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为”之态 登“有位”之台
——陕西产业工人地位提升综述
本报全媒体记者 鲜康
“能坐到国内最高等学府的教室里面学习,非常荣幸。”日前,220名来自不同领域的大国工匠培育对象来到清华大学,参加为期一年的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特殊的学习体验,让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钳工特级技师杨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首席技师杨义兴、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性能试验室高级技师田浩荣激动不已。
产业工人“上清华”,向社会传递出重视技能人才的导向和风气。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提升产业工人政治地位和社会保障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
直面产改这一时代课题,陕西工会破解发展瓶颈,完善制度、打通堵点,畅通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一项项务实举措落地落实,使三秦大地产业工人有地位、得实惠、有奔头、受尊重。
提高政治地位,让产业工人当好“主人翁”
航天科技集团四院7416厂航天发动机固体燃料药面整形组组长徐立平,30多年来专注一事,用特制刀具为火箭固体燃料药面进行“微整形”,以匠心成就非凡。如今他不仅是党的二十大代表,还是全国人大代表、大国工匠、陕西省总工会副主席(兼)。
为新业态“打工人”纾困解难;储备一支特殊、小众工种高技能人才队伍……连年来,徐立平不仅在航天事业发光发热,还不断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建言献策。
陕西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主人翁地位,在代表提名、管理岗位晋升、干部选配等方面,加大对产业工人的倾斜力度。严格落实中央关于优化代表结构、提高一线工人代表比例的要求,省委组织部印发相关意见,提升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和工会组织建设质量,且在市县乡党代会中,确保工人代表占比不低于上一届。
众多产业工人代表如徐立平、田浩荣、付浩、董宏涛等,承载着全省产业工人的期盼与重托,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察国计民生大势、谋改革发展良策。
数据见证着陕西产业工人在政治舞台上日益凸显的地位。据统计,陕西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工人6名,占代表总数的13.6%;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中工人35名,占代表总数的5.1%。陕西省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基层一线工人8名,占代表总数的12.3%。十四届省人大代表中基层一线工人32名,占代表总数的5.65%。陕西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代表中一线职工代表120名,占代表总数的18.13%;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116名,占代表总数的17.52%;先进模范人物代表160名,占代表总数的24.17%,与陕西省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相比,多类代表均有所增加。
提升经济地位,让产业工人有更多获得感
西北工业集团研究院试制分厂钳工张新停承担了我国高科技装备保障任务的高精度工装量具科研试制和生产制造任务,他带领团队研发制作出1.5万余件精巧细致的测量工具,完成工艺重点攻关项目100余项,创造直接价值2000余万元,先后获评中国兵器首席技师、全国劳动模范、党的二十大代表。
得益于西北工业集团对人才的鼓励政策,技工学校毕业的他已成了拿年薪的工人,其绩效年薪根据责任书考核兑现,上不封顶。在他看来,即使当工人也一样有奔头、有干头。
如今,西北工业集团已有20名科技人员和8名劳模工匠实行年薪制。众多像张新停一样的技能大师正迎来新机遇。
拥有9.5万名产业工人的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了打破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申请了省内首批特级技师评价试点单位,在原有体系的高级技师之上新增设特级技师,加上由省人社厅评定的首席技师,“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在该集团落地。8个岗位职级对应专业技术序列和管理序列相应岗位职级,被聘为首席技师的职工享受所属企业班子副职待遇。
陕西积极推行“新八级工”制度,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晋升空间和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同时,积极构建技能人才发展“生态链”,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政策体系,完善技能等级评价政策,建立科学评价制度,拓宽成长通道。引导企业构建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薪酬分配制度,鼓励企业给予技师等比照专业技术人员相应待遇,对领军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或给予分红、股权期权激励,特岗特酬也得以推行。
