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131期:第04版 憩心亭

寻访灞源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深秋的早晨,我们一行从西安出发,开始寻访灞源之旅。

灞源镇是一座古镇,坐落在高速路旁,街上行人不多,商店、饭馆也不多,令人瞩目的是卖豆制品的商贩,我们寻问去麻村的方向,一位老者顺手一指,说:“向东,二十里地,直走就到了。”

果然时间不长,我们就到了麻村,并找到了麻村小学校长任小勇,任小勇很热情地把我们迎进了他的办公室。

任小勇是我在灞源认识的唯一一个熟人,40岁左右,衣着朴素,个头不高,一脸书生样。他是2000年从县城来到灞源镇的,先后在当地三所小学任过教。三天前在宝鸡采风时,我认识了他的爱人白雪,白雪听说我要到灞源探寻灞水之源,就把她的爱人任小勇介绍给我,让他带我们寻找灞河的源头。

任小勇已做好为我们带路的准备,可是上级的一个紧急电话使他不得不放弃这个行动,他给我们指明路线后就到镇上开会去了。我们沿着他说的方向,一直向大山深处走去,乡村水泥路没了,坑坑洼洼的土路也越来越窄,我们只好把车停放在一住户门前,步行向前走去。走了很长时间,终于到了董家沟。

这里,许多资料都说是灞河的源头,任小勇也说这里有一片柳树,柳树所在之处就是灞河之源,并立有一块石碑。可是我们什么也没看到,倒是有一脉细流在枯草树叶的掩盖下静静地流着。有水就一定有源头,我们坚定地沿着水流向上走,小河沟还有,水却没有了。我们问一位村民,他说这里是吴家沟,董家沟在下面,是我们刚走过的那个村子。我们再问灞水之源,他摇头说不知道。

我们原路返回,意外的在一交叉路口发现另一条沟道里也有水流,灞水之源会不会在这条沟里?希望总是行动的动力,我们再次发动汽车,沿着河道向上开去,一直开到山顶上还是不见源头。此时已是下午两点钟,肚子也开始抗议了,怎么办?正在为难之时,一辆农用三轮车从山的另一面缓缓爬了上来。走到跟前,我们才知道是位卖苹果的农民。这位五十多岁的果农十分健谈,一见面就问我们是不是在找路,并主动告诉我们,山的这边是灞源,山的那面是洛源,这座山是蓝田和洛南的分界岭。我们问他灞水之源在何处,他连说错了、错了,方向错了。

告别果农,我们回到了灞源镇,在一家面馆吃饭的时候顺便打听当地的名人权宏道,这位名人是任小勇特地推荐的,说他是这一带年纪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老人,一定对灞河有更多了解。果然,在场的几个人都知道权宏道,没费任何周折,我们就找到了权宏道的家。这是一座有历史了的老宅子,不大一会儿,一位身材瘦小却十分精神的老头儿出现在我们面前,他一边让儿子为我们倒茶,一边通过厚厚的眼镜片扫视着我们,问我们来自何处,有什么事情。我们一一答复,请求老人给我们讲一些有关灞河的事情。

权宏道今年94岁,是一位地道的灞源农民,他自幼喜欢书法,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另一个爱好就是唱汉剧,现在是蓝田县汉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老人耳背,却十分健谈,说到高兴处竟放开嗓子给我们唱了一段,并解释说是《大风王》里郭子仪的一段唱腔。我不懂戏剧,更没听过汉剧,看老人表情,听那声腔,还真让我感动,很想和老人多聊一会儿戏剧,因时间不允许,只好打断了老人的兴致,把话题转到了灞河源头。老人喝了一口水,语调也低了一些,说:“灞源镇原叫老龙庙,后来叫霸龙庙,再后来才叫灞源镇,北乡河和东乡河(老人把麻川河叫东乡河)交汇就在灞源镇。灞河的主源头应在北川河,具体就是青坪村的老龙潭,那就是灞河的脑子,发源地。”

眼看太阳就要落山,我们匆匆告别老人,驱车驶向青坪村。

青坪村距灞源镇约五六里地,是一座美丽的小山村,草木繁茂,道路整洁,老屋一色青瓦,新楼皆是红砖,房前屋后的柿树已落光了叶子,只剩下灯笼似的柿子在夕阳的余晖里招摇,使得古朴的小山村充满了生气。我们询问一位正在摘柿子的妇女去老龙潭的路,那女人放下手中的活儿,从梯子上走下来,一直把我们引到村东,指着远处的大深沟说:“就在那里,沿着脚下这路走,就把你们带到了。”

太阳就要西沉,山野泛着金黄的光,树木荒草的色彩显得一片青黄。走出荒草掩映的小路,我们才发现小路下面是宽阔的河道,河道里大小青石林列,没有一丝水流通过。这是北川河吗?那水呢?我心里犯着嘀咕,脚步却没有停,因为天就要黑了。还有,这条河床也明确告诉我们,水源一定在沟的深处。约摸过了二十多分钟,眼前没了路,左前方的山坡下忽然出现了一股清流,且伴有流水声。“到了!”不知谁大喊了一声,我们都跑到山坡下,这才发现河的左岸还有一条小路可通往前方。怎么办?看来这里并不是灞河的源头,源头应该还在沟的深处,再看眼前的清流根本不是什么老龙潭。

大家没有商量,行动却是一致的,我们再次钻进被杂草埋住的羊肠小道,上坡、拐弯、再上坡,路越来越窄,沟越来越深,水流声越来越大,两旁的山越来越险峻,眼前忽然一亮,一个巨大的深水潭出现在眼前。青悠悠的水,一眼望不到底,我真担心会跳出一条巨龙来,全身竟凉飕飕的。

“老龙潭!老龙潭!”不用问,这就是老龙潭,这形状、气势、色彩,这威力,都充分显示着一种霸气!难怪秦穆公当年要叫滋水为灞河,这河一出世就充满着一种霸气,是那么原始、那么自然、那么令人心悦诚服。屐痕处处(周养俊)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