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143期:第01版 首版

“知”味十足的“精神夜宵”

——咸阳市职工夜校重塑职工业余生活图景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

“下班后能在工会夜校练书法、跳民族舞,这‘八小时外’的生活充实又暖心!”8月20日,咸阳彩虹集团职工王女士说起在秦都区总工会职工夜校结业展上展出的书法作品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咸阳市总工会以职工需求为导向,精心打造职工夜校这一文化惠民品牌,从最初的筹备到如今的“一课难求”,从单一课程到多元供给,职工夜校已成为点亮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暖心灯塔”,更成为工会组织延伸服务触角、赋能职工成长的生动实践。

从“忐忑筹备”到“一课难求”

2023年3月,当咸阳市工人文化宫筹备职工夜校时,夜校负责人心里满是忐忑:“职工白天工作繁忙,晚上真愿意来上课吗?”

然而,课程表一经公布,报名热线就被打爆,尤其是书法课,短短几天报名人数就突破预期上限,最终达到180人,远超最初设想规模。为保证教学质量,工作人员紧急联系三位经验丰富的书法老师,分批次开展教学,从执笔姿势到基本笔画,耐心细致指导,让每一位学员都收获满满。

同样的火爆场景也出现在瑜伽课堂。起初仅计划开设1个瑜伽班,每周一次课,但报名通道开启后,咨询电话接连不断,报名人数急剧增加。

见此情景,咸阳市工人文化宫迅速调整计划,最终开设5个瑜伽班,从周一到周五晚上依次开课,每晚教室都满员开课。“练瑜伽不仅练好了身体,更放松了心情,现在每周不来上课都觉得少点什么。”学员李女士的话道出了许多职工的心声。

从书法班的笔墨飘香到瑜伽班的活力舒展,职工夜校的火爆并非偶然。数据显示,仅秦都区总工会职工艺术培训中心自2022年起累计开展培训230余场次,参与职工达500余人。这组数据背后,是广大职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向往,更是工会组织精准对接需求的有力证明。

从多元课程到扩容升级

走进咸阳市职工夜校的课堂,处处是浓厚的学习氛围。书法教室里,学员凝神静气临摹名家字帖,墨香袅袅中,隶书的古朴、楷书的端庄、行书的灵动在笔尖流淌;国画课上,老师手把手指导运笔用墨,学员笔下的花鸟鱼虫、山水风光渐显神韵,满室丹青溢彩。

“以前总觉得书画高深莫测,没想到在夜校学习后,提笔写字有模有样了。”学员张伟展示着自己的习作难掩兴奋之情。

民族舞蹈教室里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伴随着悠扬的乐曲,学员从基础的压腿、下腰练起,到完整的舞蹈编排,一招一式认真揣摩。老师逐个纠正动作细节,学员相互鼓励打气,教室时常响起欢快的笑声。“从肢体僵硬到能完整跳完一支舞,我不仅学会了技能,更收获了快乐和自信。”在民族舞培训班结业课上,学员刘女士的分享引发阵阵掌声。

为满足职工多样化需求,职工夜校课程不断“扩容升级”。从2022年的书法、国画,到2024年新增民族舞蹈,课程设置始终紧跟职工呼声。三年来,职工夜校累计培养书画爱好者260余人,舞蹈爱好者300余人,各类课程好评率达98%以上。

从“文化惠民”到“精神赋能”

职工夜校的蓬勃发展,是咸阳市总工会深耕职工文化建设的缩影。近年来,咸阳市总工会坚持“职工文化精品化,精品文化群众化”理念,以市工人文化宫为基地,打造出咸阳职工美术馆、《职工文艺》期刊、职工文化艺术创作创新工作室等5个“工”字文化招牌,构建起全方位的职工文化服务体系。

职工夜校始终与其他文化阵地联动发力。优秀学员作品会在职工美术馆展出,有潜力的创作者被吸纳进创新工作室,优秀习作和感悟可在《职工文艺》刊发,形成“学习——实践——展示——提升”的良性循环。

今后,咸阳市总工会将继续优化夜校课程设置,计划新增诗词创作、围棋等项目,同时升级职工培训中心、文化大讲堂等空间,让服务更精准、更贴心。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