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物流枢纽配套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王青)7月2日15时10分,由中建三局承建的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空铁联运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国内首座门式墩顶双幅超宽非对称混凝土梁转体桥,在中欧班列货运北环线上空完成111度精准旋转,历时68分钟顺利实现“空中转身”,标志着这一国家级物流枢纽配套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该转体桥位于西安集结中心西侧,是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转体部分总重量达2.55万吨。双幅桥梁以“背向而转”的方式完成空中对接,超大角度非对称同步转体工艺在国内桥梁建设史上尚属首次。
施工过程面临诸多挑战。中欧班列货运北环线列车运行密度极高,平均3-5分钟一趟,施工只能在“天窗期”内进行。且桥梁与地铁10号线距离不足2米,还需避让规划中的地铁3号线及铁路预留通道。为攻克难关,项目团队联合顶尖专家开展技术攻关,创新应用可调节自落梁式转体球铰等工艺,借助BIM技术三维模拟,通过北斗定位等实现施工全程可视化。
随着转体桥成功就位,项目预计8月完工投用。建成后,通过高架桥与货运铁路的立体分离,西阎快速路通行效率预计提升30%,从西安浐灞国际港到高陵区的时间将由现在的40余分钟缩短至20分钟以内。同步建设的智慧交通系统可实时优化信号灯配时,动态分流过境货运车辆,使区域路网通行能力提升20%。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王青)7月2日15时10分,由中建三局承建的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空铁联运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国内首座门式墩顶双幅超宽非对称混凝土梁转体桥,在中欧班列货运北环线上空完成111度精准旋转,历时68分钟顺利实现“空中转身”,标志着这一国家级物流枢纽配套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该转体桥位于西安集结中心西侧,是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转体部分总重量达2.55万吨。双幅桥梁以“背向而转”的方式完成空中对接,超大角度非对称同步转体工艺在国内桥梁建设史上尚属首次。
施工过程面临诸多挑战。中欧班列货运北环线列车运行密度极高,平均3-5分钟一趟,施工只能在“天窗期”内进行。且桥梁与地铁10号线距离不足2米,还需避让规划中的地铁3号线及铁路预留通道。为攻克难关,项目团队联合顶尖专家开展技术攻关,创新应用可调节自落梁式转体球铰等工艺,借助BIM技术三维模拟,通过北斗定位等实现施工全程可视化。
随着转体桥成功就位,项目预计8月完工投用。建成后,通过高架桥与货运铁路的立体分离,西阎快速路通行效率预计提升30%,从西安浐灞国际港到高陵区的时间将由现在的40余分钟缩短至20分钟以内。同步建设的智慧交通系统可实时优化信号灯配时,动态分流过境货运车辆,使区域路网通行能力提升20%。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