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河口
□常晓军
俯瞰汉江之畔蜀河古镇。 张昌霖 摄
古镇杨泗庙内雕塑“汉江闯滩”。
蜀河古镇标志性古建筑“护国宫”。
古镇汉调二黄自乐班在鸣盛楼上演折子戏。
古镇居民江边晨练。
古镇风光。
一
伫立江边,凝望着滚滚东流的滔滔江水,心中不由感慨万千。时光恰似这奔腾的江水,从崇山峻岭中一泻而出,翻滚着、咆哮着,裹挟着云山雾罩的团团湿气,把水面上的金色熹微成点点碎光。而眼光所及之处,恰恰是依偎在秦岭与巴山怀抱的蜀河口。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有故事的水,才是有灵魂的。有灵魂的水,又怎么会是一成不变呢?
远处山峦起伏,与江水相映成趣。近处朵朵水浪飞溅,曾给予过多少人以梦想。那时候的蜀河口,昼夜都是人声鼎沸,货船如织,商贾们在码头上穿梭往来,洽谈着生意;工人们扛着货物,在风雨中充满干劲;船工们说说笑笑,永远和候鸟一样。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而蜀河口这个俗常的名字,或许就是口口相传中的约定俗成,就那么安静地看着无数货物堆积如山,而后又被运往四面八方,无数的相聚与离别,就这样伴随着浪花翻涌,带给人以蓬勃向上的冲动、奔流不息的欲望。孔夫子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当年蜀国率民西迁,也曾在此驻足停留,难道也是因水心生留恋吗?时光流转,如今的蜀河口早已看不出当年的繁华,就像是一场美妙的梦,只留下一江水,在静静的流淌中述说着过往,任由山与山在交错中勾勒壮阔,水与水在冲突中演绎漫远,最终成为一道远去的风景。
顺着清澈动人的蜀河行走,河边有很多垂钓者,他们或坐或站,神色专注,以近乎禅定的姿态静静注视着河面,仿佛与时光对话,神情中闪现出生命的坚韧从容,以及对于自然的敬畏与顺应。以这样的方式守在河边,更像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标点,守的是一方天地、一段历史、一种人生感悟,让河流在不经意间多了哲学的意味。水波兴起,圈圈涟漪四散,让垂钓者很快与蜀河融为了一体,我眼前也浮现出往来穿梭的船队,在江水起伏中破浪前行着。白帆似乎要被黯然落下的夕阳染红,散发出别具一格的迷人魅力。赤裸着上身的船工熟练地操持着船,坚实的肌肉随着每个充满力量的动作微微隆起,在万顷波光中映出坚毅的剪影。
河道开始变缓,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若隐若现的蜀河口码头。四处全是船,似乎要将江面布满,阳光斜斜地洒在上面,闪烁着一道道光晕,而依次排开的栈桥上,身着粗布衫、头戴破毡帽的工人,正弯腰装卸各种货物,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一时间让这黄金水道上的水陆码头好不热闹。
沿码头上行,傍水而立的是蜀河古镇。它似乎因蜀汉两水交汇而生,占据着两省三县交界的优越地理位置,便拥有了极佳的风水布局,被来往客商视为财运、人缘和资源的集聚之地。蜀河名始于周,后多次设郡置县,一时间商铺开设,会馆修建,酒肆茶庄、米市布行接踵而生。随着湖广移民、四方客商的大量迁入、定居,带来了丰富的商品和多元的文化。街道上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营造出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的繁荣景象,成为连接陕、川、鄂的重要物流集散交通枢纽和商贸重镇。
可能是想到了流光溢彩的美好,船工们心中突然涌起莫名激动,他们将手搭在额头处不停地看着、说着,不时还会踮起脚尖,一个个小腿肚隆起,线条硬朗有力,让绷紧的肌肉如钢铁铸就一般。古镇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人忍不住,张嘴就吼起嘹亮的船工号子,声音雄浑有力,瞬时穿破宁静的空气,在水面上回荡起来。
汉江水,弯又弯,
上下都是滩连滩。
有名滩,无名滩,
技术不高难过关。
洪水滩上号子喊,
船怕号子马怕鞭。
