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文学书写
“十一”回故乡岚皋探亲,特意带了《魔芋姐姐》一书在身边,走亲访友吃农家乐之余,翻完了这部长篇小说。因为该书作者王晓云是岚皋人,她的这本书也是写的岚皋人、岚皋事,对于同为岚皋人也同为文学爱好者的我来说,此书是必须看的。
正如作者在该书后记中所言,这是她第一次为家乡岚皋写的一部较长的文艺作品,以此作为回报家乡的一次尝试。她现在已是中国作协会员,迄今已出版八部著作,这一部则是专为家乡岚皋而写的定制之作。
一
晓云最初主写散文,去上海后主攻小说,由短篇至长篇,都取得了成功。而给她带来更大声誉的则是她的长篇报告文学《读懂浦东》。这部作品得到了安康著名小说家李春平称赞,认为这部反映大上海浦东新区十五年开发历程的厚重之作,竟然出自一位巴山女子之手,着实令人不可思议。这部作品奠定了她在报告文学领域里的实力作家地位,也因此有了后来一部接一部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问世。
《魔芋姐姐》不是晓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她的首部长篇作品是《梅兰梅兰》。当年出版后在上海小说界曾引起较大反响,得到过陕西著名评论家李星以及众多专家好评。此小说题材也是介于巴山汉水和沿海城市之间,写了一个打工妹在一个特殊领域里人性挣扎与自我奋斗的故事。由于没有报告文学的体裁束缚,文笔上可以尽情放开,人物开掘比较深透,社会现实残酷面展示得比较彻底,因而作品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魔芋姐姐》的写作题材,在我看来其实更适合写成报告文学。对于已从容掌握报告文学写作技巧的晓云来说,这几乎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她没有选择这条路,而是决定用小说的形式来讲解秦巴山区的神秘植物——魔芋,以及由魔芋衍生出的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并借魔芋之光映照出岚皋地域之美、人性之美。这样写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避免报告文学以真人真事示人可能带来的日后不可预测之“反转”风险。二是写成小说,自由发挥空间和余地较大,作者可以将自己的人生积淀充分加以利用,读者也可以从中读到一个被完全文学化的岚皋。
二
贯穿全书的核心人物郝一冰无疑是最出彩的,是她串起整个故事、连缀起书中的众多人物。她留学海外、履职上海后再回归家乡,其眼界与格局自然与众不同,这也是她日后锚定家乡最终创业成功的能力基础。也因为她“土”“洋”兼具的身份,将处于相对封闭的岚皋与时尚大气的上海有机联系在一起。强烈的对比与反差给了游走其间的主人公一冰更多情绪表达和思想回旋的空间。因此,这个人物的设置是成功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她的定位决定了书中其他人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范围。
山南与李骄凡是拉扯一冰情感心弦的两个关键人物,也是一冰在巴山与上海两个不同时空舞台多视角、多层次展示自己的中介人物。小说的好看离不开波动的爱情,舞台的广阔可拓宽观众的视野。他们两人,一个代表振兴中的乡村新势力,一个代表前沿科技之都的新能量,因为一冰这个纽带,串联起当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新面貌、新动能、新趋势。这是此二人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也因此让《魔芋姐姐》看上去有了现代气质和蓬勃朝气。
山南的父亲和一冰的父亲是上个时代岚皋魔芋的开发者、奉献者,而山南和一冰则是魔芋事业的传承人。两位老人的出现,给小说增添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现实的厚重感,避免了文本结构的单线条和平面化。
几个其他角色,如小敏、马佳丽、刘方钊等人也各有特色。尤其对小敏的塑造,可谓神来之笔,给作品增添了喜气与活力。
三
该作品虽着眼于魔芋,却并未局限于魔芋。晓云利用小说形式,通过郝一冰这个特定人物对魔芋资源以及南宫山、千层河、巴山大草原、巴人部落等旅游资源的“串烧”式考察,将岚皋最有价值的美丽风光和人文历史一网打尽,做成“拼盘”端出来,给人的观感大不一样,不仅多彩,而且有味。作品还通过主人公一冰参与“汉水丽人”旅游形象大使才艺大赛的选拔,丰收季杨家院子魔芋宴、田湾里的南山民宿等,将汉水文化、巴文化、古稻田文化、民宿文化的来龙去脉条分缕析,将多个文化知识点巧妙地镶嵌在小说故事中,给《魔芋姐姐》赋予了深广的文化内涵,增强了作品张力。
该作品展现了时代新风,让人眼前一亮。国家“乡村振兴”口号的提出,缘于本世纪初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打工潮和乡村“空心化”,以及由此而呈现出的乡村日趋衰落状况而出台的应对之策。乡村振兴主体是农村青年,吸引农村青年回乡创业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魔芋姐姐》一书人物主体也正是这样一群有志于改变家乡面貌、渴望通过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当代知识青年。他们紧跟时代、崇尚新潮,懂得直播带货、放飞无人机,借助现代科技力量办事创业,既有展示美丽家乡的动能,也有展示自我风采的意愿。这些青年代表着岚皋的未来、乡村的未来。
有人认为该小说过于理想化,与现实并不完全相符。但我要说,这正是小说的魅力所在。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具有引领时代风潮的潜在力量。理想化的生活方式需要靠奋斗去改变,靠拼搏去实现。文学意境中的美好生活,可以是航标,指明努力方向。这或许也是《魔芋姐姐》一书不可忽视的又一价值所在。□陈益鹏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十一”回故乡岚皋探亲,特意带了《魔芋姐姐》一书在身边,走亲访友吃农家乐之余,翻完了这部长篇小说。因为该书作者王晓云是岚皋人,她的这本书也是写的岚皋人、岚皋事,对于同为岚皋人也同为文学爱好者的我来说,此书是必须看的。
