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从读报开始
刘文娟
一个人真正的成长,可能因为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而我却因一份报纸。
很小的时候,村里每家都有个小广播,每天定时播放。我最爱听的就是新闻和报纸摘要,虽不太理解,但每天都侧耳倾听,生怕错过播音员的每个字句,有时还学着他们的发音朗读,这也是我幼时的普通话启蒙。
后来,父亲从单位带回的旧报纸,便成为我第一个课外读物,读得最多的就是《陕西工人报》,报纸上有报道全国各地支援三线建设的、有写企业优秀员工事迹的、有聚焦单位惠民政策的、有政府帮扶企业的……我也逐渐了解到父亲作为煤矿企业机械维修工的责任与使命。这份报纸就像一位导师,带我认知世界。不认识的字,我就查字典,因此认识了好多没学过的汉字,受到老师的表扬。
我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在单位像父亲一样做优秀员工。我用笔记本摘录报纸上喜欢的片段,并与同学分享,现在发小见面也会回忆起童年的美好过往。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父亲工作过的煤城小镇,面对简陋的工作、生活环境,我没有气馁,认真工作,坚持学习。干过收煤、司磅、煤质化验,不管在什么岗位,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去单位书报架读报,读得最多的依然是《陕西工人报》,她已成为我的良师益友,让我知晓企业发展、行业动态、政策方向,学习先进典型、人物事迹。
后来,我喜欢上了文学作品,陕工报上的散文我都会细细品读,读得多了就萌生了学写的念头。记得十年前,当同事说看到我的《美丽山花矿山四季》发表在《陕西工人报》时,我激动得难以言喻,正是这篇拙作给了我坚持写作的勇气。
有了第一次的发表,我的散文《做铺路的石子》《四季山花映煤海》《重游矿山》《秋天的况味》等陆续发表,这些描写矿山变迁和过往岁月的作品,是我的成长经历,也是父辈对矿山的情感寄托,更是我与煤结缘30年的光阴故事。
长期读报的知识积淀,让我一天天成长。我也在“书香三八”活动和集团公司组织的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我会继续读报、努力工作,以文为媒,追寻那份美好与感动。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刘文娟
一个人真正的成长,可能因为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而我却因一份报纸。
很小的时候,村里每家都有个小广播,每天定时播放。我最爱听的就是新闻和报纸摘要,虽不太理解,但每天都侧耳倾听,生怕错过播音员的每个字句,有时还学着他们的发音朗读,这也是我幼时的普通话启蒙。
后来,父亲从单位带回的旧报纸,便成为我第一个课外读物,读得最多的就是《陕西工人报》,报纸上有报道全国各地支援三线建设的、有写企业优秀员工事迹的、有聚焦单位惠民政策的、有政府帮扶企业的……我也逐渐了解到父亲作为煤矿企业机械维修工的责任与使命。这份报纸就像一位导师,带我认知世界。不认识的字,我就查字典,因此认识了好多没学过的汉字,受到老师的表扬。
我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在单位像父亲一样做优秀员工。我用笔记本摘录报纸上喜欢的片段,并与同学分享,现在发小见面也会回忆起童年的美好过往。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父亲工作过的煤城小镇,面对简陋的工作、生活环境,我没有气馁,认真工作,坚持学习。干过收煤、司磅、煤质化验,不管在什么岗位,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去单位书报架读报,读得最多的依然是《陕西工人报》,她已成为我的良师益友,让我知晓企业发展、行业动态、政策方向,学习先进典型、人物事迹。
后来,我喜欢上了文学作品,陕工报上的散文我都会细细品读,读得多了就萌生了学写的念头。记得十年前,当同事说看到我的《美丽山花矿山四季》发表在《陕西工人报》时,我激动得难以言喻,正是这篇拙作给了我坚持写作的勇气。
有了第一次的发表,我的散文《做铺路的石子》《四季山花映煤海》《重游矿山》《秋天的况味》等陆续发表,这些描写矿山变迁和过往岁月的作品,是我的成长经历,也是父辈对矿山的情感寄托,更是我与煤结缘30年的光阴故事。
长期读报的知识积淀,让我一天天成长。我也在“书香三八”活动和集团公司组织的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我会继续读报、努力工作,以文为媒,追寻那份美好与感动。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