省人社厅印发贯彻落实《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精神的通知,不断提高技术工人政治、经济、社会待遇。省国资委持续指导企业落实《深化省属企业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实行薪酬与技能、技术等级挂钩机制,工资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省总工会《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实施办法(试行)》累计兑现966万元奖励补贴资金。
以待遇提升为引擎,激发技能人才创新动力,让陕西广大产业工人真切“得实惠”,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大步迈进。
提升社会地位,让产业工人更受尊重
时代赋予产业工人以重任,也将赋予产业工人以荣光。
近年来,陕西工会对劳模工匠等产业工人的尊崇与优待日益彰显。
各地相继打造劳模工匠主题公园,地铁与公交站台的巨幅海报上,劳模工匠神情专注、身影坚毅、事迹如诗,激励众人前行。
回首往昔,诸多荣耀表达了对劳模工匠及产业工人的敬重。
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陕西3名劳模家属登上国庆花车,13名劳模受邀于天安门广场观礼;2021年庆祝建党100周年,13名劳模工匠及家属代表受邀到天安门广场观礼。自2018年起,省总工会积极作为,组织劳模工匠50多批1000余人次参与重大活动。学历提升方面,省总工会携手西安交通大学开办“陕西省劳模工匠学历提升班”,至今已有27人专升本顺利毕业,15人喜获学士学位。
在创新实践上,陕西工会在全国首创“劳模证”,7500名省部级以上劳模获此证。在西安、铜川、延安等地,劳模凭此证可在机场、车站优先购票、进站,免费搭乘公交、购买电影票、美容美发亦享折扣。6500个“劳模之家”光荣牌挂在了劳模工匠家门上。给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职工发放“劳动证书”;省委人才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发放“三秦优才卡”,享受国内42个主要城市机场“一站式”登机、医疗卫生“绿色通道”、全省A级旅游景区免票等十大方面优待服务。
省委办公厅与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计划实施办法》,“三秦工匠”项目升级为“卓越技术技能人才”项目,支持经费从5万元跃升至10万元,已有40名高技能人才成功入选。
作为制造业大省和军工企业聚集地,打造一支技艺精湛、精益求精的产业工人队伍,政策支持功不可没,一份份文件的逐渐落地,尊重劳动者、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围在三秦大地蔚然成风。
历经数载砥砺深耕,陕西各级工会矢志不渝,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征途中阔步前行。三秦职工创新、创造、创业动力澎湃,在时代浪潮之中,他们以实际行动力促新质生产力加速腾飞。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鲜康
“能坐到国内最高等学府的教室里面学习,非常荣幸。”日前,220名来自不同领域的大国工匠培育对象来到清华大学,参加为期一年的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特殊的学习体验,让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钳工特级技师杨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首席技师杨义兴、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性能试验室高级技师田浩荣激动不已。
产业工人“上清华”,向社会传递出重视技能人才的导向和风气。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提升产业工人政治地位和社会保障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
直面产改这一时代课题,陕西工会破解发展瓶颈,完善制度、打通堵点,畅通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一项项务实举措落地落实,使三秦大地产业工人有地位、得实惠、有奔头、受尊重。
提高政治地位,让产业工人当好“主人翁”
航天科技集团四院7416厂航天发动机固体燃料药面整形组组长徐立平,30多年来专注一事,用特制刀具为火箭固体燃料药面进行“微整形”,以匠心成就非凡。如今他不仅是党的二十大代表,还是全国人大代表、大国工匠、陕西省总工会副主席(兼)。
为新业态“打工人”纾困解难;储备一支特殊、小众工种高技能人才队伍……连年来,徐立平不仅在航天事业发光发热,还不断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建言献策。
陕西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主人翁地位,在代表提名、管理岗位晋升、干部选配等方面,加大对产业工人的倾斜力度。严格落实中央关于优化代表结构、提高一线工人代表比例的要求,省委组织部印发相关意见,提升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和工会组织建设质量,且在市县乡党代会中,确保工人代表占比不低于上一届。
众多产业工人代表如徐立平、田浩荣、付浩、董宏涛等,承载着全省产业工人的期盼与重托,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察国计民生大势、谋改革发展良策。
