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在最前面 战斗在最险处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西安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站长助理江永木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
烈焰火海前,他逆火而行;生死救援时,他永不言弃。
他就是西安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站长助理江永木,他以“江”的勇毅,在熊熊烈火中逆向前行;以“永”的信念,用无悔坚守护佑万家安宁;以“木”的坚韧,化作守护生命的坚固屏障。
今年,是江永木投身消防救援事业的第28个年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他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不救出你们,我们绝不撤离”
2008年汶川大地震,江永木随队千里驰援北川。在曲山小学垮塌的教学楼废墟中,他和队友发现了3名被困小学生。孩子们身上压着厚重的石板砖块,头顶还悬着一根摇摇欲坠的横梁,救援难度极大。
施救紧要关头,传言县城外水库大坝即将垮塌,群众也极力劝说他们撤离。进还是退?江永木看着慌忙撤离的人群,听着废墟里孩子绝望的哭声,对着被困者喊道:“不救出你们,我们绝不撤离!”
经过5个多小时紧张救援,被埋压超50小时的张立正和另外两名小学生全部获救。
2015年5月21日傍晚,驻地一名2岁多男童掉进深60米、直径仅40厘米的深井。天降大雨,男孩生命体征逐渐减弱,家长情绪失控,救援压力巨大。
江永木协调挖掘机挖好救援副井后,立即下沉井底。因井下空间狭小、空气稀薄,每掘进一寸都异常艰难。他双手磨烂、汗水湿透衣服,终于将坠井19小时、奄奄一息的孩子抱入怀中。此次救援成功后,江永木荣立二等功,这也是他在井下救出的第28条生命。
“荣誉让我不安,我做得远远不够”
2017年12月2日,一辆满载液化石油气的槽车在汉中市宁强县翻入河中,液化气喷泄形成易爆云团。危化品事故历来是灾害处置中伤亡风险最高的类型,作为全省消防灭火尖兵,江永木主动请缨直面这个“大麻烦”。
寒冬腊月,他踏入冰冷河水靠近落水槽车,手刚触及低温泄漏罐体就被粘住。他强忍疼痛,用铲子撬开手继续抢险堵漏。由于泄漏气体压力过大,堵漏异常艰难。江永木用数十块木楔子和两管堵漏胶,一块一块封堵、一点一点粘合,与撕裂的漏口反复较量。
在冰冷的水中堵漏一个多小时后,漏口终于被堵住。此时的江永木已被河水冻得僵硬,双腿无法站稳,战友合力将他架回岸上。
2021年9月,江永木所在的特勤一站担负起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核心场馆西安奥体中心的消防安保任务。
翻阅图纸、记忆条款、现场巡查、模拟演练……这种高负荷工作状态持续了三个月。最终,江永木做到了对安保现场情况一清二楚、岗位职责脱口而出、应急处置秒级响应,成为奥体中心的“活地图”和“百事通”。
获得诸多荣誉,江永木如同消防救援队伍中的一面旗帜,是队员们努力的方向。但他却说:“荣誉有时会让我不安,因为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基层成就了我,我愿意永远扎根”
28年消防救援生涯中,江永木不挑岗位、不讲条件、不重名利、不计得失,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基层消防事业。
他不善言辞,却善于钻研。上千种特勤器材,他样样懂性能、会操作、能讲解,连续8年被总队选调担任培训教员、业务考官。
积累丰富井下救援经验后,他大胆创新,研制出井口专用三脚架、升降平台和井下救援模拟训练设施,总结出“八项步骤、六个注意”的井下救援操作规程,还练就了“倒挂金钟”的绝招,仅在井下就救出近30条生命。
当战斗员,他瞄准打赢、苦练本领,将自己锤炼得技艺精湛、全面过硬。当班长,他忠实履职、任劳任怨,带出一个个攻坚组、尖刀班。当站长助理,他坚持严管厚爱,所在特勤一站成为全省标杆。
荣誉增多、职务升高,但他从不摆老资格。无论是灭火救援、抢险救灾,还是讲解器材、带队训练,他都标准不降、热情不减,手把手教、心贴心带,成为战友们口服心服的“知心班长”。
考虑到他年龄偏大、伤病较多,组织多次想调他到机关,他每次都斩钉截铁地回绝:“是基层成就了我,我愿意永远扎根这里。”
在消防救援队伍这片责任田里,江永木如同“老黄牛”,脚踏实地、勤奋耕耘、驰而不息。他始于平凡却不止于平凡,甘于平凡却最终超越了平凡。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
烈焰火海前,他逆火而行;生死救援时,他永不言弃。
他就是西安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站长助理江永木,他以“江”的勇毅,在熊熊烈火中逆向前行;以“永”的信念,用无悔坚守护佑万家安宁;以“木”的坚韧,化作守护生命的坚固屏障。
今年,是江永木投身消防救援事业的第28个年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他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不救出你们,我们绝不撤离”
2008年汶川大地震,江永木随队千里驰援北川。在曲山小学垮塌的教学楼废墟中,他和队友发现了3名被困小学生。孩子们身上压着厚重的石板砖块,头顶还悬着一根摇摇欲坠的横梁,救援难度极大。
施救紧要关头,传言县城外水库大坝即将垮塌,群众也极力劝说他们撤离。进还是退?江永木看着慌忙撤离的人群,听着废墟里孩子绝望的哭声,对着被困者喊道:“不救出你们,我们绝不撤离!”
