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874期:第01版 首版

王海荣:油田里的“草根发明家”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王海荣(左一)和工友交流。(资料图)

“设立创新工作室、开办展室一定要立足实际,突出宣传引领作用,不是装修得越豪华越好。要依托创新工作室这个平台,带领鼓舞广大职工积极投身技术创新……”

11月4日,延长石油集团公司原首席技师、大国工匠王海荣带着徒弟张永安,走进延长石油物资集团装备制造创新工作室,就工作室改进工作进行指导。

全国技术革新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今年66岁的王海荣,自1984年进入延长油田公司工作以来,荣誉收获了“一箩筐”,如今他被返聘为公司“王海荣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依然奔走在采油一线,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精绝的创新巧思,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行走的“教科书”“草根发明家”。

自学成“匠”:功夫不负有心人

“小学仅上了三年半就辍学”“文化底子弱,刚开始翻阅专业书还要抱着字典。”“改进技术革新项目12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创造经济价值1.3亿余元”……

很难想象,上述颇具反差感的标签居然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王海荣从一名小学没上完、字还没认全的“半文盲”,到创新硕果累累的技术专家,他一路攀登、过关斩将。学习,成为贯穿他职业生涯的主题词。

1984年,王海荣进入甘谷驿油矿修井队,成了一名井下修井工人。每天工作就是反复下管子、拔管子,下捞矛、提捞矛……工作简单而重复。然而,在这机械性的重复工作背后,勤学善思的王海荣琢磨出许多门道。

“当时油井打捞工具只有简单的公锥、母锥、卡簧捞筒,经常下在井里容易卡住,绞车一拔又容易扯坏。日复一日积累了上百口复杂的事故井,这些事故井成了我的心病。”王海荣回忆道。“怎样才能改进打捞工具,使其发挥实效呢?”高度的责任感和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性子,激发他钻研求学和练就一身本领的强烈愿望。

当年,王海荣一有空就抱着机械加工、修井作业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书钻研,遇到不懂的字就问上过高中的妻子,难理解的知识点就向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请教。后来,他获得了赴西安学习的机会,别人在课余三两相约逛景点、品美食,他却带着12口事故井中的疑难问题,一一向老师讨教。

“技改发明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为支撑,既然底子弱,那就从零开始一步步学。”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他不但掌握了丰富的技术理论知识,还练就了一手焊、钻、刨、磨的过硬本领。

修井“大夫”:创新发明解疑难

手到“病”除、疑难尽解,修井“大夫”王海荣的技术革新之路,从来到油田工作一年后的一份“军令状”开始。

1985年11月的一天,李家湾有一口油井油管断裂,掉在了井内,技术人员尝试多种办法都没有将断管打捞上来,在大家纷纷叹气一筹莫展之际,王海荣站了出来。“给我3天时间,我设计一个打捞工具,把落物打捞上来。”话音刚落,周围就响起一片质疑声。

“技术员都没辙,你能行吗?”“没上过几天学,来这儿才一年的学徒能设计出打捞工具吗?”“打捞10多天都没成功,3天时间怎么可能呢?”……“军令状”已立,王海荣没有在意这些质疑的声音,当晚就钻进工房,反复琢磨每一道工序和细节,画出了好几种打捞工具草图。

然而,第二天他将草图拿到机修车间,让师傅帮忙加工时,对方却看不懂他画的图。眼看事情又陷入僵局,王海荣灵机一动,回家拿了几颗土豆和萝卜,雕刻出工具的样子,让师傅照着模样加工。就这样,第三天他准时带着一个“卡瓦捞筒”来到了现场。

“其实当时到底能不能打捞上来,我心里也不是特别有底,但既然做出来了就索性拿去试一试。”20多岁的王海荣秉持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开始了自己的技术革新“首秀”。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引来了诸多工友围观,大家都等待着一个结果。不可思议的是,他仅仅用了2个小时便打捞成功,油井当天就恢复了生产。

首战告捷,给了王海荣无限希冀和信心。从那天后,他就迷上了技术革新,当年又研究出20套(件)打捞工具,把一些遗留事故井全都处理完毕。创新灵感一发不可收,40多年来,他加工改装各种工具4000余套(件),使近千口油井获得重生。

“技”海无涯:倾囊相授传帮带

新型液压油缸、多功能抽油杆打捞器……走进王海荣创新工作室,一件件凝结着创新智慧的实用工具整齐陈列在展台上。“别看这一块块不起眼的铁疙瘩,在我眼里都是宝。”王海荣拿起自己制作的“万能扳手”,轻轻摩挲着,爱不释手。

这个创新工作室,不仅展示了他工作以来的多项革新成果,为更多职工开展创新创造提供了有益参考,还承担着技术攻关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作为工作室领衔人,王海荣每月会定期组织成员开展培训,将自己一身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此外,他还经常深入基层班组讲解机械安全知识、机械原理和操作方法。

“工作室成立10年来,我一直提倡实用与实践相结合的现场教学理念,结合生产实践,把经验、做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大家讲清楚。”多年来,王海荣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

“王老师很擅长用实物工具教学,边讲边演练,这样一来,枯燥、空洞的理论就变得更容易理解。”徒弟张永安说。

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如今,王海荣培养的140多名徒弟中,有的成为省级高技能人才,有的获得省、市五一劳动奖章,有的成为三秦工匠……看着徒弟一批批成长起来,在各自岗位上绽放光彩,王海荣打心眼儿里高兴,干劲儿更足了。

“最近计划再到几个采油厂看看创新工作室的建设情况,再处理一些需要协助解决的技术难题。”王海荣戴上老花镜,翻开笔记本,细致地安排着近期行程。

记者采访王海荣的过程中,不时有电话打进,多是向他请教设备技术问题的。三言两语间,一个个难题在他的点拨中迎刃而解。

“趁现在还有精力,把这些年积攒的技术经验传给更多年轻人,让好苗子尽快成长起来,这就是当下最要紧的事。”王海荣说。

本报记者  宁黛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