号子充满原始的脉动,透着生命的坚韧,更述说着船工们一路挑战江水险滩的艰难。随着号子声响起,船上很快有人附和,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船工的汗水与希望,时而高亢激昂冲向云霄,时而低沉雄厚震撼人心。船也在激情的号子声中加快了速度,如同一把利剑毫不犹豫地刺了过去。随着水花飞溅,朵朵泛起的涟漪在迎接船的拥抱中,又与江水声、两岸鸟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动人景色。
二
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一条属于自己的河流。
这是梦想,也是向往。当碧绿透彻的蜀河水融于汉江的那一刻,奔涌的又何止是舒缓平和?回首过去,蜀河从山间、从石缝、从涓涓细流中不断汇聚,穿越高山、平原,不断朝着远方流淌,逐渐衍生出这座汉江流域上的巴蜀古镇,也让蜀河口成为诗意与历史融汇的地方。
古镇不大,高高低低的建筑群却错落有致,在井然有序中交汇风水。蜀水碧绿,恍若丝带;汉江橙黄,汹涌奔腾,两水时而相互依偎浑然一体,时而水乳交融若即若离,让来往的人都沉浸在浊清相融、急缓相冲的玄妙中。当一路欢歌的汉江水流经蜀河口时,江面豁然开阔起来,似乎等待着蜀河欣然怀抱,毕竟心怀远方,成就浩瀚是每一条河流最好的梦想和归宿。从船上看过去,倒影下的古镇尽显灵秀之姿,酷似一块天然而成的巨石,巧妙地嵌于水面之上,在诗意的风光中呈现大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璀璨文化。顿时好奇起来,到底是水衍生出城镇,还是城镇让水流更富有情调。
在镇子的最高处,落座着气势非凡的杨泗庙,庙中供奉着水神杨泗,常年香火不断。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这里又成了一座议事的船帮会馆。随着悠扬的乐曲响起,演员粉墨登场,唱腔婉转悠扬,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动作无不饱含深情,让人陶醉其中。戏楼完全是用纯木搭建,卯榫结构,三重飞檐,八面八角,攒尖屋顶,雕梁画栋,古色古香,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精湛的技术。更让人最不可思议的是,旬阳历史上多次有洪水淹没县城的记录,可水每每漫至庙门前的石阶旁,便会见好就收。
有时候想,是不是北方的雄浑与南方的婉约在这里相遇,才让名不见经传的码头,成为百舸争流的停驻地、成为两千多户居民的衍生地、成为熙熙攘攘的传奇。怪不得人要说阴阳升降有道、刚柔屈伸有理、仁义进退有法,原来古镇上各色建筑早已说明一切。这里既有着北方的大气稳重,又不失南方的细腻精致,最终从彼此的坚硬中,不断地看透最柔软的灵魂。有时候也想,古镇分明就是生活中的观望者,静静地看着岁月变迁却不言语,仿佛参禅打坐的高僧,看孩童在水里捕虾捉鱼,在河滩上“拔牛”、打水仗;看千帆泊绿水的壮观,操着各种声音的乘船远去了,背负着大包小包的人又从船上下来;看商户交易不分昼夜,伴随着骡马骆驼的铃声响起,穿越千年的时光。
三
船在浩渺的江水中一路前行,孤独而又倔强,层层巨浪拍打在船身上,发出了沉闷的声响。船上装满货物,在波峰浪谷间来回摇晃着,每一次颠簸都让人心惊胆战。船工们虽然见多识广,但在风大浪急中也是紧握船舵,与风浪抗争着,江水打湿了衣服,模糊了视线,只能在茫茫江水中艰难摸索方向。突然前方江水打着旋儿,很快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如同一张贪婪的巨口,似乎要将一切都吞噬进去。江水围绕着漩涡急速旋转,发出令人胆寒的轰鸣声,而船仿佛失去控制,径直朝着漩涡移动,继而摇摇晃晃起来。
经验丰富的船老大在高处大声指挥着,船工们虽然脸色顿时煞白,眼神中满是对未知的恐惧,却也顾不得抹去脸上的江水,在震撼的号子声中,想尽办法试图稳住船只,尽快将船驶离危险。一边是不可抗拒的力量,一边是人定胜天的信念,让每一次尝试都充满风险。漩涡近在眼前,看得人天昏地旋,但是没有人放弃,经过长时间艰难挑战,船只终于从漩涡的魔爪中逃脱出来,船工们紧绷的神经才渐渐松弛下来。
