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数智建造3D打印创新工作室——
智启未来 “印”出风潮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
“围墙是采用参数化三维设计,3D打印出来的。”1月7日,跟随杨敏的脚步,记者看到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一公院)科技产业园围墙,由混凝土3D打印立柱组成。围墙不仅展示了工作室在3D打印技术上的深厚功底,更以“丝带”穿越高山的艺术手法,弘扬了“不怕苦、不怕死”的“两路精神”。
近日,陕西省总工会公布的2024年重点支持的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名单,“杨敏数智建造3D打印创新工作室”榜上有名。
数智赋能 加快低碳转型
在“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必然趋势。
为应对这一挑战与机遇,2017年2月,中交一公院成立了“杨敏数字化智能建造-3D打印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立足于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工程3D打印智能建造”与“结构模块化智能建造”为特色开展技术攻关。
成立之初,工作室便设立了创新目标:立足行业、支持陕西、面向全国,通过打通现代化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建造技术链关键技术环节,为推动行业技术革新与发展贡献力量。
经过不懈努力,2022年,工作室凭借在硬件设施、创新平台、人才架构及科研实力等方面的优势,荣获中交集团暨中国交建第四批示范性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
2023年,工作室更名为“杨敏数智建造3D打印创新工作室”,继续深耕数字化技术改造传统建造方式。同年12月,工作室荣获省交通运输系统职工(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
杨敏说,工作室将继续保持创新活力,引领建筑业向更加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三级联动 孵化人才队伍
作为工作室领衔人,杨敏拥有土木工程、工商管理、机器人辅助建造等多学科背景,凭借其突出的综合能力,荣获多项荣誉称号,包括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奖)、省公路学会青年科技奖及省五一巾帼标兵等。
“对于这支以90后为主体、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的技术攻关型年轻队伍,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在人才培养方面,杨敏有着独到心得:根据入职年限、专业背景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分类培养,确定发展通道。
为进一步优化团队架构,工作室创新实施了“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三级联动模式,实现了科研、开发与实操的高效协同,培养了覆盖智能建造全技术链的中青年复合型专业技术骨干。会聚了29名精英成员,其中超过七成的成员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人才梯队结构趋于完善,形成了由正高级职称专家到一线技术工人全面覆盖的层次结构。
截至目前,工作室已成功获批省交通基础设施数智建造创新团队,并培养出多名国家级和省级青年人才。
跨界合作 拓宽应用场景
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工作室通过会议交流、现场参观等形式,与行业内多家单位、专家及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合作。
近两年,工作室累计接待40余家行业相关单位、百余位各级专家领导,以及500余名行业内相关企业及技术人员,成为对外展示新科技的前沿阵地。
2021年,工作室联合14家企业及7所高等院校,共同成立了交通基础设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2022年,工作室获批陕西省工程结构3D打印产业集成和中试共享平台,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土木工程材料及理论研究发展。
2024年,工作室还作为主要核心创新团队参与由中交一公院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优势高校及四川藏高、中交二航、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等行业优势企业申报获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推动3D打印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通过搭建多类型创新平台,工作室努力为智能建造方向的科学技术研究汇聚多方力量。
“工作室将继续保持跨界合作交流,强化科技人才培养,促进产业集成和高端创新平台的规模扩大与升级,将混凝土3D打印技术转化为推动交通、城市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强大引擎。”杨敏说。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
“围墙是采用参数化三维设计,3D打印出来的。”1月7日,跟随杨敏的脚步,记者看到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一公院)科技产业园围墙,由混凝土3D打印立柱组成。围墙不仅展示了工作室在3D打印技术上的深厚功底,更以“丝带”穿越高山的艺术手法,弘扬了“不怕苦、不怕死”的“两路精神”。
近日,陕西省总工会公布的2024年重点支持的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名单,“杨敏数智建造3D打印创新工作室”榜上有名。
数智赋能 加快低碳转型
在“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必然趋势。
为应对这一挑战与机遇,2017年2月,中交一公院成立了“杨敏数字化智能建造-3D打印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立足于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工程3D打印智能建造”与“结构模块化智能建造”为特色开展技术攻关。
成立之初,工作室便设立了创新目标:立足行业、支持陕西、面向全国,通过打通现代化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建造技术链关键技术环节,为推动行业技术革新与发展贡献力量。
经过不懈努力,2022年,工作室凭借在硬件设施、创新平台、人才架构及科研实力等方面的优势,荣获中交集团暨中国交建第四批示范性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
2023年,工作室更名为“杨敏数智建造3D打印创新工作室”,继续深耕数字化技术改造传统建造方式。同年12月,工作室荣获省交通运输系统职工(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
杨敏说,工作室将继续保持创新活力,引领建筑业向更加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三级联动 孵化人才队伍
作为工作室领衔人,杨敏拥有土木工程、工商管理、机器人辅助建造等多学科背景,凭借其突出的综合能力,荣获多项荣誉称号,包括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奖)、省公路学会青年科技奖及省五一巾帼标兵等。
“对于这支以90后为主体、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的技术攻关型年轻队伍,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在人才培养方面,杨敏有着独到心得:根据入职年限、专业背景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分类培养,确定发展通道。
为进一步优化团队架构,工作室创新实施了“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三级联动模式,实现了科研、开发与实操的高效协同,培养了覆盖智能建造全技术链的中青年复合型专业技术骨干。会聚了29名精英成员,其中超过七成的成员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人才梯队结构趋于完善,形成了由正高级职称专家到一线技术工人全面覆盖的层次结构。
截至目前,工作室已成功获批省交通基础设施数智建造创新团队,并培养出多名国家级和省级青年人才。
跨界合作 拓宽应用场景
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工作室通过会议交流、现场参观等形式,与行业内多家单位、专家及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合作。
近两年,工作室累计接待40余家行业相关单位、百余位各级专家领导,以及500余名行业内相关企业及技术人员,成为对外展示新科技的前沿阵地。
2021年,工作室联合14家企业及7所高等院校,共同成立了交通基础设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2022年,工作室获批陕西省工程结构3D打印产业集成和中试共享平台,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土木工程材料及理论研究发展。
2024年,工作室还作为主要核心创新团队参与由中交一公院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优势高校及四川藏高、中交二航、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等行业优势企业申报获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推动3D打印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通过搭建多类型创新平台,工作室努力为智能建造方向的科学技术研究汇聚多方力量。
“工作室将继续保持跨界合作交流,强化科技人才培养,促进产业集成和高端创新平台的规模扩大与升级,将混凝土3D打印技术转化为推动交通、城市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强大引擎。”杨敏说。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