正如作者在该书后记中所言,这是她第一次为家乡岚皋写的一部较长的文艺作品,以此作为回报家乡的一次尝试。她现在已是中国作协会员,迄今已出版八部著作,这一部则是专为家乡岚皋而写的定制之作。
一
晓云最初主写散文,去上海后主攻小说,由短篇至长篇,都取得了成功。而给她带来更大声誉的则是她的长篇报告文学《读懂浦东》。这部作品得到了安康著名小说家李春平称赞,认为这部反映大上海浦东新区十五年开发历程的厚重之作,竟然出自一位巴山女子之手,着实令人不可思议。这部作品奠定了她在报告文学领域里的实力作家地位,也因此有了后来一部接一部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问世。
《魔芋姐姐》不是晓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她的首部长篇作品是《梅兰梅兰》。当年出版后在上海小说界曾引起较大反响,得到过陕西著名评论家李星以及众多专家好评。此小说题材也是介于巴山汉水和沿海城市之间,写了一个打工妹在一个特殊领域里人性挣扎与自我奋斗的故事。由于没有报告文学的体裁束缚,文笔上可以尽情放开,人物开掘比较深透,社会现实残酷面展示得比较彻底,因而作品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魔芋姐姐》的写作题材,在我看来其实更适合写成报告文学。对于已从容掌握报告文学写作技巧的晓云来说,这几乎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她没有选择这条路,而是决定用小说的形式来讲解秦巴山区的神秘植物——魔芋,以及由魔芋衍生出的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并借魔芋之光映照出岚皋地域之美、人性之美。这样写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避免报告文学以真人真事示人可能带来的日后不可预测之“反转”风险。二是写成小说,自由发挥空间和余地较大,作者可以将自己的人生积淀充分加以利用,读者也可以从中读到一个被完全文学化的岚皋。
二
贯穿全书的核心人物郝一冰无疑是最出彩的,是她串起整个故事、连缀起书中的众多人物。她留学海外、履职上海后再回归家乡,其眼界与格局自然与众不同,这也是她日后锚定家乡最终创业成功的能力基础。也因为她“土”“洋”兼具的身份,将处于相对封闭的岚皋与时尚大气的上海有机联系在一起。强烈的对比与反差给了游走其间的主人公一冰更多情绪表达和思想回旋的空间。因此,这个人物的设置是成功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她的定位决定了书中其他人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范围。
山南与李骄凡是拉扯一冰情感心弦的两个关键人物,也是一冰在巴山与上海两个不同时空舞台多视角、多层次展示自己的中介人物。小说的好看离不开波动的爱情,舞台的广阔可拓宽观众的视野。他们两人,一个代表振兴中的乡村新势力,一个代表前沿科技之都的新能量,因为一冰这个纽带,串联起当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新面貌、新动能、新趋势。这是此二人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也因此让《魔芋姐姐》看上去有了现代气质和蓬勃朝气。
山南的父亲和一冰的父亲是上个时代岚皋魔芋的开发者、奉献者,而山南和一冰则是魔芋事业的传承人。两位老人的出现,给小说增添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现实的厚重感,避免了文本结构的单线条和平面化。
几个其他角色,如小敏、马佳丽、刘方钊等人也各有特色。尤其对小敏的塑造,可谓神来之笔,给作品增添了喜气与活力。
三
该作品虽着眼于魔芋,却并未局限于魔芋。晓云利用小说形式,通过郝一冰这个特定人物对魔芋资源以及南宫山、千层河、巴山大草原、巴人部落等旅游资源的“串烧”式考察,将岚皋最有价值的美丽风光和人文历史一网打尽,做成“拼盘”端出来,给人的观感大不一样,不仅多彩,而且有味。作品还通过主人公一冰参与“汉水丽人”旅游形象大使才艺大赛的选拔,丰收季杨家院子魔芋宴、田湾里的南山民宿等,将汉水文化、巴文化、古稻田文化、民宿文化的来龙去脉条分缕析,将多个文化知识点巧妙地镶嵌在小说故事中,给《魔芋姐姐》赋予了深广的文化内涵,增强了作品张力。
该作品展现了时代新风,让人眼前一亮。国家“乡村振兴”口号的提出,缘于本世纪初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打工潮和乡村“空心化”,以及由此而呈现出的乡村日趋衰落状况而出台的应对之策。乡村振兴主体是农村青年,吸引农村青年回乡创业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魔芋姐姐》一书人物主体也正是这样一群有志于改变家乡面貌、渴望通过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当代知识青年。他们紧跟时代、崇尚新潮,懂得直播带货、放飞无人机,借助现代科技力量办事创业,既有展示美丽家乡的动能,也有展示自我风采的意愿。这些青年代表着岚皋的未来、乡村的未来。
有人认为该小说过于理想化,与现实并不完全相符。但我要说,这正是小说的魅力所在。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具有引领时代风潮的潜在力量。理想化的生活方式需要靠奋斗去改变,靠拼搏去实现。文学意境中的美好生活,可以是航标,指明努力方向。这或许也是《魔芋姐姐》一书不可忽视的又一价值所在。□陈益鹏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