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主管理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
——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纪实
通讯员 陈衡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民主管理是企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更是基业长青的“叶绿素”。近年来,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工会围绕“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员工”的理念,严格依照《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持续夯实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基础,扎实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方式,将民主管理融入企业发展全过程,汇聚起推动企业发展磅礴力量。
以“公开”为沃土
让“无形权”变成“透明账”
晨曦初露,一号煤矿运输队的电子屏前已聚起下夜班的职工。司机谢维东指着密密麻麻的工资明细表问:“我和小王同班同岗,这个月工资咋差200元?”身旁的工友付昆欣凑近细看,手指一点:“瞧这儿!你漏看了上个月岗位描述大赛奖励呗,小王那次表现突出拿了满分,这钱挣得亮堂!”疑虑顿消,谢维东不好意思地笑着点头。
这份“亮堂”,源自于黄陵矿业公司精心构筑的阳光工程。近年来,该公司构建起公司、二级单位、区队、班组严密的四级责任体系,将职工最关切的12类“敏感事项”悉数纳入“阳光清单”,进行全流程公开。每日清晰公布量化劳动贡献、体现岗位价值的精细管理平台,已成为职工每日必看的“电子账本”,也让民主管理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车。
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民主管理的基石。该公司通过完善《厂务公开实施细则》《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10余项制度,实施工资分配“六公开六上墙”,形成“三会、两栏、一平台、一走访”的“3211”厂务公开模式。同时,设置线上线下意见箱,定期向职工征集意见,设立党政主要领导接待日,大力开展“民意直通车”等活动,企业的各项事务在阳光下运行,变成了透明账。
这种“较真”的公开,换来了职工的真心拥护。2024年,该公司在“三重一大”事项决策中,通过职代会提案征集及解答、网上公示、现场答疑等公开形式,让职工对重大项目知晓率达100%,支持率超过98.6%。一号煤矿荣获“陕西省总工会厂务公开职代会五星级单位”,所属7家单位先后被评为“陕煤集团工会厂务公开职代会四星级单位”。
以“参与”为雨露
从“台下看客”到“台上C位”
“因为上班不能看管放暑期的孩子,是我们最操心的事情,希望矿上能为职工解决这个难题。”在二号煤矿职代会分组讨论现场,职工代表刘鹏飞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让刘鹏飞没想到的是,工会不仅将他的提案列入“我为职工办实事”清单,还迅速组织职工代表、家属协管员、特聘教师共同商量解决办法,使职工最忧心的事情得以妥善解决。
职工代表巡视是了解民情、查摆问题、反映呼声的重要手段,监督权同样被职工牢牢攥在手中。黄陵矿业公司定期组织职工代表深入生产一线、基层区队、后勤服务等部门进行巡视检查,对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职工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通过巡视,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一批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班组长竞聘可不是走个过场,那是真刀真枪的擂台!”一号煤矿掘进三队班组长公开竞聘现场,90后技术骨干马喜慧凭借对智能化快掘设备的精湛操作和过硬技术,征服了评委和职工代表,高票当选。
像这样通过公推公选从一线脱颖而出、走上班组长及管理岗位的职工,在黄陵矿业已成潮流,其中多人荣获“煤炭行业优秀班组长”“新时代最美矿工”“三秦工匠”等荣誉。一号煤矿《构建“224”工作体系让民主之花在矿区绽放》成功入选全国总工会基层工会建设工作领域创新案例,二号煤矿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民主管理的舞台,真正让普通职工从“台下看客”站上了企业管理的“C位”。
以“同心”为根基
用民主土壤滋养企业长青
午餐时分,一号煤矿职工餐厅里香气四溢。餐厅负责人廉艳玲没急着打饭,而是举着笔记本,追着就餐职工征求意见。这场关于“舌尖味道”的民主访谈,其背后依托严苛的采购员、库管员、厨师长、伙管会代表“四人联签”食材验收制度,以及职工代表组成的“伙食管理委员会”随机抽查机制。职工的胃暖了,心也更近了。
“焦飞全票通过推荐为陕煤集团工匠。”这位一号煤矿综采一队的90后技术“大拿”,连续两年斩获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维修电工一等奖,先后获得陕西省技术能手、陕西省卓越技术技能人才、陕西好青年、新时代最美矿工等荣誉。
这场民主推荐会,是黄陵矿业公司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育人成效的生动缩影。五年来,公司9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累计攻克技术难题237项,获国家专利86项。
工作室精准对接职工技能培训需求,照亮了职工的成长之路。以工作室为依托组建名师团队,坚持课堂培训与现场实训互补,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业务咨询、座谈交流、技能实训大课堂、青年微课堂、大学生导师制、全员技能提升等活动开展技术传授、科技攻关、研发合作。近年来,170余名一线职工通过系统引导和针对性培训,实现了技能等级晋升。“李海清劳模创新工作室”“曲志欣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被授予“陕西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
从井下工作面的安全合理化建议箱,到地面食堂的菜品意见本;从职代会上的诚恳提案,到民主管理平台的建言献策;从“岗位价值电子屏”前的关注核对,到“回音壁”专栏下的心满意足……黄陵矿业公司工会以厂务公开为犁,深耕民生沃土,让民主管理之花在矿区绽放得更加绚烂。

