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帅帅在夺得全国冠军后,又立下成为大国工匠的目标——
为航天事业注入新活力
“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为什么就不行呢?”在2021年“匠心杯”装备维修大赛上,来自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总装车间的焊工史帅帅,虽然只获得了全国第十名,但他心中已默默立下了新的目标。
时光荏苒,今年9月,史帅帅在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焊工赛项大放异彩,一举夺得冠军,将昔日的梦想化作了手中的奖杯。当史帅帅接过沉甸甸的奖杯、证书,佩戴上奖牌时,他的内心反而不像成绩刚公布时那般激动,甚至比过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冷静。“我还得努力,技无止境,还要继续磨砺,奉献航天。”
多年苦练成就大器
大赛开赛前,史帅帅经过层层选拔,成为陕西代表队的选手之一。两个多月的集训,对他来说,既是一次技能的全面提升,也是一次身心的极限挑战。每天他都要进行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白天实操,晚上理论学习,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实操训练中,史帅帅面对各种复杂而精细的焊接任务,从不退缩。本次大赛中,作为难度之最的第6个项目——10毫米小直径铝合金导管焊接使用的“三角波手动脉冲焊接法”,正是史帅帅首创。它大幅提升小直径导管的焊接效率与质量,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
当其他选手都在休息时,史帅帅却还在灯下苦读理论书籍,一遍一遍地复盘错题,理解记忆。他知道,理论是实践的基石,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在比赛中游刃有余。
在竞赛现场,他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焊接高手,毫不畏惧。多年的苦练让他成竹在胸,拿起焊枪,就像拿起了一支画笔,在管件上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焊缝图案。最终,他以97.5分的理论成绩和完美的实操表现,成功夺魁。
这份荣耀,是对史帅帅过去所有努力与坚持的最好回报。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深知这只是工匠之路的一个起点。
培养新人共筑航天梦
在夺得全国冠军后,史帅帅迅速恢复冷静,并在人群中寻觅到一个他梦寐以求的身影——大赛总裁判长,被誉为“中国焊接第一人”的高凤林。回想起多年前,还在校园的史帅帅就曾得知高凤林是中国焊接领域的顶尖高手。他暗暗发誓要以高凤林为榜样,力争在30岁之前成为一名高级技师。如今,他的梦想已经实现,但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他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将经验和技巧无私传授给更多新人。他相信,只有不断培养新人,才能为航天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发展。
在车间里,史帅帅经常与同事一起探讨焊接技术,分享经验心得。他鼓励同事勇于尝试新焊接方法和材料,以提高焊接效率和质量。同时,他还积极为新员工提供技能培训和指导。在他的带领下,车间的焊接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有力保障。
每当看到新人取得进步时,史帅帅都会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看到他们能够独当一面,我真的很开心。希望能够尽我所能,帮助他们成长,为航天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史帅帅说道。
立下大国工匠新目标
走下领奖台后,史帅帅首先想到了妻子,封闭集训两个半月,一次家也没回,他马上给在家待产的妻子打电话报喜。“我就知道你能行。”妻子高兴地说。第二个电话他打给了公司,公司领导首先祝贺他取得优异成绩,并称赞他为公司争得荣誉,这让他顿觉再苦再累也值得。
在夺得全国冠军后,史帅帅并没有满足,他为自己立下了新的目标——成为一名大国工匠。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史帅帅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己。他积极参与各种技术创新和研发活动,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他还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在车间里,史帅帅经常与同事一起攻克技术难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他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经常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公司接到某重点型号的钛合金发动机管路焊接任务后,责任压在史帅帅等4人肩上。这种关键材料在焊接时与空气反应的概率高达70%,会产生严重缺陷,直接影响焊接合格率,这可怎么办?“当然是用惰性气体隔绝空气,可这并不容易实现。”经过上百次试验,史帅帅和工友研发出了一种名为“精密氩气保护舱”的特种保护装置,将管材放入其中后,可在箱子两头精准控制氩气充气量和流速,全方位确保焊接在近乎完美的氩气环境中进行。焊接开始,4双专注的眼睛齐刷刷盯向焊管。当焊接好的管子从舱中取出时,那代表成功的耀眼银白色光泽让连续奋战了十几个小时的他们一扫疲惫,激动地欢呼起来。至今,这个保护舱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工具,在后续生产中一直沿用,使焊接合格率提升至98%。
面对新挑战和机遇,史帅帅充满信心和期待。“我知道成为一名大国工匠并不容易,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追求梦想,勇于挑战自己、突破自己,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史帅帅坚定地说。
