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温暖答卷”
——陕西化建工会以扎实工作服务职工
本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刘海英
从夏日送清凉到搭建发声平台,从化解职工心结到赋能一线成长,近年来,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在公司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围绕维权服务基本职能,用真心、出实招、求实效,在企业与职工之间架起“连心桥”。
搭建平台促成长,职工争当“主人翁”
让一线职工“站C位”,是该公司工会激发队伍活力的重要抓手。多年来,公司评先树优向一线倾斜,年度“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中,一线职工占比超60%。各类经验交流会、事迹宣讲会,主角也多为一线职工。
在去年“三八春彩巾帼”主题活动上,女职工李环的发言感动全场。她用朴实的话语讲述了自己从“啥也不会”到“能独立操作仪器”的成长历程,以及平衡工作与家庭的故事。
“镜头对准职工,舞台留给职工,才能让大家觉得付出有回报、奋斗有奔头。”该公司工会主席陈哲表示,如今工地上,越来越多一线职工在工会搭建的平台展现自我、实现成长。
畅通渠道解难题,当好职工“娘家人”
“工会要助力公司中心工作,要当好职工的‘疏压阀’和‘稳压器’。”陈哲常对工会干部说,“工会工作是良心活,干多干少、干好干坏,职工心里有杆秤。”
为了让职工有地方发声、有渠道反映问题,公司工会开通“主席信箱”,并公布了工会主席的电话号码,24小时接听职工来电。“职工愿意给我打电话,一是信任,二是真有难处。”陈哲强调,“只要接到电话,无论大事小事,必须跟踪落实,给职工明确答复。”
正因为公司工会带动基层分会一起转理念、强作风、重服务,在职工眼里工会“娘家人”不仅能解决具体问题,更能“接住”大家的情绪。“把情绪在工会舒缓了,把难事在工会解决了,职工才能安心干工作,这也有助于企业安全生产。”陈哲的话道出了工会工作与企业发展的深层联系。
深耕宣传强阵地,记录职工成长路
“没想到我们也能做出受欢迎的公众号。”看着工会公众号最新文章阅读量破千,宣传干事刘洋辰成就感满满。这一切,始于2022年那场“要不要停办公众号”的讨论。
2021年12月,筹备一年的陕西化建工会公众号上线,凭借贴近职工的内容和精心排版,很快收获好评。但运营刚满一年,负责公众号的职工因工作调动离开,公众号面临停办风险。
“筹备一年、运营一年,停了太可惜。”在部门会议征求意见时,刘洋辰和贺欢主动请缨:“让我们试试,给我们一周时间学习。”接下来的7天,两人埋头苦学。一周后,她们推出第一篇独立编辑的文章,虽略显生涩,却饱含诚意。
两年来,在刘洋辰、贺欢等人的协作带动下,工会宣传团队成员分工负责各自业务领域的推文制作,团队力量不断壮大。如今,该公众号已成为展示职工风貌、传递工会声音的重要窗口。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本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刘海英
从夏日送清凉到搭建发声平台,从化解职工心结到赋能一线成长,近年来,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在公司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围绕维权服务基本职能,用真心、出实招、求实效,在企业与职工之间架起“连心桥”。
搭建平台促成长,职工争当“主人翁”
让一线职工“站C位”,是该公司工会激发队伍活力的重要抓手。多年来,公司评先树优向一线倾斜,年度“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中,一线职工占比超60%。各类经验交流会、事迹宣讲会,主角也多为一线职工。
在去年“三八春彩巾帼”主题活动上,女职工李环的发言感动全场。她用朴实的话语讲述了自己从“啥也不会”到“能独立操作仪器”的成长历程,以及平衡工作与家庭的故事。
“镜头对准职工,舞台留给职工,才能让大家觉得付出有回报、奋斗有奔头。”该公司工会主席陈哲表示,如今工地上,越来越多一线职工在工会搭建的平台展现自我、实现成长。
畅通渠道解难题,当好职工“娘家人”
“工会要助力公司中心工作,要当好职工的‘疏压阀’和‘稳压器’。”陈哲常对工会干部说,“工会工作是良心活,干多干少、干好干坏,职工心里有杆秤。”
为了让职工有地方发声、有渠道反映问题,公司工会开通“主席信箱”,并公布了工会主席的电话号码,24小时接听职工来电。“职工愿意给我打电话,一是信任,二是真有难处。”陈哲强调,“只要接到电话,无论大事小事,必须跟踪落实,给职工明确答复。”
正因为公司工会带动基层分会一起转理念、强作风、重服务,在职工眼里工会“娘家人”不仅能解决具体问题,更能“接住”大家的情绪。“把情绪在工会舒缓了,把难事在工会解决了,职工才能安心干工作,这也有助于企业安全生产。”陈哲的话道出了工会工作与企业发展的深层联系。
深耕宣传强阵地,记录职工成长路
“没想到我们也能做出受欢迎的公众号。”看着工会公众号最新文章阅读量破千,宣传干事刘洋辰成就感满满。这一切,始于2022年那场“要不要停办公众号”的讨论。
2021年12月,筹备一年的陕西化建工会公众号上线,凭借贴近职工的内容和精心排版,很快收获好评。但运营刚满一年,负责公众号的职工因工作调动离开,公众号面临停办风险。
“筹备一年、运营一年,停了太可惜。”在部门会议征求意见时,刘洋辰和贺欢主动请缨:“让我们试试,给我们一周时间学习。”接下来的7天,两人埋头苦学。一周后,她们推出第一篇独立编辑的文章,虽略显生涩,却饱含诚意。
两年来,在刘洋辰、贺欢等人的协作带动下,工会宣传团队成员分工负责各自业务领域的推文制作,团队力量不断壮大。如今,该公众号已成为展示职工风貌、传递工会声音的重要窗口。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