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817期:第02版 综合

陕煤集团:打开矿山生态治理“新棋局”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陕煤集团曹家滩矿业公司鸟瞰。  李锋  摄

金秋时节,韩城矿业公司象山矿井灰窑沟生态公园,苍翠黛青扑面而来,这座前身是象山矿井煤矸石山的生态公园,已成为市民游玩的热门打卡点;黄陵矿业双龙煤业公司给占地65亩的2个煤矸石山进行了二次“变身”,成为延安市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迎来国家级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在此筑巢繁衍;柠条塔矿业公司南翼生态产业示范园区198.2亩的蔬菜大棚迎来大丰收,往昔漫天黄沙的沉陷区成了西红柿、辣椒、香瓜等20余种果蔬生态“采摘观光园”……

近年来,陕煤集团累计投入资金约35亿元,治理75万亩采煤沉陷区,累计开展470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及相关工作,在绿水青山间交出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答卷。

创新矿区生态治理体系

沉陷区治理、矸石山治理与生态修复相辅相成、相互依托,沉陷区治理、矸石山治理既是生态修复的前提和基础,为生态修复提供了良好客观条件,也是生态修复的目标之一。而沉陷区治理与矸石山治理二者相互促进,既减少了矿山环境治理的综合成本,又提高了治理工作的整体质量。陕煤集团立足各矿区自身禀赋,多措并举构建生态治理体系,促进矿山生态治理交出了满意答卷。

为有效解决采空区地面耕地塌陷等问题,提高耕地质量及农田标准,保护生态环境稳定,2022年以来,彬长矿业胡家河矿联合彬州市相关单位,在义门镇豆家湾社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工作。两年来,在政企双方密切配合下,已完成4400余亩土地复垦及高标准农田建设。较之前新增耕地面积1000余亩,实现每亩耕地配产600到1000元的目标。经过治理后,豆家湾社区农耕土地初步形成了“田块规则化、道路网络化”格局,构成了稳定性强、生产能力高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为当地农户年产值增收160余万元。

近五年,陕煤集团各矿区形成了“整体搬迁+小流域治理+生态旅游”“土地流转+生态农业+经济林业”“农户合作+休闲旅游+生态农林业”“专业公司+中药材种植+生态养殖”四种生态治理模式,各项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打开了企地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也为企业发展打开了新赛道,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建成柠条塔矿业绿色田园综合体工程,占地面积2163.7亩,年固碳量能力达3000吨,先后将采煤沉陷区缓坡建成梯田种植区、原始林地提标建成经济果林区,同步配套基础道路、灌溉等服务设施,搭配适宜的地被植物及林果树种,形成整体规模效应;张家峁矿业在采煤沉陷区修建现代化农业大棚及养殖场,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工程,形成绿色发展旅游环、锦绣农业生产区、田园生态林业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空间布局;红柳林矿业在治理采煤沉陷区的基础上,创建生态旅游示范工程,占地面积2.9万亩,打造立体式生态示范园、国家级生态环境科普馆、矿山生态景观带、北翼草原旅游、南翼采摘休闲、河谷极限运动、游牧文化-农耕文化-革命文化多点衔接的空间布局。

开展矿区生态治理技术研究

陕煤集团所属曹家滩煤矿地处黄河沿岸的榆神矿区,位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赋煤条件得天独厚,但毛乌素沙漠东南缘为沙丘沙地和风沙滩地,生态环境脆弱。如果仅聚焦经济生产,忽略了生态保护,煤炭生产将造成不可逆的生态环境问题。

面对这一状况,曹家滩矿业公司立足区位现状,本着“就近利用、生态优先、多方兼顾”的原则,通过建设生态蓄水池、加强科技净水应用、精细企业生产等举措,统筹做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坚持科技创新和管理约束“两手抓”,一方面,强化生态补水基础设施,拓展林草地田灌溉水源,同步提振科技在生产中的深层应用,将矿井疏干水深度处理后达到生态治理、农田灌溉用水标准,既解决了区位同类企业普遍存在的“既缺水又费水”的矛盾,避免了企业生产废水外排造成新的环保问题,又显著改善了区位生态环境,植被覆盖度从前期的不足10%提高至50%以上,实现了多种野生动植物“落户”的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应用技术手段精细生产活动,通过红土垫层缺失区隔水层再造这一创造性技术措施,破解了传统粗放式开采活动带来的一系列生态水资源破坏问题,最大程度减少了生产活动对地下水系的影响,有效保障了表层土地复垦、植被修复,为我国矿区生态修复提供了优秀实践案例,被自然资源部列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名录(第一批)》,并在甘肃等地区推广。另外,曹家滩矿业公司联合彭苏萍院士团队,开展国家重点课题研究,深入推进技术创新在企业生产与生态保护方面的研究应用。

不仅如此,陕煤集团陕北片区千万吨级矿井集群还开展了多项技术研究,各矿区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红柳林矿业公司开展了“植物固碳和采空区二氧化碳吸储关键技术”、推进采煤沉陷区裂缝治理与植被恢复工程;柠条塔矿业公司开展了“海绵土壤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陕北煤矿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及生态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科研项目;张家峁矿业公司开展了《千万吨矿井“智能+”生态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系统建设、煤炭沉陷区治理技术研究;小保当矿业公司开展了“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试验项目”、塞上森林城生态修复项目建设、“采空区地表沉陷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锚定“打造黄河流域煤矿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协调发展策源地”目标,强化黄河流域煤炭产业生态治理与技术研究。

推动“智能生态”体系建设

为落实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形成新时代行业发展优势格局,陕煤集团全力推进数字生态体系建设,推动环境监测和修复治理更加科学高效。

从部署监测点位,安装地表形变、水土环境质量等监测设备,到实现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数据链“省、市、县、煤矿企业”四级平台的贯通,2021年底,陕煤集团所属36对生产矿井全面完成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预警系统的搭建,并上线运行。截至目前,设置监测点1300余个、监测面积超过2000平方千米,实现了从传统人工取样、踏勘等到全天候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实时自动监测、智能分析的数字化跨越,以实践行动绘制数字科技赋能矿山生态监测的宏伟蓝图。

作为上线运行的国内首个“陕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大数据平台”,该平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5G网络等信息技术,融合空天地立体动态监测网络,实现了空间生态修复保护项目数据实时动态采集,推进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等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业务的全生命周期统一管理,为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通过实时监测地表形变、地面采空区沉陷等地理环境变化,提升了矿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生态治理信息化水平,实现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提质增效,为全省、全行业生态治理信息化应用提供了范例。

同时,通过综合施策、管理技术两手抓等措施,陕煤集团坚持推动矿区生态与碳汇减排协同发展,建成绿色矿山27对,在黄陵、澄合、韩城、陕北、榆北5家矿业公司实现了绿色矿山全覆盖,始终以积极行动践行国家绿色发展布局。(梅方义  汪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