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107期:第03版 班组

高温下的“点灯人”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韩晶

连日来,西安持续高温,清晨的阳光已带着灼人的热度。7月13日,西安国际港站股道间的空气已微微发烫。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供电段国际港电力工区的“点灯人”们,已挎着工具包在股道间穿梭。他们必须赶在气温攀升至警戒值前,完成灯桥检修任务,为中欧班列的夜间运行守护好“眼睛”。

作为中欧班列(西安)的始发站,这里昼夜不息地吞吐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站场内4座灯桥、上千盏投光灯是保障夜间装卸作业的关键命脉。持续高温下,灯具、电缆更易出现故障,排查工作刻不容缓。“最近天热,咱们调整了作业时间,清晨傍晚赶工,避开正午高温。”工长冯杰一边仔细检查工具,一边分发藿香正气水,“安全第一,防暑措施不能少。”

9时许,作业开始。抬头望去,22米高的钢架灯桥在烈日下泛起刺眼的白光,桥体表面温度已逼近50摄氏度。冯杰率先登上扶梯,布满老茧的大手紧握梯杠向上攀爬,“这温度,隔着手套都烫得慌。抓紧时间,趁气温还没到顶,把2号灯桥的故障处理完。”他催促道。

青工张犇紧随其后。为防烫伤,他在手套里垫了毛巾,可刚碰到灯罩便猛地缩手:“好家伙,比烧热的锅盖还烫!”豆大的汗珠砸在滚烫的钢架上,瞬间蒸腾消失。“天气越来越热了,不过段里给配的防暑降温包真管用,冰袖、降温贴都有,凉白开管够,还能轮换着歇口气。”张犇边说边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26岁的侯善杰系着安全带,稳稳固定在灯桥钢架上,专注地更换着投光灯。额头的汗珠滑进眼睛,他只是使劲眨了眨,手上的活儿一刻未停。“高温天灯具容易坏,得尽快换新,晚上照明才跟得上。”安装底座、固定电源线……动作娴熟利落,旧灯拆下,新灯稳稳吊装到位。

当侯善杰拧紧最后一颗螺丝,直起身擦汗时,一列满载集装箱的中欧班列正从不远处驶过。望着班列远去的方向,他下意识摩挲着刚换好的灯罩,想起初来工区时,爬22米灯桥双腿打颤,收工时浑身酸痛,只觉这活儿又苦又险。这时,调试完设备的冯杰递来一瓶水:“歇会儿,看这班列跑得多稳当。”侯善杰接过水猛灌一口,抹把汗笑道:“师傅,灯修好了,夜里班列走起来心里才踏实。现在干这活儿,心里敞亮,再热再累也值!”

正午时分,气温飙升,作业人员按计划撤回休息室。室内凉风习习,桌上备着绿豆汤和西瓜。冯杰看着监测仪上跳升的温度:“下午等凉快些再干。高温作业,设备安全要保,大伙儿的身体更是头等大事。”

傍晚,随着最后一盏投光灯调试完毕,灯桥在暮色中亮起璀璨光芒。“点灯人”们的工装早已被汗水反复浸透又晒干,留下一道道醒目的汗渍。望着灯光下穿梭如织的中欧班列,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持续高温的考验下,西安铁路局的职工们以汗水与坚守保障设备安全,让一列列中欧班列在热浪中畅行无阻,满载着希望驶向远方。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