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113期:第01版 首版

全国劳动模范王荣荣的成长轨迹与安康市总工会劳模培育体系紧密交织——

匠心育才 劳模领航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通讯员  吴苏

7月18日,安康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会议室内座无虚席,150余名卫生健康系统干部职工的掌声如潮水般涌向讲台中央的王荣荣。

在这场由市总工会主办的母婴护理赋能行动推进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赵立根将“母婴保健服务队”旗帜交到王荣荣手中,副市长杨首艳为“王荣荣最美职工工作室”授牌,市卫健委主任王黎为她颁发特邀宣讲员聘书。一个以劳模精神为核心的“四个一”工程正式启航,一位劳模引领、一支团队支持、一项产业增收、一个群体就业。

王荣荣人生的前三十年,历经无数风雨寒凉。初中辍学后,她在餐馆洗过堆积如山的碗盘,在夜市地摊守候过零星的顾客。2014年,丈夫因病离世,留下年仅3岁的儿子和40万元的债务。月光下,望着熟睡的孩子,王荣荣夜不能寐……

2018年,市总工会联合人社部门开展的免费家政培训像一束光照进她的生活。为掌握育婴技能,她将枕头当作婴儿,定好每两小时一次的闹钟,在万籁俱寂的深夜反复练习喂奶、拍嗝、换尿布,手指关节红肿仍不停歇。

初入行时,客户因她年轻频频摇头,她以破釜沉舟的承诺打开局面,“给我三天免费试用期,不满意分文不取。”

2020年,王荣荣迎来了人生的新机遇,在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她从市级比拼到省级选拔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家政项目金牌,这是陕西省在该领域“零的突破”。

拿下这个颇具分量的金牌后,有北京企业向她递来月薪3万元的橄榄枝,可王荣荣却选择回到安康。“国家的扶贫政策改变了我,我要帮更多姐妹站起来。”

从金牌家政到全国技术能手,王荣荣的身份虽有转变,但渴望帮助更多人的初心却始终如一。她从幕后的家政工作者走向台前,转型为培训讲师。

针对山区妇女的需求,她开创“田间课堂”……短短数年间,8000余名学员在她的课堂里得以蜕变,其中205名脱贫户掌握了育婴师、保洁员技能。一位曾连清洁工具都不认识的农村妇女,如今已成月入过万的金牌家政员。

2024年9月,王荣荣又踏上援藏征程。在海拔4500米的阿里,缺氧让她浑身浮肿,她仍倔强地跪坐在毡房示范婴儿护理动作,帮助藏族同胞创办阿里首家家政公司……当地群众为她献上洁白的哈达时,她忍不住泪洒高原。

细数王荣荣的成长轨迹,与安康市总工会的劳模培育体系紧密交织。自2020年起,全市各级工会持续开展“劳模助脱贫”行动,组织87名劳模专家深入村镇;2024年创建劳模工匠学院,为三大千亿产业集群锻造人才;今年更是系统性构建一个先进劳模引领、一个专家团队支持、一个产业兴旺发展、一个群体就业增收的“四个一”赋能模式。

此次母婴护理推进会上,市妇幼保健院与她签订合作协议,智能实训基地正式运行,专家团队接过旗帜,劳模个体的星光终成照亮行业的火炬。“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王荣荣宣讲尾声的这句话,在会场久久回荡。此刻她不仅是荣誉加身的全国劳模,更是安康市总工会十年育才工程的缩影。

从汉江畔那个用枕头苦练育婴技能的单亲母亲,到雪域高原点燃技能之火的援藏讲师,再到如今引领母婴护理产业升级的“最美职工”,王荣荣的成长离不开国家政策的雨露滴灌。如今,“安康家政嫂”品牌已随她的足迹从秦巴腹地走向全国,那些被她改变命运的群体,正成为新时代劳模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王荣荣的故事,是安康市总工会精心培育并成功实践“劳模价值转化工程”的璀璨结晶。近年来,安康市总工会以劳模精神为引擎,通过系统性培育、搭建赋能平台、深化产业链接,不仅点亮了万千普通劳动者的人生梦想,更成功将个体的奋斗微光汇聚成照亮行业的熊熊火炬。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