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打卡”宝塔山 汲取奋进的力量
——“五一”特别节目录制剪影
文/图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强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庆祝全总成立百年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25年“中国梦・劳动美”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心连心特别节目,录制工作组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以“人民工匠”许振超、大国工匠徐立平等20余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为代表的劳模群体参与拍摄工作。
“任凭时光淬炼、传承生生不息,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的响亮口号在巍巍宝塔山下回荡,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此次特别节目的录制分别在宝塔山、南泥湾工匠学院、延安大剧院等地进行实地取景拍摄,而宝塔山是此次录制节目的重点,山上山下分别设有取景场地。正如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徐立平所讲,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五一”特别节目的录制选择延安意义重大,不但体现了对我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认可,而且也是对我省工会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延安精神的赓续传承。
在南泥湾劳模工匠学院录制现场,一大早,摄制组便忙碌着布置灯光、机位,现场导演认真指挥着每个小组的拍摄关键点,每个镜头都要一帧一帧地过,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精彩瞬间。在拍摄间隙,本报全媒体记者采访到了“人民工匠”许振超。他表示:“南泥湾是中国劳模精神的发源地,能亲身感受当年南泥湾大生产时期劳模精神是如何诞生并发扬光大,心情特别激动。一直以来,劳模精神激励着广大产业工人,我们要把国家建设得越来越好,让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此次到南泥湾重温劳模精神,将对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起到重要作用。”
一天的录制工作紧凑而有序,摄制团队的专业细致和劳动模范们的默契配合,让录制工作圆满完成。
随着“五一”当晚节目的播出,延安精神这盏明灯,必将激励广大职工从党领导的百年工运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献礼环节拍摄。

全国劳模徐立平与徒弟陈江鹏。

全国劳模张连钢。

“人民工匠”许振超。

全国劳模卢鹏与父亲卢国强。

全国先进工作者马晓华与学生周钰晰。

全国劳模张如意与学生刘国辉。

全国劳模张莉与徒弟周鳞真。

全国劳模徐立平接受采访。

摄制组在宝塔山取景。

本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人民工匠”许振超。

导演与工作人员沟通。

灯光和摄影师早早准备就绪。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在延安宝塔山下参加拍摄。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文/图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强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庆祝全总成立百年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25年“中国梦・劳动美”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心连心特别节目,录制工作组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以“人民工匠”许振超、大国工匠徐立平等20余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为代表的劳模群体参与拍摄工作。
“任凭时光淬炼、传承生生不息,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的响亮口号在巍巍宝塔山下回荡,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此次特别节目的录制分别在宝塔山、南泥湾工匠学院、延安大剧院等地进行实地取景拍摄,而宝塔山是此次录制节目的重点,山上山下分别设有取景场地。正如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徐立平所讲,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五一”特别节目的录制选择延安意义重大,不但体现了对我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认可,而且也是对我省工会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延安精神的赓续传承。
在南泥湾劳模工匠学院录制现场,一大早,摄制组便忙碌着布置灯光、机位,现场导演认真指挥着每个小组的拍摄关键点,每个镜头都要一帧一帧地过,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精彩瞬间。在拍摄间隙,本报全媒体记者采访到了“人民工匠”许振超。他表示:“南泥湾是中国劳模精神的发源地,能亲身感受当年南泥湾大生产时期劳模精神是如何诞生并发扬光大,心情特别激动。一直以来,劳模精神激励着广大产业工人,我们要把国家建设得越来越好,让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此次到南泥湾重温劳模精神,将对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起到重要作用。”
一天的录制工作紧凑而有序,摄制团队的专业细致和劳动模范们的默契配合,让录制工作圆满完成。
随着“五一”当晚节目的播出,延安精神这盏明灯,必将激励广大职工从党领导的百年工运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献礼环节拍摄。
全国劳模徐立平与徒弟陈江鹏。
全国劳模张连钢。
“人民工匠”许振超。
全国劳模卢鹏与父亲卢国强。
全国先进工作者马晓华与学生周钰晰。
全国劳模张如意与学生刘国辉。
全国劳模张莉与徒弟周鳞真。
全国劳模徐立平接受采访。
摄制组在宝塔山取景。
本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人民工匠”许振超。
导演与工作人员沟通。
灯光和摄影师早早准备就绪。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在延安宝塔山下参加拍摄。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