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958期:第04版 评论

多措并举让“家门口”就业更兴旺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时忱

近日,广州市荔湾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举办“就业帮扶真情相助”就业援助月活动,现场由工作人员解读就业补贴的相关政策,同时举办现场招聘会,进行一对一就业服务。(2月5日《中国青年报》)

安居乐业,历来是群众心中最朴素的向往。从个人维度分析,一份工作不仅是与社会的衔接,也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家庭视角观之,多一个人就业,意味着多一份收入,能够带来更高品质的生活;而站在城市发展的大局上看,乐业与安居总是相辅相成,良好的就业环境更是促进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和谐共建的关键。当前,以灵活就业人员为代表的零工群体规模庞大,零工经济新业态逐步形成。在此背景下,构建全方位就业帮扶体系,持续优化“家门口”就业环境,既是保障和增进民生福祉的现实需要,也是城市温情与人文关怀的生动体现。

如何进一步提高“家门口”就业的“能见度”,让更多劳动者拥有家门口的offer?

要精准配对。从供给端看,众多求职者怀揣着兼顾家庭与增收的美好愿景。基于此,摸清家门口的“家务事”显得尤为重要。哪些人有需要?他们都有哪些技能?可以匹配什么岗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信息,2024年,人社部门着力推进就业公共服务下沉基层,建设了一批“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政策引导之下,家门口的“用工台”已初具规模。接下来,面对零工市场不断增加的就业需求,各地各部门既要在“精”上发力,也要在“细”中琢磨。拓宽渠道、强化引导,为零工人员和企业(雇主)做好对接服务,让好政策、好服务更加贴近群众;也要向科技借力,完善就业信息库、就业服务站等用工平台建设,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契合点,实现供需双方的无缝对接。

要贴心帮扶。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一个人拥有安身立命的本领,靠自己的本事吃饭,才是就业帮扶的理想状态。现实生活中,自身技能与企业用工需求不匹配是很多劳动者面临的就业难题。针对这些问题,以广州市荔湾区提供的免费儿童辅食制作培训为例,通过非遗技能培训、新媒体营销培训等课程,为劳动者添智赋能。接下来,各地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对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的投入,通过社区培训班、青年夜校等多种形式,拓宽劳动者的技能获取通道,让他们练就强本领、硬实力,在就业市场上拥有更多选择权。

城,所以盛民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就业提质永远在路上。随着新春复岗复工的挺进,期待更多地区出新招、添新柴,多措并举,让家门口就业更兴旺、劳动者的幸福感更强。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