船速慢了下来,船工说话的声音大了起来,船老大也不在乎这些,任由他们开着各种黄腔,把压抑的情绪散布在空气中。等船稳稳停在蜀河口码头,属于他们的另一种人生即将开始。还不待收拾好行李下船,熟悉的鸡犬鸣叫已经传入耳畔,穿过旷野,越过山峦,在水流撞击中荡漾开来,也让所有人忘记了刚才的风险。
夜色中的古镇,犹若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吸引着一个个船工快步向前。他们脸上挂着笑容,但掩饰不住那深深的疲惫和眼眸中的血丝。皮肤被江风吹得粗糙黝黑,甚至每一道皱纹里都藏满故事,可是想到怀揣的大把金钱,瞬间又来了精神。
街边的酒馆林林总总,招牌在风中摇曳着。醒目的字体下,总有着一群群身着各式的衣裳,操着不同口音的人在推杯换盏,酒水在杯中荡漾,空气中也弥漫着浓郁酒香。他们交流着生意经,谈论着世间事,泛红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后来者们寻到靠窗的位置坐下,沏上一壶当地的香茗,热气腾腾的茶水,很容易让人思绪随之飘荡。
古镇的美食很多,说起就让人垂涎欲滴,但“蜀河八大件”是不可或缺的。菜为八凉八热、八荤八素,皆为四素四荤,每道菜都是精心制作,蕴含美好寓意。等到墨鱼肉丝、清蒸肚片依次上桌,便在醇香的美酒中开始享用美食,分享着行船上的各种趣事和艰辛。酒过三巡后,话语明显多了起来,笑声和喧闹声便交织在一起,充斥着整个酒馆和街道,彰显着属于古镇的繁华。
酒足饭饱,更多的是回味无穷。不胜酒力之人便寻客栈休息,而那些精力旺盛的人,则又义无反顾踏上充满诱惑的烟花粉巷。街巷很窄,古老的石板路在月光下泛着幽光,一会儿左转,一会儿右折,稍不留意就会迷失方向。可他们却在无形力量的牵引下穿梭着,任凭脚步在寂静中回荡。两旁是紧密排列的房屋,有的门窗紧掩着,仿佛藏着无数秘密,有的门前挂着灯笼,散发着迷离柔和的光色。
转眼间灯火通明,丝竹声袅袅悠扬,奢华的装饰中满是暧昧的气息,几名装扮入时的女子巧笑嫣然迎了上来。虽有些局促不安,很快就随着女子穿过曲廊,来到另外一个精致柔美的世界。船工们常常在这样的甜言蜜语中,暂时忘却了一路的艰辛和疲惫。
等到一切喧闹都归于平静,街巷也仿佛睡了过去,石板路蜿蜒曲折,偶有猫、狗快速穿过,而墙角处的青苔,在月光下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为小巷增添了一抹神秘,让来往这里的人很快忘记一切烦恼。站在古镇高处,流淌的汉江波光粼粼,偶有船驶过,传来哗哗的声响,摇曳的船影很快与河水映衬在一起。
四
在蜀河,到处都是石头。无论偏处一隅的房屋,还是高大繁华的院落,抑或曲曲折折的街道,到处都是石头的影子,甚至连屋顶上也是层层叠叠的石板。这里的一切,似乎从石头中开凿出来。不得不说,蜀河古镇不仅是一座地理上的坐标,更是一种哲学的象征,让人从中看到坚守岁月的身影。
一边是水流营造出的万音交响,一边是质地坚硬的神秘莫测。自从踏上这岁月打磨过的青石板路,就仿佛踏入了历史的河流,似乎每一块石头都蕴藏了无数故事,以至于每一步都充满好奇。文学大师贾平凹说:“一块石头,就是一部历史。”确实,这些石头仿佛自带神奇,它们与水相伴,与岁月同行,在经历风雨侵蚀,时光洗礼之后,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质,不抱怨,不放弃,以一种沉稳的姿态存在着。毫无疑问,这些青石板历经了无数的踩踏,却始终散发着坚忍不拔的气质,成为精神的象征,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敬意。能在生活的洪流中保持内心本真是难得的,正如生活中的磨难能改变人的境遇,却无法动摇人的信念一样,石头亦然,用沉默和坚韧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永恒。再看那些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凹痕,分明就是时光镌刻下的斑驳陆离,见证了古镇的辉煌与沧桑、繁荣与衰落,然后又把这些变化全部藏在生命的纹路里。