本报记者 郝佳伟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为什么就不行呢?”在2021年“匠心杯”装备维修大赛上,来自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总装车间的焊工史帅帅,虽然只获得了全国第十名,但他心中已默默立下了新的目标。
时光荏苒,今年9月,史帅帅在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焊工赛项大放异彩,一举夺得冠军,将昔日的梦想化作了手中的奖杯。当史帅帅接过沉甸甸的奖杯、证书,佩戴上奖牌时,他的内心反而不像成绩刚公布时那般激动,甚至比过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冷静。“我还得努力,技无止境,还要继续磨砺,奉献航天。”
多年苦练成就大器
大赛开赛前,史帅帅经过层层选拔,成为陕西代表队的选手之一。两个多月的集训,对他来说,既是一次技能的全面提升,也是一次身心的极限挑战。每天他都要进行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白天实操,晚上理论学习,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实操训练中,史帅帅面对各种复杂而精细的焊接任务,从不退缩。本次大赛中,作为难度之最的第6个项目——10毫米小直径铝合金导管焊接使用的“三角波手动脉冲焊接法”,正是史帅帅首创。它大幅提升小直径导管的焊接效率与质量,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
当其他选手都在休息时,史帅帅却还在灯下苦读理论书籍,一遍一遍地复盘错题,理解记忆。他知道,理论是实践的基石,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在比赛中游刃有余。
在竞赛现场,他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焊接高手,毫不畏惧。多年的苦练让他成竹在胸,拿起焊枪,就像拿起了一支画笔,在管件上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焊缝图案。最终,他以97.5分的理论成绩和完美的实操表现,成功夺魁。
这份荣耀,是对史帅帅过去所有努力与坚持的最好回报。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深知这只是工匠之路的一个起点。
培养新人共筑航天梦
在夺得全国冠军后,史帅帅迅速恢复冷静,并在人群中寻觅到一个他梦寐以求的身影——大赛总裁判长,被誉为“中国焊接第一人”的高凤林。回想起多年前,还在校园的史帅帅就曾得知高凤林是中国焊接领域的顶尖高手。他暗暗发誓要以高凤林为榜样,力争在30岁之前成为一名高级技师。如今,他的梦想已经实现,但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他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将经验和技巧无私传授给更多新人。他相信,只有不断培养新人,才能为航天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发展。
在车间里,史帅帅经常与同事一起探讨焊接技术,分享经验心得。他鼓励同事勇于尝试新焊接方法和材料,以提高焊接效率和质量。同时,他还积极为新员工提供技能培训和指导。在他的带领下,车间的焊接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有力保障。
每当看到新人取得进步时,史帅帅都会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看到他们能够独当一面,我真的很开心。希望能够尽我所能,帮助他们成长,为航天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史帅帅说道。
立下大国工匠新目标
走下领奖台后,史帅帅首先想到了妻子,封闭集训两个半月,一次家也没回,他马上给在家待产的妻子打电话报喜。“我就知道你能行。”妻子高兴地说。第二个电话他打给了公司,公司领导首先祝贺他取得优异成绩,并称赞他为公司争得荣誉,这让他顿觉再苦再累也值得。
在夺得全国冠军后,史帅帅并没有满足,他为自己立下了新的目标——成为一名大国工匠。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史帅帅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己。他积极参与各种技术创新和研发活动,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他还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在车间里,史帅帅经常与同事一起攻克技术难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他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经常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公司接到某重点型号的钛合金发动机管路焊接任务后,责任压在史帅帅等4人肩上。这种关键材料在焊接时与空气反应的概率高达70%,会产生严重缺陷,直接影响焊接合格率,这可怎么办?“当然是用惰性气体隔绝空气,可这并不容易实现。”经过上百次试验,史帅帅和工友研发出了一种名为“精密氩气保护舱”的特种保护装置,将管材放入其中后,可在箱子两头精准控制氩气充气量和流速,全方位确保焊接在近乎完美的氩气环境中进行。焊接开始,4双专注的眼睛齐刷刷盯向焊管。当焊接好的管子从舱中取出时,那代表成功的耀眼银白色光泽让连续奋战了十几个小时的他们一扫疲惫,激动地欢呼起来。至今,这个保护舱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工具,在后续生产中一直沿用,使焊接合格率提升至98%。
面对新挑战和机遇,史帅帅充满信心和期待。“我知道成为一名大国工匠并不容易,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追求梦想,勇于挑战自己、突破自己,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史帅帅坚定地说。
本报记者 郝佳伟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