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126期:第03版 劳权

19名农民工15万余元欠薪全部到账

关键字:全部,万余,农民工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通讯员  唐玉洁)“钱到账了!感谢你们的帮助!”近日,随着151800元欠薪成功汇入19名农民工的银行账户,困扰他们数月的难题终于得以解决。短短20天的时间,西安市碑林区法律援助中心依法护航,让农民工的“忧薪”之路变成了安心归途。

事件要从去年年中说起。甲公司将办公场地翻修工程分包给乙公司,19名农民工受雇于乙公司承担了具体装修工作。完工后,甲公司未能与乙公司结清工程款项,导致19名农民工一直从乙公司拿不到应得的15万余元劳动报酬。

“我们不懂法律程序,只知道活干完了该拿工资,可公司一直拖着不给,协商几次都没有用,我们不知道该咋办了!”屡次讨薪受拒的农民工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带着最后的希望走进了碑林区法律援助中心。

碑林区法律援助中心立即启动了农民工讨薪专项机制,为他们开通“绿色通道”,指派经验丰富的劳动争议领域律师薛猛承办此案。薛猛在接受指派后,一方面指导农民工整理考勤记录、工资欠条等关键证据,形成完整证据链;另一方面主动对接碑林区人民法院,向法院阐明案件紧迫性,说明农民工薪资关乎家庭生计,需要快速处理、及时结案。

经反复协商,甲公司表示愿意将工程款直接支付给农民工,不通过乙公司中转,但是由于甲公司未直接与农民工对接过,无法核实每位工人的具体工资明细,同时也顾虑直接支付可能引发的财务流程和法律风险,导致方案一度难以落实。

关键时刻,薛猛与碑林区人民法院创新性地提出三方共同参与,达成司法确认调解方案的路径。法院主持调解,法援律师作为农民工的法定代理人,凭借清晰的工资清单依法据理力争,耐心向甲公司解答疑虑,最终促成甲、乙公司及农民工三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及时将151800元的欠薪打到了19名农民工账户里。

“农民工群体讨薪往往难在证据零散、对程序不熟,而企业也有自己的顾虑,这就需要我们既当‘法律参谋’,又做‘沟通桥梁’。”薛猛说,这起案件充分证明了前端化解、多方协作机制在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上的高效性和必要性,作为法援律师,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职责所在,也是价值体现。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