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筑梦育桃李
——记三秦工匠、渭南技师学院实训指导教师曹西安
本报全媒体记者 王青
高大英俊,说起话来声音洪亮,这是三秦工匠、渭南技师学院实训指导教师曹西安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4月28日,在陕西宾馆,记者采访了前来参加陕西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三秦工匠表彰大会的曹西安。
趁着表彰大会彩排的间隙,曹西安的故事在记者面前徐徐展开。当年,初入教育行业的他,在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后来,他进企业艰苦磨砺后,再度回归校园推动产教融合,他所走的每一步,都镌刻着对职业教育的执着与热爱。
赛场磨砺 铸就卓越技能
2006年,曹西安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留校,成为一名专职教师。面对教学经验不足和学生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难题,他丝毫没有退缩。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专注神情和实验室中反复试验教学方法的身影,都见证着他的努力,逐渐摸索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独特教学理念。
2010年,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备赛号角吹响,曹西安全身心投入其中。实训车间内,机床轰鸣声交织着紧张的节奏。夜幕降临,车间内依旧灯火通明。“大家注意这个细节,操作手法一定要精准,偏差不能超过0.02毫米。”曹西安一边备赛一边还不忘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不断给出细致的指导。学生遇到难题时,他总与大家一起钻研、突破。
那段时间,曹西安一心备赛,却不知母亲摔伤。家人为了让他安心备赛,隐瞒了消息。如今回想起来,曹西安依旧眼眶泛红,声音哽咽:“没能照顾母亲,让她留下后遗症,是我心里永远的遗憾。”
这次大赛,他斩获河南赛区数控加工中心教师组第一名、全国决赛第十名的佳绩,荣誉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辛苦与家人的支持。
企业深耕 积累实践经验
2012年,因需要照顾父母,曹西安加入西安五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简称五砂公司),开启了长达11年的企业工作生涯。在五砂公司,他主要负责公司及外协厂家的产品工艺技术工作,并担任多家单位技术顾问等,他还多次参与航天某院专用设备的数控机床工装设计工作。
在为某军工单位设计生产大型设备的一个项目中,团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大家提出的方案都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这时,曹西安站了出来,他仔细分析图纸,冷静地说:“不妨对设备的结构进行优化,或许能找到突破口。”
他带领团队成员日夜钻研、反复试验,饿了就吃几口泡面,困了在办公室打个盹……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终于设计生产出符合要求的设备。此后,五砂公司成为军方产品供应方,业务量大幅增长。
在五砂公司,曹西安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他参与科技企业小巨人项目,为军工单位设计生产多种设备,取得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还参与“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这些成果的取得,为他后来回归教育领域积累了宝贵财富。
产教融合 培育技能人才
2022年,曹西安再度回归校园,入职渭南技师学院担任机械综合教研组组长。他深知,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推动产教融合。
在实训车间里,曹西安采用“案例驱动式”教学模式,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加工的这个零件,是企业实际生产的产品,大家要按照企业标准和流程来操作。”曹西安拿着零件图纸,认真向学生讲解。
“老师,我按照步骤做的,怎么还是不对呢?”一位学生焦急地向曹西安求助。“你看,这里的切削参数设置不准确,我们需要根据零件的材质和工艺要求重新调整。”曹西安仔细检查操作流程并耐心指导。
为助力学生接触行业前沿技术与实际生产流程,曹西安参与了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实训课程、邀请企业专家讲学等方式,搭建起学生与企业的沟通桥梁。
2023年,他指导的学生渭南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数控铣赛项一等奖;2024年,他的学生在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现代加工技术赛项获二等奖,还在渭南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数控铣赛项斩获金奖,曹西安也荣获“金奖指导老师”称号。
曹西安表示,未来,他将继续在职业教育领域深耕细作,培育出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王青
高大英俊,说起话来声音洪亮,这是三秦工匠、渭南技师学院实训指导教师曹西安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4月28日,在陕西宾馆,记者采访了前来参加陕西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三秦工匠表彰大会的曹西安。
趁着表彰大会彩排的间隙,曹西安的故事在记者面前徐徐展开。当年,初入教育行业的他,在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后来,他进企业艰苦磨砺后,再度回归校园推动产教融合,他所走的每一步,都镌刻着对职业教育的执着与热爱。
赛场磨砺 铸就卓越技能
2006年,曹西安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留校,成为一名专职教师。面对教学经验不足和学生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难题,他丝毫没有退缩。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专注神情和实验室中反复试验教学方法的身影,都见证着他的努力,逐渐摸索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独特教学理念。
2010年,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备赛号角吹响,曹西安全身心投入其中。实训车间内,机床轰鸣声交织着紧张的节奏。夜幕降临,车间内依旧灯火通明。“大家注意这个细节,操作手法一定要精准,偏差不能超过0.02毫米。”曹西安一边备赛一边还不忘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不断给出细致的指导。学生遇到难题时,他总与大家一起钻研、突破。
那段时间,曹西安一心备赛,却不知母亲摔伤。家人为了让他安心备赛,隐瞒了消息。如今回想起来,曹西安依旧眼眶泛红,声音哽咽:“没能照顾母亲,让她留下后遗症,是我心里永远的遗憾。”
这次大赛,他斩获河南赛区数控加工中心教师组第一名、全国决赛第十名的佳绩,荣誉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辛苦与家人的支持。
企业深耕 积累实践经验
2012年,因需要照顾父母,曹西安加入西安五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简称五砂公司),开启了长达11年的企业工作生涯。在五砂公司,他主要负责公司及外协厂家的产品工艺技术工作,并担任多家单位技术顾问等,他还多次参与航天某院专用设备的数控机床工装设计工作。
在为某军工单位设计生产大型设备的一个项目中,团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大家提出的方案都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这时,曹西安站了出来,他仔细分析图纸,冷静地说:“不妨对设备的结构进行优化,或许能找到突破口。”
他带领团队成员日夜钻研、反复试验,饿了就吃几口泡面,困了在办公室打个盹……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终于设计生产出符合要求的设备。此后,五砂公司成为军方产品供应方,业务量大幅增长。
在五砂公司,曹西安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他参与科技企业小巨人项目,为军工单位设计生产多种设备,取得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还参与“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这些成果的取得,为他后来回归教育领域积累了宝贵财富。
产教融合 培育技能人才
2022年,曹西安再度回归校园,入职渭南技师学院担任机械综合教研组组长。他深知,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推动产教融合。
在实训车间里,曹西安采用“案例驱动式”教学模式,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加工的这个零件,是企业实际生产的产品,大家要按照企业标准和流程来操作。”曹西安拿着零件图纸,认真向学生讲解。
“老师,我按照步骤做的,怎么还是不对呢?”一位学生焦急地向曹西安求助。“你看,这里的切削参数设置不准确,我们需要根据零件的材质和工艺要求重新调整。”曹西安仔细检查操作流程并耐心指导。
为助力学生接触行业前沿技术与实际生产流程,曹西安参与了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实训课程、邀请企业专家讲学等方式,搭建起学生与企业的沟通桥梁。
2023年,他指导的学生渭南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数控铣赛项一等奖;2024年,他的学生在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现代加工技术赛项获二等奖,还在渭南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数控铣赛项斩获金奖,曹西安也荣获“金奖指导老师”称号。
曹西安表示,未来,他将继续在职业教育领域深耕细作,培育出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