民主荐贤能,公推公选班组长竞聘现场。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通讯员 陈衡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民主管理是企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更是基业长青的“叶绿素”。近年来,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工会围绕“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员工”的理念,严格依照《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持续夯实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基础,扎实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方式,将民主管理融入企业发展全过程,汇聚起推动企业发展磅礴力量。
以“公开”为沃土
让“无形权”变成“透明账”
晨曦初露,一号煤矿运输队的电子屏前已聚起下夜班的职工。司机谢维东指着密密麻麻的工资明细表问:“我和小王同班同岗,这个月工资咋差200元?”身旁的工友付昆欣凑近细看,手指一点:“瞧这儿!你漏看了上个月岗位描述大赛奖励呗,小王那次表现突出拿了满分,这钱挣得亮堂!”疑虑顿消,谢维东不好意思地笑着点头。
这份“亮堂”,源自于黄陵矿业公司精心构筑的阳光工程。近年来,该公司构建起公司、二级单位、区队、班组严密的四级责任体系,将职工最关切的12类“敏感事项”悉数纳入“阳光清单”,进行全流程公开。每日清晰公布量化劳动贡献、体现岗位价值的精细管理平台,已成为职工每日必看的“电子账本”,也让民主管理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车。
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民主管理的基石。该公司通过完善《厂务公开实施细则》《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10余项制度,实施工资分配“六公开六上墙”,形成“三会、两栏、一平台、一走访”的“3211”厂务公开模式。同时,设置线上线下意见箱,定期向职工征集意见,设立党政主要领导接待日,大力开展“民意直通车”等活动,企业的各项事务在阳光下运行,变成了透明账。
这种“较真”的公开,换来了职工的真心拥护。2024年,该公司在“三重一大”事项决策中,通过职代会提案征集及解答、网上公示、现场答疑等公开形式,让职工对重大项目知晓率达100%,支持率超过98.6%。一号煤矿荣获“陕西省总工会厂务公开职代会五星级单位”,所属7家单位先后被评为“陕煤集团工会厂务公开职代会四星级单位”。
以“参与”为雨露
从“台下看客”到“台上C位”
“因为上班不能看管放暑期的孩子,是我们最操心的事情,希望矿上能为职工解决这个难题。”在二号煤矿职代会分组讨论现场,职工代表刘鹏飞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让刘鹏飞没想到的是,工会不仅将他的提案列入“我为职工办实事”清单,还迅速组织职工代表、家属协管员、特聘教师共同商量解决办法,使职工最忧心的事情得以妥善解决。
职工代表巡视是了解民情、查摆问题、反映呼声的重要手段,监督权同样被职工牢牢攥在手中。黄陵矿业公司定期组织职工代表深入生产一线、基层区队、后勤服务等部门进行巡视检查,对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职工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通过巡视,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一批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班组长竞聘可不是走个过场,那是真刀真枪的擂台!”一号煤矿掘进三队班组长公开竞聘现场,90后技术骨干马喜慧凭借对智能化快掘设备的精湛操作和过硬技术,征服了评委和职工代表,高票当选。
像这样通过公推公选从一线脱颖而出、走上班组长及管理岗位的职工,在黄陵矿业已成潮流,其中多人荣获“煤炭行业优秀班组长”“新时代最美矿工”“三秦工匠”等荣誉。一号煤矿《构建“224”工作体系让民主之花在矿区绽放》成功入选全国总工会基层工会建设工作领域创新案例,二号煤矿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民主管理的舞台,真正让普通职工从“台下看客”站上了企业管理的“C位”。
以“同心”为根基
用民主土壤滋养企业长青
午餐时分,一号煤矿职工餐厅里香气四溢。餐厅负责人廉艳玲没急着打饭,而是举着笔记本,追着就餐职工征求意见。这场关于“舌尖味道”的民主访谈,其背后依托严苛的采购员、库管员、厨师长、伙管会代表“四人联签”食材验收制度,以及职工代表组成的“伙食管理委员会”随机抽查机制。职工的胃暖了,心也更近了。
“焦飞全票通过推荐为陕煤集团工匠。”这位一号煤矿综采一队的90后技术“大拿”,连续两年斩获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维修电工一等奖,先后获得陕西省技术能手、陕西省卓越技术技能人才、陕西好青年、新时代最美矿工等荣誉。
这场民主推荐会,是黄陵矿业公司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育人成效的生动缩影。五年来,公司9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累计攻克技术难题237项,获国家专利86项。
工作室精准对接职工技能培训需求,照亮了职工的成长之路。以工作室为依托组建名师团队,坚持课堂培训与现场实训互补,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业务咨询、座谈交流、技能实训大课堂、青年微课堂、大学生导师制、全员技能提升等活动开展技术传授、科技攻关、研发合作。近年来,170余名一线职工通过系统引导和针对性培训,实现了技能等级晋升。“李海清劳模创新工作室”“曲志欣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被授予“陕西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
从井下工作面的安全合理化建议箱,到地面食堂的菜品意见本;从职代会上的诚恳提案,到民主管理平台的建言献策;从“岗位价值电子屏”前的关注核对,到“回音壁”专栏下的心满意足……黄陵矿业公司工会以厂务公开为犁,深耕民生沃土,让民主管理之花在矿区绽放得更加绚烂。
民主荐贤能,公推公选班组长竞聘现场。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