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写咱工人的报”
王琴
爷爷是洋县水泥厂的老工人,家里当年最多的就是报纸。从我记事起,爷爷屋里木箱子、床底下到处都摞着报纸,最整齐的那一摞,永远是《陕西工人报》。
那时候,爷爷一个月才回一次家,每次从厂里回来都带份《陕西工人报》。他只有小学文化,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翻出压箱底的旧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查。奶奶会用旧报纸剪鞋样,但爷爷总把报纸收起来:“这是写咱工人的报,留着有用呢。”我总看见他戴着老花镜,坐在院子里读报。阳光把他后背晒得发烫,他也不挪地方,就那么专注地看着。有时候读到新鲜事,他会拉着我念叨半天,讲他们当年怎么干活、怎么和工友较劲。
爷爷退休后,身体越来越差,每次我把报纸递给他时,他布满老茧的手都会紧紧攥着,脸上的皱纹笑开了花,就像年轻时刚从厂里领回奖状似的。再后来,他眼睛看不清了,我就坐在他身边帮忙读报。听到有意思的新闻,他还会拍着腿说:“现在发展真快,我们当年要是有这个技术就好了!你们真是生活在一个好时代啊!”
2023年,爷爷走了,整理他屋子时,那摞《陕西工人报》还整齐码放在箱子里。2024年,我参加工作后,在单位报刊架上又看到了熟悉的《陕西工人报》。起初,我不过是循着对爷爷的思念浏览,直到某天,一则关于一线工人攻克技术难题的报道映入眼帘,那些反复试验的艰辛、成功时的雀跃,字里行间满是汗水与坚持。我忽然想起爷爷在世时布满老茧的手掌,想起他总说“工人干活儿就得踏实”。
这一刻,我才真正明白,当我穿上工装,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报纸里描绘的奋斗者,终于读懂爷爷为什么总说“这是写咱工人的报”。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王琴
爷爷是洋县水泥厂的老工人,家里当年最多的就是报纸。从我记事起,爷爷屋里木箱子、床底下到处都摞着报纸,最整齐的那一摞,永远是《陕西工人报》。
那时候,爷爷一个月才回一次家,每次从厂里回来都带份《陕西工人报》。他只有小学文化,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翻出压箱底的旧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查。奶奶会用旧报纸剪鞋样,但爷爷总把报纸收起来:“这是写咱工人的报,留着有用呢。”我总看见他戴着老花镜,坐在院子里读报。阳光把他后背晒得发烫,他也不挪地方,就那么专注地看着。有时候读到新鲜事,他会拉着我念叨半天,讲他们当年怎么干活、怎么和工友较劲。
爷爷退休后,身体越来越差,每次我把报纸递给他时,他布满老茧的手都会紧紧攥着,脸上的皱纹笑开了花,就像年轻时刚从厂里领回奖状似的。再后来,他眼睛看不清了,我就坐在他身边帮忙读报。听到有意思的新闻,他还会拍着腿说:“现在发展真快,我们当年要是有这个技术就好了!你们真是生活在一个好时代啊!”
2023年,爷爷走了,整理他屋子时,那摞《陕西工人报》还整齐码放在箱子里。2024年,我参加工作后,在单位报刊架上又看到了熟悉的《陕西工人报》。起初,我不过是循着对爷爷的思念浏览,直到某天,一则关于一线工人攻克技术难题的报道映入眼帘,那些反复试验的艰辛、成功时的雀跃,字里行间满是汗水与坚持。我忽然想起爷爷在世时布满老茧的手掌,想起他总说“工人干活儿就得踏实”。
这一刻,我才真正明白,当我穿上工装,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报纸里描绘的奋斗者,终于读懂爷爷为什么总说“这是写咱工人的报”。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