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017期:第02版 健康

专家谈如何解锁优质睡眠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新华社记者  侠克

《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平均睡眠时长为7.06至7.18小时,睡眠困扰率为48.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困扰率逐渐上升。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正遭受失眠、多梦等问题困扰。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刘竞表示,失眠不仅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抑郁症等疾病风险。

专家建议,日常要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固定时间睡觉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尽量保持一致,争取在晚上11点前入睡,避免熬夜。要学会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温度处于15℃至20℃之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床垫和枕头,确保身体得到良好支撑。必要时使用耳塞或白噪音机,减少外界噪音影响。

睡前1小时应避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睡前可将其放在卧室外,避免干扰睡眠。如果躺在床上20至30分钟仍无法入睡,可起床做一些放松活动,感到困倦再回到床上。另外,白天不要长时间午睡,小憩不宜超过20至30分钟,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北京安定医院心理测查中心主任孟繁强说,每增加1小时屏幕使用时间,深睡眠时长便会减少10至20分钟。“蓝光不仅抑制褪黑素生成,还会改变睡眠结构,使非深睡眠阶段的快速动眼期占比异常增加,而负责记忆巩固、生长激素分泌的慢波睡眠时长被压缩。”孟繁强说,长期处于这种睡眠状态的青少年,日间注意力、记忆力均会大幅下降。

“偶尔失眠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不必过度焦虑。”刘竞说,如果长期失眠或睡眠质量差,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寻求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助眠或抗焦虑药物,但要避免长期依赖。

专家提示,应在下午和晚上避免摄入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晚餐不宜过饱,避免高脂肪和辛辣食物。睡前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比如可以采用“4-7-8呼吸法”,即吸气4秒、屏住呼吸7秒、缓慢呼气8秒,重复几次,可以缓解身心紧张。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