如果把水视为古镇的灵魂,石头无疑是古镇的脊梁,当一块块或大或小,或方正或圆润的石头装扮着古镇的每一处角落时,这些用石头堆砌起来的坚实,便开始承载起岁月的磨砺,也撑起了古镇坚实的天空。风从远处吹来,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在古老的青石板上蜿蜒伸展,又漫不经心地串联起一座座的建筑。如同岁月的守望者,更像是一部无言的史诗,默默诉说着往昔的繁华盛景,蕴含着恋恋不舍的温存。街道两旁的建筑各不相同,从飞檐斗拱间透着昔日工匠们的巧夺天工。那精美的雕花、细腻的纹理,无不被匠心赋予生命,展现着曾经的辉煌与技艺。
街巷纵横交错,让古老的陕南文化与外来的多元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文化的融合,是水与石头在冲撞,蜀河与汉江在交错,自然而又和谐,不着痕迹却韵味十足。沿着街巷穿行,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在回响,每每以为路到了尽头,却又在不经意中柳暗花明,三转两转之后又出现一排排房屋,密密实实地贴着山壁延展开去。曲里拐弯的街巷,时而狭窄得只能容一人通过,最宽敞的中街其实也不过如此,不由得佩服起生活在这里的人,能让每一个转角都有着未知的惊喜与感动。尤其是不经意邂逅的小院,里面摆放着一盆盆花草,形态各异,星星点点绽放着,为古镇添加了另一种趣味。碰到不少庭院炊烟袅袅,升腾的烟火、温暖的灯光,是难得的简单而真实,不被外界喧嚣所扰,有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时间似乎在这里也放慢了脚步,宛如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偶尔也会见到有老人坐在门口,静静地看着过往行人,这是他们遮风挡雨的居所,更是心灵的归宿,始终延续着祖辈的生活方式,传承着对家园的热爱。
不知为何,最喜欢看那些老建筑。从门缝中望过去,草木丛生,院墙斑驳,房屋破败、瓦砾散落,屋檐上更是长满杂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曾经的欢声笑语已远去,只留下一片寂静与落寞。一扇扇陈旧的木门,早已褪去了昔日光鲜,依然散发着古朴的韵味,等待着有缘人轻轻推开,去探寻门后的故事。破败,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而言,并非绝望的深渊,而是生活的底色,从中凸显着时间的厚度,也赋予古镇以独特的魅力。因为只有在时间的流转中,才会明白真正的美好在于积淀。正想着这些时,一群孩子从身边开心跑过,突然发现,所有的破败并不能止步他们的好奇与憧憬,相反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多了一份难得的热爱。
最美的遇见,不如初见。从蜀河古镇离去时,心中满是不舍与眷恋。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古镇的屋顶上,给整个古镇镀上一层金黄,屋顶的瓦片也闪耀着光芒,诉说着与蜀河口相关的过往。这是一种生命的交融、一种灵魂的契合、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总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去坚守,它不是固执和守旧,而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对人性中美好品质的遵从。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潘定安摄影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常晓军
俯瞰汉江之畔蜀河古镇。 张昌霖 摄
古镇杨泗庙内雕塑“汉江闯滩”。
蜀河古镇标志性古建筑“护国宫”。
古镇汉调二黄自乐班在鸣盛楼上演折子戏。
古镇居民江边晨练。
古镇风光。
一
伫立江边,凝望着滚滚东流的滔滔江水,心中不由感慨万千。时光恰似这奔腾的江水,从崇山峻岭中一泻而出,翻滚着、咆哮着,裹挟着云山雾罩的团团湿气,把水面上的金色熹微成点点碎光。而眼光所及之处,恰恰是依偎在秦岭与巴山怀抱的蜀河口。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有故事的水,才是有灵魂的。有灵魂的水,又怎么会是一成不变呢?
