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150期:第03版 企业

航天四院中天火箭人影产品完成生产数智化转型

打造“绿色工厂”新范式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韩晶

机械手臂精准抓取零部件,自动化产线流水作业不停歇,工人在总控室通过电脑屏幕监控生产全流程……8月26日,记者走进航天科技四院中天火箭公司(以下简称中天火箭)人影产品生产基地,看到了一幅充满科技感的智能化生产图景,颠覆了记者对火化工产品传统生产模式的认知。

作为一家专注人影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中天火箭突破民爆行业严苛标准限制,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逐步建成智能化、柔性化生产体系,不仅让生产更加高效安全,也树立起业内“绿色工厂”新标杆。

人影产品作为特殊火化工产品,生产过程涉及含能药剂与危险品操作。在民爆行业安全标准的严格要求下,自动化、信息化改造一直是行业难题,目前多数企业仍采用手工生产模式。

“没有现成的经验,就自己创造经验。”中天火箭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打破这一困境,公司从高风险、高难度的关键工序入手,开启了数字化转型的“破冰之旅”。

发动机点火器是人影火箭发射的核心部件,其黑火药称量、装药工序曾需工人手工操作。工人每天与易燃易爆的黑火药“零距离”接触,安全风险极高。针对这一痛点,中天火箭决定将该工序作为自动化改造的首个试点。

由于改造需要的是符合危险品操作要求的“非标”设备,当时多数制造厂商缺乏相关加工经验。中天火箭团队历时数月调研,筛选出一家兼具精密机械结构设计能力与危险品处置经验的合作厂商。随后派驻技术人员全程驻厂,参与设备调试与改进,先后攻克了药剂精准计量、设备防爆密封等多项技术难题,最终成功研制出自动化称装药设备。

这套设备投用后,中天火箭将原本的人工操作全部替换成了电脑程序控制,实现人机物理隔离,消除了黑火药手工操作的安全隐患。生产数据显示,该工序的生产周期直接缩短50%,将生产效率提升40%,同时减少多名操作工人,中天火箭数字化转型迈出“从零到一”的关键一步。

有了首次改造的成功经验,中天火箭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将自动化改造模式快速复制到其他生产环节。装填发动机自动旋合设备、焰剂自动压药设备、伞舱压装设备等相继投入使用,一个个单独工序的智能化升级,逐步织密人影产品生产的“数字化网络”。

随着市场需求增长,中天火箭人影火箭产能先后扩至年产6万发、8万发,最终达到10万发,产能提升的同时,生产安全、效率与质量能否同步跟上,成为新的挑战。

2022年,中天火箭启动总装自动化生产线建设。

这条生产线涵盖数十个操作环节,设备集成难度大,还需适配多型号产品的生产。技术团队连续数月加班加点,反复优化流水线结构参数,对火箭弹结构进行适应性改进,成功攻克自动电路检测、多弹型快速旋合等关键技术瓶颈,确保生产线如期投产。该生产线实现人影火箭总装全流程计算机集中控制,可根据订单需求灵活切换产品型号,实现柔性化生产,大幅提升了增雨防雹火箭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如今走进生产车间,喷漆、装箱、打包“一条龙”生产线的高效运转已成常态:人影火箭在“旋转木马”式喷涂设备上匀速转动,均匀完成上色;随后被输送至自动打包机,设备快速弹出扎带完成封装;最后由机械臂精准抓取,整齐码放至指定区域。

至此,工人戴着防毒面罩手动喷涂、费劲搬抬重物的场景,已彻底成为历史。

2025年,中天火箭再添新动能,焰剂自动压药生产线与焰条自动化总装生产线先后上线。这两条生产线实现核心工序全自动化,工人只需在总控室通过操作界面输入生产指令,即可完成焰剂配制、压制成型及焰条组装的全流程,人影产品生产智能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数字化转型不仅覆盖生产环节,更延伸至企业全业务链条。中天火箭搭建的智能化仓储、发货与销售系统,结合ERP管理系统,打破了各部门数据壁垒,消除了“数据孤岛”,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一站式”全流程管理;子公司超码科技的“黑灯工厂”建设也取得突破,部分工段实现24小时无人化生产,数字化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

中天火箭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数智化转型,以数字化技术撬动科研生产模式重构与核心能力重塑,通过推进在线协同数字化科研生产体系建设、完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深挖数据资源价值,深度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科研生产智能转型与经营管理智能赋能,为打造高质量上市公司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动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