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破土”
翟红芳
2024年2月22日,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我种植在文字田野里的希望终于破土而出了,我的文章在《陕西工人报》发表了!
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几十年来坚持用文字记录生活。身边感动的人和事、读书观影的感悟、游历山水的见闻、对人生的思考、对教育现状的思索都倾注笔端。身边的朋友都说我的文字功底不错,鼓励多给纸媒投稿,我试着给当地几个知名报刊投稿,均石沉大海,一度丧失信心。
就在我几乎绝望时,《陕西工人报》刊登出了我的一篇文学评论《心中有光脚下有路》。看到数字报,我热泪盈眶,在文字田畴里辛苦劳作,梦想的幼苗终于破土而出。那不仅仅是一篇文章发表,更是对我写作的肯定,是我文学梦想破土而出的见证。从那以后,《陕西工人报》就成了我写作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不仅给了我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更让我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和温暖。通过陕工报的读书、百味、憩心亭等文学栏目,我阅读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也激励我不断努力,提升写作水平。从此以后,我的文章在省市各大报纸杂志陆续发表。
2024年5月,我看到《陕西工人报》组织“作风建设促新质,实干笃行谱新篇”主题征文活动,积极参与,真情撰写了《三代教书人一脉家国情》,发到征文投稿邮箱。没想到居然获得了陕西省群团系统二等奖。8月份,收到大红的获奖证书和刊登获奖的报纸,我的心情无比激动,《陕西工人报》犹如指路明灯,让我在文学道路上大步前行,信心倍增。
在我心里,《陕西工人报》是温暖的、亲切的。她不仅仅是一份报纸,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的传承。她关注着职工工作、生活和权益,用文字记录他们的奋斗故事。她没有冷漠和傲慢,对文学新人大力扶持,使他们有机会为劳动者发声。
感恩《陕西工人报》,她是我破土之缘的起点,是我文学梦想的摇篮。她让我在写作道路上不再孤单。每一次投稿,每一次发表,都让我感受到温暖和鼓励。她见证了我从青涩到成熟的蝶变,也见证了我与文字的不解之缘。我会永远珍惜这段破土之缘,继续用文字书写生活,传递温暖。感恩《陕西工人报》,她是我心中永远的灯塔,照亮我前行的方向,让我在写作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翟红芳
2024年2月22日,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我种植在文字田野里的希望终于破土而出了,我的文章在《陕西工人报》发表了!
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几十年来坚持用文字记录生活。身边感动的人和事、读书观影的感悟、游历山水的见闻、对人生的思考、对教育现状的思索都倾注笔端。身边的朋友都说我的文字功底不错,鼓励多给纸媒投稿,我试着给当地几个知名报刊投稿,均石沉大海,一度丧失信心。
就在我几乎绝望时,《陕西工人报》刊登出了我的一篇文学评论《心中有光脚下有路》。看到数字报,我热泪盈眶,在文字田畴里辛苦劳作,梦想的幼苗终于破土而出。那不仅仅是一篇文章发表,更是对我写作的肯定,是我文学梦想破土而出的见证。从那以后,《陕西工人报》就成了我写作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不仅给了我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更让我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和温暖。通过陕工报的读书、百味、憩心亭等文学栏目,我阅读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也激励我不断努力,提升写作水平。从此以后,我的文章在省市各大报纸杂志陆续发表。
2024年5月,我看到《陕西工人报》组织“作风建设促新质,实干笃行谱新篇”主题征文活动,积极参与,真情撰写了《三代教书人一脉家国情》,发到征文投稿邮箱。没想到居然获得了陕西省群团系统二等奖。8月份,收到大红的获奖证书和刊登获奖的报纸,我的心情无比激动,《陕西工人报》犹如指路明灯,让我在文学道路上大步前行,信心倍增。
在我心里,《陕西工人报》是温暖的、亲切的。她不仅仅是一份报纸,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的传承。她关注着职工工作、生活和权益,用文字记录他们的奋斗故事。她没有冷漠和傲慢,对文学新人大力扶持,使他们有机会为劳动者发声。
感恩《陕西工人报》,她是我破土之缘的起点,是我文学梦想的摇篮。她让我在写作道路上不再孤单。每一次投稿,每一次发表,都让我感受到温暖和鼓励。她见证了我从青涩到成熟的蝶变,也见证了我与文字的不解之缘。我会永远珍惜这段破土之缘,继续用文字书写生活,传递温暖。感恩《陕西工人报》,她是我心中永远的灯塔,照亮我前行的方向,让我在写作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