远处山峦起伏,与江水相映成趣。近处朵朵水浪飞溅,曾给予过多少人以梦想。那时候的蜀河口,昼夜都是人声鼎沸,货船如织,商贾们在码头上穿梭往来,洽谈着生意;工人们扛着货物,在风雨中充满干劲;船工们说说笑笑,永远和候鸟一样。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而蜀河口这个俗常的名字,或许就是口口相传中的约定俗成,就那么安静地看着无数货物堆积如山,而后又被运往四面八方,无数的相聚与离别,就这样伴随着浪花翻涌,带给人以蓬勃向上的冲动、奔流不息的欲望。孔夫子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当年蜀国率民西迁,也曾在此驻足停留,难道也是因水心生留恋吗?时光流转,如今的蜀河口早已看不出当年的繁华,就像是一场美妙的梦,只留下一江水,在静静的流淌中述说着过往,任由山与山在交错中勾勒壮阔,水与水在冲突中演绎漫远,最终成为一道远去的风景。
顺着清澈动人的蜀河行走,河边有很多垂钓者,他们或坐或站,神色专注,以近乎禅定的姿态静静注视着河面,仿佛与时光对话,神情中闪现出生命的坚韧从容,以及对于自然的敬畏与顺应。以这样的方式守在河边,更像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标点,守的是一方天地、一段历史、一种人生感悟,让河流在不经意间多了哲学的意味。水波兴起,圈圈涟漪四散,让垂钓者很快与蜀河融为了一体,我眼前也浮现出往来穿梭的船队,在江水起伏中破浪前行着。白帆似乎要被黯然落下的夕阳染红,散发出别具一格的迷人魅力。赤裸着上身的船工熟练地操持着船,坚实的肌肉随着每个充满力量的动作微微隆起,在万顷波光中映出坚毅的剪影。
河道开始变缓,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若隐若现的蜀河口码头。四处全是船,似乎要将江面布满,阳光斜斜地洒在上面,闪烁着一道道光晕,而依次排开的栈桥上,身着粗布衫、头戴破毡帽的工人,正弯腰装卸各种货物,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一时间让这黄金水道上的水陆码头好不热闹。
沿码头上行,傍水而立的是蜀河古镇。它似乎因蜀汉两水交汇而生,占据着两省三县交界的优越地理位置,便拥有了极佳的风水布局,被来往客商视为财运、人缘和资源的集聚之地。蜀河名始于周,后多次设郡置县,一时间商铺开设,会馆修建,酒肆茶庄、米市布行接踵而生。随着湖广移民、四方客商的大量迁入、定居,带来了丰富的商品和多元的文化。街道上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营造出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的繁荣景象,成为连接陕、川、鄂的重要物流集散交通枢纽和商贸重镇。
可能是想到了流光溢彩的美好,船工们心中突然涌起莫名激动,他们将手搭在额头处不停地看着、说着,不时还会踮起脚尖,一个个小腿肚隆起,线条硬朗有力,让绷紧的肌肉如钢铁铸就一般。古镇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人忍不住,张嘴就吼起嘹亮的船工号子,声音雄浑有力,瞬时穿破宁静的空气,在水面上回荡起来。
汉江水,弯又弯,
上下都是滩连滩。
有名滩,无名滩,
技术不高难过关。
洪水滩上号子喊,
船怕号子马怕鞭。
号子充满原始的脉动,透着生命的坚韧,更述说着船工们一路挑战江水险滩的艰难。随着号子声响起,船上很快有人附和,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船工的汗水与希望,时而高亢激昂冲向云霄,时而低沉雄厚震撼人心。船也在激情的号子声中加快了速度,如同一把利剑毫不犹豫地刺了过去。随着水花飞溅,朵朵泛起的涟漪在迎接船的拥抱中,又与江水声、两岸鸟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动人景色。
