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943期:第02版 读书

洞见当下乡村婚姻伦理现状

——简析朱百强短篇小说《吃喜酒》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杨柳岸

进了腊月就是年。各种各样吃喜酒自然就多了,而我刚读的这篇朱百强的短篇小说《吃喜酒》(原载《佛山文艺》2024年第12期),让人提前感受到了年味。

小说前后共写了主人公王海胜的两次吃喜酒经历。两次经历都很特别。第一次是得知自己孙子刚出生的消息,吃自己孙子的出生喜宴。家里人都在省城,留守在农村家里的王海胜经不住乡亲们的鼓动,在镇子里最好的饭店摆了两桌子,自己喝醉了,醒来后埋了单,糊里糊涂花了两千多。第二次是村上老刘二女儿的大喜婚宴,王海胜只需要随个礼就能吃喜酒,乡间叫坐席。可是老王这一次却没有去吃喜酒,“心里不痛快,没脸去”。这是为什么呢?

王海胜当过村干部,乡亲们都叫他王主任,他的独生子学习优秀,考入名牌大学,后来留在省城一家外资企业任职,三十多岁了,就是不结婚。眼见其他人的孙子都会跑了,在王海胜两口子着急催婚下,儿子匆匆结了婚。儿媳怀孕后,王海胜老婆就去省城伺候儿媳怀孕生子。虽然平时两口子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只是电话联系,但可以想见,他们是让村里人羡慕的。可是风波陡起,因为孙子生病在医院要输血,才发现孙子的血型和儿子不一样,于是老婆黄梅花电话告诉王海胜,怀疑孙子不是儿子的种,儿媳给儿子戴绿帽子。于是,小两口在家里闹离婚,老两口对于这样的家庭丑闻难以接受。这对于独自生活在乡村的老王来说,真不亚于天塌了。他把自己关在屋里连续睡了三天。

所以,当村上老刘二女儿办婚礼让王海胜去吃喜酒时,这个心病让他“没脸去”。当天晚上,老刘提了酒肉来到王海胜家,喝酒谈心。老刘以自己为例现身说法,他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早已结婚成家。二女儿几年前在南方某大城市打工,未婚先育,成了一个单亲妈妈,这在乡村算是大丑闻了。而老刘说:“我羞耻得真想一头撞死南墙上,心里难受得如针扎,像一条老狗在哭,可是我看见小孙女的眼睛像夜空中的星星,就不流泪了。我想,别人爱咋说咋说吧,我装作听不见就行了,它就是一桶泔水,我也得把它喝了。”此后,老刘两口子照管孩子,二女儿去省城打工。今年春节,二女儿竟领回一个愿意倒插门的男朋友,这小伙子不嫌弃她有个私生女,这可把老两口乐坏了,热热闹闹给女儿把婚结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小说主体是写王海胜的家事,作为副线,通过老刘的叙述也写了老刘的家事。小说描写了老刘二女儿,一个乡村女性多年的打工经历,她的经历有典型性,有无数乡村外出打工女孩的影子。而老王的儿子,是一个通过刻苦学习考上大学,改变了自己阶层命运的乡村男孩子的典型。一男一女,这两个乡村出身的年轻人,在小说中都没有正面出场,但他们却是小说里的潜在主角,他们是乡村人生活的希望与未来。他们命运的改变,必然牵动着关心他们的上一辈人的心,也反映了上一辈人在乡间的生活。王海胜和老刘这两个父亲,代表了乡村里的上一代,而王海胜的儿子和老刘的二女儿,则代表了乡村的新一代。他们生活在大城市里,他们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于原先的乡村人,他们的婚恋观也必然在父辈生活的乡村引起一些波澜与冲突。

小说以喜剧方式结尾。在老刘女儿的婚宴上,虽然缺少了王海胜,但当天晚上,二人喝酒交心,倾诉各自心里的纠结。对于王海胜来说,听君一席话,至少胜吃一次喜酒。也可以说,这次二人喝酒倾谈,就是一个微型的、更有实质内容和更大象征意义的“吃喜酒”。以至于结尾以王海胜的心结得以解开而惬意地哼起秦腔而结束,以照应开头王海胜手机铃声的秦腔。秦声秦韵前后呼应,可谓结构巧妙,有轻喜剧味道。

但是小说在轻喜剧的氛围下,又不回避深厚而复杂的生活内容。这篇小说以小见大,反映的还是那些永恒的主题,诸如城乡社会,乡村年轻人的命运与前途,两代人思想观点的冲突,传统观念与现实生活新变化之间的冲突,从两个家庭洞见当下乡村社会里,年轻人的婚恋伦理道德现状。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