数据见证着陕西产业工人在政治舞台上日益凸显的地位。据统计,陕西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工人6名,占代表总数的13.6%;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中工人35名,占代表总数的5.1%。陕西省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基层一线工人8名,占代表总数的12.3%。十四届省人大代表中基层一线工人32名,占代表总数的5.65%。陕西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代表中一线职工代表120名,占代表总数的18.13%;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116名,占代表总数的17.52%;先进模范人物代表160名,占代表总数的24.17%,与陕西省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相比,多类代表均有所增加。
提升经济地位,让产业工人有更多获得感
西北工业集团研究院试制分厂钳工张新停承担了我国高科技装备保障任务的高精度工装量具科研试制和生产制造任务,他带领团队研发制作出1.5万余件精巧细致的测量工具,完成工艺重点攻关项目100余项,创造直接价值2000余万元,先后获评中国兵器首席技师、全国劳动模范、党的二十大代表。
得益于西北工业集团对人才的鼓励政策,技工学校毕业的他已成了拿年薪的工人,其绩效年薪根据责任书考核兑现,上不封顶。在他看来,即使当工人也一样有奔头、有干头。
如今,西北工业集团已有20名科技人员和8名劳模工匠实行年薪制。众多像张新停一样的技能大师正迎来新机遇。
拥有9.5万名产业工人的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了打破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申请了省内首批特级技师评价试点单位,在原有体系的高级技师之上新增设特级技师,加上由省人社厅评定的首席技师,“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在该集团落地。8个岗位职级对应专业技术序列和管理序列相应岗位职级,被聘为首席技师的职工享受所属企业班子副职待遇。
陕西积极推行“新八级工”制度,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晋升空间和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同时,积极构建技能人才发展“生态链”,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政策体系,完善技能等级评价政策,建立科学评价制度,拓宽成长通道。引导企业构建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薪酬分配制度,鼓励企业给予技师等比照专业技术人员相应待遇,对领军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或给予分红、股权期权激励,特岗特酬也得以推行。
省人社厅印发贯彻落实《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精神的通知,不断提高技术工人政治、经济、社会待遇。省国资委持续指导企业落实《深化省属企业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实行薪酬与技能、技术等级挂钩机制,工资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省总工会《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实施办法(试行)》累计兑现966万元奖励补贴资金。
以待遇提升为引擎,激发技能人才创新动力,让陕西广大产业工人真切“得实惠”,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大步迈进。
提升社会地位,让产业工人更受尊重
时代赋予产业工人以重任,也将赋予产业工人以荣光。
近年来,陕西工会对劳模工匠等产业工人的尊崇与优待日益彰显。
各地相继打造劳模工匠主题公园,地铁与公交站台的巨幅海报上,劳模工匠神情专注、身影坚毅、事迹如诗,激励众人前行。
回首往昔,诸多荣耀表达了对劳模工匠及产业工人的敬重。
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陕西3名劳模家属登上国庆花车,13名劳模受邀于天安门广场观礼;2021年庆祝建党100周年,13名劳模工匠及家属代表受邀到天安门广场观礼。自2018年起,省总工会积极作为,组织劳模工匠50多批1000余人次参与重大活动。学历提升方面,省总工会携手西安交通大学开办“陕西省劳模工匠学历提升班”,至今已有27人专升本顺利毕业,15人喜获学士学位。
在创新实践上,陕西工会在全国首创“劳模证”,7500名省部级以上劳模获此证。在西安、铜川、延安等地,劳模凭此证可在机场、车站优先购票、进站,免费搭乘公交、购买电影票、美容美发亦享折扣。6500个“劳模之家”光荣牌挂在了劳模工匠家门上。给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职工发放“劳动证书”;省委人才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发放“三秦优才卡”,享受国内42个主要城市机场“一站式”登机、医疗卫生“绿色通道”、全省A级旅游景区免票等十大方面优待服务。
省委办公厅与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计划实施办法》,“三秦工匠”项目升级为“卓越技术技能人才”项目,支持经费从5万元跃升至10万元,已有40名高技能人才成功入选。
作为制造业大省和军工企业聚集地,打造一支技艺精湛、精益求精的产业工人队伍,政策支持功不可没,一份份文件的逐渐落地,尊重劳动者、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围在三秦大地蔚然成风。
历经数载砥砺深耕,陕西各级工会矢志不渝,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征途中阔步前行。三秦职工创新、创造、创业动力澎湃,在时代浪潮之中,他们以实际行动力促新质生产力加速腾飞。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