二
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一条属于自己的河流。
这是梦想,也是向往。当碧绿透彻的蜀河水融于汉江的那一刻,奔涌的又何止是舒缓平和?回首过去,蜀河从山间、从石缝、从涓涓细流中不断汇聚,穿越高山、平原,不断朝着远方流淌,逐渐衍生出这座汉江流域上的巴蜀古镇,也让蜀河口成为诗意与历史融汇的地方。
古镇不大,高高低低的建筑群却错落有致,在井然有序中交汇风水。蜀水碧绿,恍若丝带;汉江橙黄,汹涌奔腾,两水时而相互依偎浑然一体,时而水乳交融若即若离,让来往的人都沉浸在浊清相融、急缓相冲的玄妙中。当一路欢歌的汉江水流经蜀河口时,江面豁然开阔起来,似乎等待着蜀河欣然怀抱,毕竟心怀远方,成就浩瀚是每一条河流最好的梦想和归宿。从船上看过去,倒影下的古镇尽显灵秀之姿,酷似一块天然而成的巨石,巧妙地嵌于水面之上,在诗意的风光中呈现大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璀璨文化。顿时好奇起来,到底是水衍生出城镇,还是城镇让水流更富有情调。
在镇子的最高处,落座着气势非凡的杨泗庙,庙中供奉着水神杨泗,常年香火不断。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这里又成了一座议事的船帮会馆。随着悠扬的乐曲响起,演员粉墨登场,唱腔婉转悠扬,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动作无不饱含深情,让人陶醉其中。戏楼完全是用纯木搭建,卯榫结构,三重飞檐,八面八角,攒尖屋顶,雕梁画栋,古色古香,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精湛的技术。更让人最不可思议的是,旬阳历史上多次有洪水淹没县城的记录,可水每每漫至庙门前的石阶旁,便会见好就收。
有时候想,是不是北方的雄浑与南方的婉约在这里相遇,才让名不见经传的码头,成为百舸争流的停驻地、成为两千多户居民的衍生地、成为熙熙攘攘的传奇。怪不得人要说阴阳升降有道、刚柔屈伸有理、仁义进退有法,原来古镇上各色建筑早已说明一切。这里既有着北方的大气稳重,又不失南方的细腻精致,最终从彼此的坚硬中,不断地看透最柔软的灵魂。有时候也想,古镇分明就是生活中的观望者,静静地看着岁月变迁却不言语,仿佛参禅打坐的高僧,看孩童在水里捕虾捉鱼,在河滩上“拔牛”、打水仗;看千帆泊绿水的壮观,操着各种声音的乘船远去了,背负着大包小包的人又从船上下来;看商户交易不分昼夜,伴随着骡马骆驼的铃声响起,穿越千年的时光。
三
船在浩渺的江水中一路前行,孤独而又倔强,层层巨浪拍打在船身上,发出了沉闷的声响。船上装满货物,在波峰浪谷间来回摇晃着,每一次颠簸都让人心惊胆战。船工们虽然见多识广,但在风大浪急中也是紧握船舵,与风浪抗争着,江水打湿了衣服,模糊了视线,只能在茫茫江水中艰难摸索方向。突然前方江水打着旋儿,很快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如同一张贪婪的巨口,似乎要将一切都吞噬进去。江水围绕着漩涡急速旋转,发出令人胆寒的轰鸣声,而船仿佛失去控制,径直朝着漩涡移动,继而摇摇晃晃起来。
经验丰富的船老大在高处大声指挥着,船工们虽然脸色顿时煞白,眼神中满是对未知的恐惧,却也顾不得抹去脸上的江水,在震撼的号子声中,想尽办法试图稳住船只,尽快将船驶离危险。一边是不可抗拒的力量,一边是人定胜天的信念,让每一次尝试都充满风险。漩涡近在眼前,看得人天昏地旋,但是没有人放弃,经过长时间艰难挑战,船只终于从漩涡的魔爪中逃脱出来,船工们紧绷的神经才渐渐松弛下来。
船速慢了下来,船工说话的声音大了起来,船老大也不在乎这些,任由他们开着各种黄腔,把压抑的情绪散布在空气中。等船稳稳停在蜀河口码头,属于他们的另一种人生即将开始。还不待收拾好行李下船,熟悉的鸡犬鸣叫已经传入耳畔,穿过旷野,越过山峦,在水流撞击中荡漾开来,也让所有人忘记了刚才的风险。
