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心服务 幸福加码
——铜川市公积金中心优化政策不断扩大受益人群小记
李由
关于住房公积金这项福利,很多人都很熟悉,现在它变得更好用了。近年来,铜川市公积金中心不断调整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为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据统计,2024年铜川市新增缴存职工4033人,累计提取住房公积金8.01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110户,金额3.92亿元,对促进全市住房消费,乃至拉动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灵活方便——不仅“能缴”而且“好用”
“真没想到,用住房公积金组合贷款,利息能省一大笔!”张女士是一名自由职业者,不久前刚刚顺利申请了住房公积金贷款,这让她非常高兴,自己在铜川终于有个“家”了。
“有用人单位的人”才能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这是很多人对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刻板印象”,如今,这一“刻板印象”正在被打破。
不少选择灵活就业的年轻人在买房时往往会有一个困扰:他们手头不宽裕,没有固定单位,收入也不算稳定,往往无法申请住房贷款。随着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的扩大,在铜川市,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额度以及提取方式都非常灵活。灵活就业人员连续缴存满3个月,即可办理租房提取;缴存满6个月,即可申请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贷款后可使用缴存资金冲还贷款本息,减轻还款压力,让灵活就业人员不仅“能缴”而且“好用”。
随着住房公积金制度红利持续释放,受益人群不断扩大。据介绍,住房公积金的作用不仅可以用于贷款支持购房、提取可用于租房,还支持改善居住环境等。目前,铜川市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住房消费类提取包括: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偿还自住住房贷款本息;无房职工支付自住住房租金;老旧小区住宅改造;遇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销户类提取包括:离休、退休;出境定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生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
加大力度——丰富政策“工具箱”
去年以来,铜川市公积金中心在“降低缴存比例或者缓缴”“提高资金使用率”“延长贷款年限”“认贷不认房”“一人购房全家帮”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政策“工具箱”:开通组合贷款、“商转公”顺位抵押模式;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至20%,上调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至70万元,青年人等三类人群最高额度再提升至80万元。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35%和2.85%,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775%和3.325%……通过提高租房提取额度、增加提取频次、减少提取限制、扩大覆盖范围等政策组装配套、调整优化,加大住房公积金提取支持力度,让更多缴存职工通过住房公积金改善住房条件。
同时,铜川还积极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协同发展,支持异地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关中平原城市群城市中心的缴存职工与铜川市缴存职工享受同等权益。同时,还支持住房公积金亲情贷款。这不仅大大提升了公积金的使用灵活性和效率,利好房地产市场,还有助于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据统计,2024年累计办理异地贷款200笔,共计6957万元。
聚焦需求——业务更加好办易办
铜川市公积金中心聚焦缴存单位和职工业务办理多样化需求,不断拓宽线上服务渠道,缩短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时限,实现了高频业务线上查询办理,让更多职工足不出户便可体验到住房公积金业务“网上办”的便利。就在2月初,该市公积金中心正式上线贷款“不见面办理”服务并成功办结首笔业务。
从西安来铜川工作的郭先生在办理完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后高兴地说:“真是太方便了,我在铜川就能把在西安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提取出来,不光节省往返两地的路费,更节约了我的时间。”
据了解,铜川市公积金中心不断拓展数字服务维度,持续优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45项业务办理“不见面”,21项业务“跨省通办”,离柜率达到99%。主动对接支付宝、铜川智慧城市系统等第三方平台,形成9大便民办事渠道,目前,各渠道累计注册人数已达7.2万人,占正常缴存职工的99%。
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实行清单化管理,积极接入不动产登记中心信息数据实现缴存职工楼盘选房、贷款面签、抵押登记“最多跑一次”;购房提取、租房提取零材料办理;贷款撤押实现“一站式”办结,避免办事群众“折返跑”。
全面建成电子档案系统,实现电子档案多渠道收集,规范化管理,数据化应用。推进“亮码可办”直嵌核心业务系统,提高了业务办理便捷度,更好满足群众异地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依托数字化技术,完成全国小程序“个人年度账单功能上线”,为缴存职工提供更贴心服务,让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更加好办易办。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李由
