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013期:第01版 首版

帮我了却了心愿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张喜龙

说起陕工报,我并不陌生。2003年至2011年,妻子在县总工会工作期间,机关订阅有陕工报,加之她们每年都要动员基层工会和企业征订,因此我有机会经常浏览,并帮助妻子修改文稿、给陕工报投寄稿件。

2022年5月25日晚,一位朋友发来一个链接,我点开后发现是《陕西工人报》第4版刊发了我的《东汉父子宰相》。此前,《渭南日报》刊发了此文,陕工报“秦风”副刊摘编刊发。

此后,我开始关注陕工报“百味”“憩心亭”“秦风”等副刊版面,并依据副刊用稿范围和要求,尝试给各个版面投稿。没想到,先后有我写的《赈灾循吏焦云龙》《悠悠万善桥》《潼关酱笋》《黄河老腔》四篇文章被“秦风”副刊编发。

说说我对这几篇文章编发的感受吧,编辑老师很敬业、也很专业,在编发《赈灾循吏焦云龙》时还配了图,令我激动不已。《黄河老腔》篇幅较长,但编辑老师还是很认真地修改刊发。值得一提的是,这篇稿件刊发后,学习强国地方平台,渭南宣传、渭南文旅、方志潼关、潼关微视、潼关文旅等平台均予以转发,一时掀起了宣传黄河老腔的热潮,提升了这一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这样说,《陕西工人报》帮我了却了一桩心愿,助一位文字爱好者及其作品实现了应有的价值。推出我文章的编辑老师,我既没有她的手机号码,也没有她的微信。能遇上这样“唯文是用”的编辑老师,可谓三生有幸。

75年来,陕工报一路高歌,一路辉煌。如今,退休闲居在家的我,不时用手机浏览《陕西工人报》公众号及数字报,了解天下大事、时事政策和生活资讯,赏读文学作品,这已成为我自觉的生活习惯。

有你相伴,真好。衷心祝愿陕工报越办越好!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