夜色中的古镇,犹若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吸引着一个个船工快步向前。他们脸上挂着笑容,但掩饰不住那深深的疲惫和眼眸中的血丝。皮肤被江风吹得粗糙黝黑,甚至每一道皱纹里都藏满故事,可是想到怀揣的大把金钱,瞬间又来了精神。
街边的酒馆林林总总,招牌在风中摇曳着。醒目的字体下,总有着一群群身着各式的衣裳,操着不同口音的人在推杯换盏,酒水在杯中荡漾,空气中也弥漫着浓郁酒香。他们交流着生意经,谈论着世间事,泛红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后来者们寻到靠窗的位置坐下,沏上一壶当地的香茗,热气腾腾的茶水,很容易让人思绪随之飘荡。
古镇的美食很多,说起就让人垂涎欲滴,但“蜀河八大件”是不可或缺的。菜为八凉八热、八荤八素,皆为四素四荤,每道菜都是精心制作,蕴含美好寓意。等到墨鱼肉丝、清蒸肚片依次上桌,便在醇香的美酒中开始享用美食,分享着行船上的各种趣事和艰辛。酒过三巡后,话语明显多了起来,笑声和喧闹声便交织在一起,充斥着整个酒馆和街道,彰显着属于古镇的繁华。
酒足饭饱,更多的是回味无穷。不胜酒力之人便寻客栈休息,而那些精力旺盛的人,则又义无反顾踏上充满诱惑的烟花粉巷。街巷很窄,古老的石板路在月光下泛着幽光,一会儿左转,一会儿右折,稍不留意就会迷失方向。可他们却在无形力量的牵引下穿梭着,任凭脚步在寂静中回荡。两旁是紧密排列的房屋,有的门窗紧掩着,仿佛藏着无数秘密,有的门前挂着灯笼,散发着迷离柔和的光色。
转眼间灯火通明,丝竹声袅袅悠扬,奢华的装饰中满是暧昧的气息,几名装扮入时的女子巧笑嫣然迎了上来。虽有些局促不安,很快就随着女子穿过曲廊,来到另外一个精致柔美的世界。船工们常常在这样的甜言蜜语中,暂时忘却了一路的艰辛和疲惫。
等到一切喧闹都归于平静,街巷也仿佛睡了过去,石板路蜿蜒曲折,偶有猫、狗快速穿过,而墙角处的青苔,在月光下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为小巷增添了一抹神秘,让来往这里的人很快忘记一切烦恼。站在古镇高处,流淌的汉江波光粼粼,偶有船驶过,传来哗哗的声响,摇曳的船影很快与河水映衬在一起。
四
在蜀河,到处都是石头。无论偏处一隅的房屋,还是高大繁华的院落,抑或曲曲折折的街道,到处都是石头的影子,甚至连屋顶上也是层层叠叠的石板。这里的一切,似乎从石头中开凿出来。不得不说,蜀河古镇不仅是一座地理上的坐标,更是一种哲学的象征,让人从中看到坚守岁月的身影。
一边是水流营造出的万音交响,一边是质地坚硬的神秘莫测。自从踏上这岁月打磨过的青石板路,就仿佛踏入了历史的河流,似乎每一块石头都蕴藏了无数故事,以至于每一步都充满好奇。文学大师贾平凹说:“一块石头,就是一部历史。”确实,这些石头仿佛自带神奇,它们与水相伴,与岁月同行,在经历风雨侵蚀,时光洗礼之后,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质,不抱怨,不放弃,以一种沉稳的姿态存在着。毫无疑问,这些青石板历经了无数的踩踏,却始终散发着坚忍不拔的气质,成为精神的象征,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敬意。能在生活的洪流中保持内心本真是难得的,正如生活中的磨难能改变人的境遇,却无法动摇人的信念一样,石头亦然,用沉默和坚韧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永恒。再看那些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凹痕,分明就是时光镌刻下的斑驳陆离,见证了古镇的辉煌与沧桑、繁荣与衰落,然后又把这些变化全部藏在生命的纹路里。