关于住房公积金这项福利,很多人都很熟悉,现在它变得更好用了。近年来,铜川市公积金中心不断调整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为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据统计,2024年铜川市新增缴存职工4033人,累计提取住房公积金8.01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110户,金额3.92亿元,对促进全市住房消费,乃至拉动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灵活方便——不仅“能缴”而且“好用”
“真没想到,用住房公积金组合贷款,利息能省一大笔!”张女士是一名自由职业者,不久前刚刚顺利申请了住房公积金贷款,这让她非常高兴,自己在铜川终于有个“家”了。
“有用人单位的人”才能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这是很多人对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刻板印象”,如今,这一“刻板印象”正在被打破。
不少选择灵活就业的年轻人在买房时往往会有一个困扰:他们手头不宽裕,没有固定单位,收入也不算稳定,往往无法申请住房贷款。随着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的扩大,在铜川市,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额度以及提取方式都非常灵活。灵活就业人员连续缴存满3个月,即可办理租房提取;缴存满6个月,即可申请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贷款后可使用缴存资金冲还贷款本息,减轻还款压力,让灵活就业人员不仅“能缴”而且“好用”。
随着住房公积金制度红利持续释放,受益人群不断扩大。据介绍,住房公积金的作用不仅可以用于贷款支持购房、提取可用于租房,还支持改善居住环境等。目前,铜川市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住房消费类提取包括: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偿还自住住房贷款本息;无房职工支付自住住房租金;老旧小区住宅改造;遇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销户类提取包括:离休、退休;出境定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生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
加大力度——丰富政策“工具箱”
去年以来,铜川市公积金中心在“降低缴存比例或者缓缴”“提高资金使用率”“延长贷款年限”“认贷不认房”“一人购房全家帮”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政策“工具箱”:开通组合贷款、“商转公”顺位抵押模式;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至20%,上调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至70万元,青年人等三类人群最高额度再提升至80万元。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35%和2.85%,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775%和3.325%……通过提高租房提取额度、增加提取频次、减少提取限制、扩大覆盖范围等政策组装配套、调整优化,加大住房公积金提取支持力度,让更多缴存职工通过住房公积金改善住房条件。
同时,铜川还积极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协同发展,支持异地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关中平原城市群城市中心的缴存职工与铜川市缴存职工享受同等权益。同时,还支持住房公积金亲情贷款。这不仅大大提升了公积金的使用灵活性和效率,利好房地产市场,还有助于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据统计,2024年累计办理异地贷款200笔,共计6957万元。
聚焦需求——业务更加好办易办
铜川市公积金中心聚焦缴存单位和职工业务办理多样化需求,不断拓宽线上服务渠道,缩短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时限,实现了高频业务线上查询办理,让更多职工足不出户便可体验到住房公积金业务“网上办”的便利。就在2月初,该市公积金中心正式上线贷款“不见面办理”服务并成功办结首笔业务。
从西安来铜川工作的郭先生在办理完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后高兴地说:“真是太方便了,我在铜川就能把在西安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提取出来,不光节省往返两地的路费,更节约了我的时间。”
据了解,铜川市公积金中心不断拓展数字服务维度,持续优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45项业务办理“不见面”,21项业务“跨省通办”,离柜率达到99%。主动对接支付宝、铜川智慧城市系统等第三方平台,形成9大便民办事渠道,目前,各渠道累计注册人数已达7.2万人,占正常缴存职工的99%。
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实行清单化管理,积极接入不动产登记中心信息数据实现缴存职工楼盘选房、贷款面签、抵押登记“最多跑一次”;购房提取、租房提取零材料办理;贷款撤押实现“一站式”办结,避免办事群众“折返跑”。
全面建成电子档案系统,实现电子档案多渠道收集,规范化管理,数据化应用。推进“亮码可办”直嵌核心业务系统,提高了业务办理便捷度,更好满足群众异地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依托数字化技术,完成全国小程序“个人年度账单功能上线”,为缴存职工提供更贴心服务,让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更加好办易办。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