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路教授捐赠100万元祖宅拆迁款在母校设立奖学金
关键字:奖学金,设立,母校,拆迁

本报讯(彭芬)“离开细柳中学已经50年了。今天,我既是来寻根,更是圆梦。这是一份迟到的报恩!”12月12日,时值长安四中(原细柳中学)建校100周年之际,该校校友、陕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刘路教授向母校捐赠100万元,设立奖学金。
刘路是西安市长安区郭杜人,1961年9月至1968年10月在细柳中学就读,在这里度过了中学6年,以及文革初期两年的岁月。刘路的父亲在细柳中学工作18年,父子俩对母校感情很深。前不久,因祖遗房屋拆迁,已退休的刘路意外获得一笔拆迁补偿款。他与爱人、儿子、儿媳商量,决定把100万元捐给母校细柳中学。“家人都很支持我,我们都有工资,这笔钱捐给母校,帮助孩子们成长成才,很有意义。”刘路说。
崇仁奖学金以刘路父亲的名字命名,刘路希望以此表达父亲和自己对母校的拳拳之情,对学弟学妹的殷切期望。据悉,这笔款项作为奖教奖学基金,将主要用于奖励优秀师生,每年评选一次,奖励十名学生和三名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贫困生。捐赠仪式上,刘路也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他在长安四中度过了人生准备阶段的全部时光,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从助教到教授,从普通教师到学院院长,刘路说自己几十年来只干了三件事:读书、教书、写书。
人有钱权,我有桃李。虽已退休10年,刘路对教育事业仍爱得深沉。他希望学弟学妹们多读书、读好书,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回报社会。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本报讯(彭芬)“离开细柳中学已经50年了。今天,我既是来寻根,更是圆梦。这是一份迟到的报恩!”12月12日,时值长安四中(原细柳中学)建校100周年之际,该校校友、陕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刘路教授向母校捐赠100万元,设立奖学金。
刘路是西安市长安区郭杜人,1961年9月至1968年10月在细柳中学就读,在这里度过了中学6年,以及文革初期两年的岁月。刘路的父亲在细柳中学工作18年,父子俩对母校感情很深。前不久,因祖遗房屋拆迁,已退休的刘路意外获得一笔拆迁补偿款。他与爱人、儿子、儿媳商量,决定把100万元捐给母校细柳中学。“家人都很支持我,我们都有工资,这笔钱捐给母校,帮助孩子们成长成才,很有意义。”刘路说。
崇仁奖学金以刘路父亲的名字命名,刘路希望以此表达父亲和自己对母校的拳拳之情,对学弟学妹的殷切期望。据悉,这笔款项作为奖教奖学基金,将主要用于奖励优秀师生,每年评选一次,奖励十名学生和三名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贫困生。捐赠仪式上,刘路也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他在长安四中度过了人生准备阶段的全部时光,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从助教到教授,从普通教师到学院院长,刘路说自己几十年来只干了三件事:读书、教书、写书。
人有钱权,我有桃李。虽已退休10年,刘路对教育事业仍爱得深沉。他希望学弟学妹们多读书、读好书,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回报社会。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