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096期:第02版 读书

在阳光普照的书海中行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辛恒卫

小时候兄弟姊妹多,虽然家里很穷,一天连两顿玉米糊汤饭都没得吃,但父母不仅省吃俭用供我读书,还经常鼓励说:“娃啊,爸妈就是没念下书,所以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当农民,你一定要好好读书,把书读成了就可以把‘农皮’脱了。”那时,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成为我的读书情结。

上初中时,语文老师发现我的作文写得不错,就主动借给我一些课外书籍,《林海雪原》《西游记》《封神榜》《三国演义》等。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回到家里做完作业看,在山坡上打猪草、放羊时看……

到了高中,我不仅喜欢看课外书,还试着自己写。高二时,班上组织了一次去附近村庄义务帮生产队收大豆的学农活动,语文老师要我们以记叙文的形式,把在劳动中的所见所闻写出来。我就以《陕西日报》刊发的一篇题为《一心为公的老队长》为蓝本,结合自身的感受,一口气写成《队长脸上的汗》,这篇作文不仅被当作范文在课堂上读,还被推送到县广播站,在“山乡新貌”栏目播出。

1979年12月,我参军入伍了,在部队每月仅有八块钱的津贴,每月除用两块钱买香皂、牙膏,寄家信买邮票外,其余的攒下来,购买几本自己喜欢的书籍。读书的方式也从过去的走马观花、单纯追求故事情节发展到对作品的主题、思想、灵魂、细节和艺术的感知和领悟。

1984年退伍后参加工作,经济条件有了好转,我每个月都会拿出一部分工资来买书。同时,随着认知水平、阅历的不断提高,我开始不断练习写作,经常把广阔农村的所见所闻、新人新事写成消息、通讯等体裁的新闻报道,40年来,先后在41家报刊电台发稿3000余篇,不仅提高了写作水平,也丰富了精神生活。

通过读书,我还学会了以坚韧的精神面对困境与失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金钱与荣誉,懂得感恩,学会回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文化修养。

如今,虽然我已退休,但仍然坚持每天读一小时书,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习惯,让这种生活方式,成为晚年生命中永恒的精神寄托。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