如果把水视为古镇的灵魂,石头无疑是古镇的脊梁,当一块块或大或小,或方正或圆润的石头装扮着古镇的每一处角落时,这些用石头堆砌起来的坚实,便开始承载起岁月的磨砺,也撑起了古镇坚实的天空。风从远处吹来,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在古老的青石板上蜿蜒伸展,又漫不经心地串联起一座座的建筑。如同岁月的守望者,更像是一部无言的史诗,默默诉说着往昔的繁华盛景,蕴含着恋恋不舍的温存。街道两旁的建筑各不相同,从飞檐斗拱间透着昔日工匠们的巧夺天工。那精美的雕花、细腻的纹理,无不被匠心赋予生命,展现着曾经的辉煌与技艺。
街巷纵横交错,让古老的陕南文化与外来的多元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文化的融合,是水与石头在冲撞,蜀河与汉江在交错,自然而又和谐,不着痕迹却韵味十足。沿着街巷穿行,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在回响,每每以为路到了尽头,却又在不经意中柳暗花明,三转两转之后又出现一排排房屋,密密实实地贴着山壁延展开去。曲里拐弯的街巷,时而狭窄得只能容一人通过,最宽敞的中街其实也不过如此,不由得佩服起生活在这里的人,能让每一个转角都有着未知的惊喜与感动。尤其是不经意邂逅的小院,里面摆放着一盆盆花草,形态各异,星星点点绽放着,为古镇添加了另一种趣味。碰到不少庭院炊烟袅袅,升腾的烟火、温暖的灯光,是难得的简单而真实,不被外界喧嚣所扰,有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时间似乎在这里也放慢了脚步,宛如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偶尔也会见到有老人坐在门口,静静地看着过往行人,这是他们遮风挡雨的居所,更是心灵的归宿,始终延续着祖辈的生活方式,传承着对家园的热爱。
不知为何,最喜欢看那些老建筑。从门缝中望过去,草木丛生,院墙斑驳,房屋破败、瓦砾散落,屋檐上更是长满杂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曾经的欢声笑语已远去,只留下一片寂静与落寞。一扇扇陈旧的木门,早已褪去了昔日光鲜,依然散发着古朴的韵味,等待着有缘人轻轻推开,去探寻门后的故事。破败,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而言,并非绝望的深渊,而是生活的底色,从中凸显着时间的厚度,也赋予古镇以独特的魅力。因为只有在时间的流转中,才会明白真正的美好在于积淀。正想着这些时,一群孩子从身边开心跑过,突然发现,所有的破败并不能止步他们的好奇与憧憬,相反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多了一份难得的热爱。
最美的遇见,不如初见。从蜀河古镇离去时,心中满是不舍与眷恋。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古镇的屋顶上,给整个古镇镀上一层金黄,屋顶的瓦片也闪耀着光芒,诉说着与蜀河口相关的过往。这是一种生命的交融、一种灵魂的契合、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总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去坚守,它不是固执和守旧,而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对人性中美好品质的遵从。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潘定安摄影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