经过5个多小时紧张救援,被埋压超50小时的张立正和另外两名小学生全部获救。
2015年5月21日傍晚,驻地一名2岁多男童掉进深60米、直径仅40厘米的深井。天降大雨,男孩生命体征逐渐减弱,家长情绪失控,救援压力巨大。
江永木协调挖掘机挖好救援副井后,立即下沉井底。因井下空间狭小、空气稀薄,每掘进一寸都异常艰难。他双手磨烂、汗水湿透衣服,终于将坠井19小时、奄奄一息的孩子抱入怀中。此次救援成功后,江永木荣立二等功,这也是他在井下救出的第28条生命。
“荣誉让我不安,我做得远远不够”
2017年12月2日,一辆满载液化石油气的槽车在汉中市宁强县翻入河中,液化气喷泄形成易爆云团。危化品事故历来是灾害处置中伤亡风险最高的类型,作为全省消防灭火尖兵,江永木主动请缨直面这个“大麻烦”。
寒冬腊月,他踏入冰冷河水靠近落水槽车,手刚触及低温泄漏罐体就被粘住。他强忍疼痛,用铲子撬开手继续抢险堵漏。由于泄漏气体压力过大,堵漏异常艰难。江永木用数十块木楔子和两管堵漏胶,一块一块封堵、一点一点粘合,与撕裂的漏口反复较量。
在冰冷的水中堵漏一个多小时后,漏口终于被堵住。此时的江永木已被河水冻得僵硬,双腿无法站稳,战友合力将他架回岸上。
2021年9月,江永木所在的特勤一站担负起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核心场馆西安奥体中心的消防安保任务。
翻阅图纸、记忆条款、现场巡查、模拟演练……这种高负荷工作状态持续了三个月。最终,江永木做到了对安保现场情况一清二楚、岗位职责脱口而出、应急处置秒级响应,成为奥体中心的“活地图”和“百事通”。
获得诸多荣誉,江永木如同消防救援队伍中的一面旗帜,是队员们努力的方向。但他却说:“荣誉有时会让我不安,因为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基层成就了我,我愿意永远扎根”
28年消防救援生涯中,江永木不挑岗位、不讲条件、不重名利、不计得失,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基层消防事业。
他不善言辞,却善于钻研。上千种特勤器材,他样样懂性能、会操作、能讲解,连续8年被总队选调担任培训教员、业务考官。
积累丰富井下救援经验后,他大胆创新,研制出井口专用三脚架、升降平台和井下救援模拟训练设施,总结出“八项步骤、六个注意”的井下救援操作规程,还练就了“倒挂金钟”的绝招,仅在井下就救出近30条生命。
当战斗员,他瞄准打赢、苦练本领,将自己锤炼得技艺精湛、全面过硬。当班长,他忠实履职、任劳任怨,带出一个个攻坚组、尖刀班。当站长助理,他坚持严管厚爱,所在特勤一站成为全省标杆。
荣誉增多、职务升高,但他从不摆老资格。无论是灭火救援、抢险救灾,还是讲解器材、带队训练,他都标准不降、热情不减,手把手教、心贴心带,成为战友们口服心服的“知心班长”。
考虑到他年龄偏大、伤病较多,组织多次想调他到机关,他每次都斩钉截铁地回绝:“是基层成就了我,我愿意永远扎根这里。”
在消防救援队伍这片责任田里,江永木如同“老黄牛”,脚踏实地、勤奋耕耘、驰而不息。他始于平凡却不止于平凡,甘于平凡却最终超越了平凡。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