痛惋惜。

冼妮娜的回忆文章记录了当年的情形:1945年11月14日,延安鲁艺举行冼星海追悼大会,参加追悼大会的有林伯渠、吴玉章等700多人。毛主席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永远的《黄河大合唱》

初秋,延安宜川壶口瀑布景区内,大型山水交响实景演出《黄河大合唱》开启2024年演出季。这部展现抗战时期黄河两岸人民英雄壮歌的剧目,自2017年首演至今已演出超过800场,23万人次观看。

“到壶口唱《黄河大合唱》是游客的必打卡项目。”壶口瀑布景区工作人员张敏说,每次演出结束后,观众都会自发起立,和走下舞台的演员们齐声合唱《保卫黄河》。歌声每每响彻天际,不少游客感动落泪。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这是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歌词和旋律。曾有人这样评价,全世界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黄河大合唱》,“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只要听到它,就会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郭强说,《黄河大合唱》采用我国民族音乐元素为素材并结合西方大型声乐套曲康塔塔(Cantata)的体裁形式创作而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特征。全曲八个乐章,勾画出中国人民保卫祖国、顽强抗击侵略者的壮丽画卷,“这部作品不仅是最具民族气概和中国精神的优秀艺术精品,也已成为我国大型声乐套曲的创作典范”。

1951年,柏林公演;1955年,莫斯科纪念会演;1979年,菲律宾国际合唱节;1985年,香港黄河音乐节;2000年,澳门国际音乐节……85年来,这部旷世经典不仅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情感纽带,也成为中外友好交流的艺术桥梁。

85年后的今天,《黄河大合唱》依旧焕发着不朽的生命力,并以其强大的艺术感召力,成为无数文艺作品创作的源泉,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

“歌声一起,整个人汗毛都竖起来了!”“没睡醒刷到这个,本来睁不开眼,这倒好,直接坐起来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在社交平台上,《黄河大合唱》的相关视频总能引起网友的热烈评论。一条条弹幕里,年轻人表达着对经典的致敬和对冼星海的缅怀。

在延安,《黄河大合唱》的歌声久久回荡,冼星海的精神代代相传。2022年以来,冼妮娜陆续向延安文艺纪念馆捐赠了冼星海专用音乐指挥棒、1939年的《黄河大合唱》油印本等珍贵文物,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到《黄河大合唱》的精神力量和冼星海的人民情怀。与《黄河大合唱》相关的人物、故事、文物不仅成为《延安十三年》等当地红色演艺中的一部分,还被珍藏于博物馆,被铭记于人们心中,被不断讲述着、传承着。

担任延安文艺纪念馆讲解员10年来,刘美艳与许多演奏过《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家、朗诵家,以及鲁艺人的子孙后代结下深厚友谊:向延生曾与她分享父亲向隅在鲁艺音乐系工作的旧事;看见她在朋友圈发布的讲解鲁艺小提琴的短视频,多次演绎《黄河大合唱》的朗诵家瞿弦和主动与她探讨起讲稿的细节……

“新时代的艺术家对鲁艺十分关注,《黄河大合唱》正是在一代代人的薪火相传中成为不朽。”刘美艳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延安姑娘,这段历史滋养着她,也激励着她“将感受到的情感力量毫无保留地传递下去”。

江河万古,永远的冼星海,永远的《黄河大合唱》。你听,延河之畔,延安大学鲁艺合唱团的学生们,又如当年朝气蓬勃的鲁艺师生一样,排练起了这首最爱的歌……

□陈晨  邹竞一  姜辰蓉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