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194期:第04版 观察读书

一代敬业的文学编辑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偶然在朋友圈看到《山花》老主编何锐先生去世的消息,突然想起了当年《山花》最红火的年代,被称为文学期刊中的“小五朵金花”,我也曾经给这个杂志投过稿,文稿是直接寄给主编何锐的,过了一阵子我收到了何锐先生的退稿信,他的字写得清秀俊美,可惜这封信找不到了。

我还是个二十来岁的小青年,在中学当语文老师,很冒昧地把文稿直接寄给最红火的期刊主编(不知道他每天会收到多少这样的来稿)——这封亲笔写下的回信,让我非常感动,发表不发表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本身是一种鼓舞。

我从来没见过何锐先生,也再没有联系过,但仿佛他身上带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令我至今感觉崇敬——的确如此,这是一个过去了的时代的纯正文学情怀,通过这些文学期刊的主编,散发出来,如同一缕穿透时间雾霭的亮光,让人感觉到一种英姿勃发的气息。

为此,我要遥遥地向先生鞠一躬,代表我对一个时代的庄重敬意!

我读大学三年级的时候,班上有个愣头青同学,写了一篇文章,寄给《人民日报》副刊的主编袁鹰先生。过了几周,他竟然收到了袁鹰先生的回信——信是用毛笔写在信笺上的,这同学兴高采烈地把信拿出来给大家看。

我们都知道袁鹰先生,当然不是因为他当着《人民日报》的副刊主编,而是因为我们初中时代就在语文课本上读过他的《井岗翠竹》——在那个年代,这算是比较优秀的文章了,虽然它可能带着时代的印记。像这样大名鼎鼎的人,竟然能给一个写作还在起步阶段的大学生亲笔回信,这是怎样的一种敬业和亲和!我因此对这些老作家、老编辑带着亲切感和天然的敬重。

在我读高中的时代,我班上一位同学写了一篇小说,他工工整整地抄写在方格稿纸上,把文稿寄给我们地区的文学杂志《衮雪》,竟然收到了杂志主编的亲笔回信——这也是我现在担任主编的杂志的创始人和首任主编华彧先生。

这只是一本地区级的内刊,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文学复兴大潮中创办的,它却是和当年纯正的文学风气同步成长的。大概在1997年左右,我在中学当教师,我的一篇小说《玻璃店》在《小说选刊》转载,这本杂志的第二任主编王蓬先生看到了,给我写来一封信,也是用软毛笔写在宣纸信笺上的,在信的抬头称我“小村先生”——我当时29岁,和他相差一代人的年龄,这封信令我异常感动。

2002年王蓬先生经过多方协调,把我调进了市文联,担任了这本杂志的编辑部主任,后来他干脆提议我担任这本杂志的执行主编,算是实际上的第三任主编。我一直想着他们这一代文学人,不论当作家还是当编辑,都有着一份坦诚与执着、热爱与敬畏,这变成了一种敬业精神,也许这就是过去那三十年文学充满生机活力的主要内因吧。

我当杂志编辑的第一个月,就通过电话跟全市许多作者联系,和他们谈他们的来稿,和他们商量修改……直到现在,我也经常通过微信,和那些可能在大山里某个小学当教师的作者联系,谈谈他们的文字,说说文学的事情。我觉得哪怕继续一点点过去那一代人的精神,也算尽了一个文学编辑的本分。

在我大学时代,痴迷于写诗。我经常投稿的是《飞天》杂志,它有一个金牌栏目“大学生诗苑”——据说后来三十年在诗坛上混的人,几乎都曾经在这个栏目上发表过作品。很有幸,我的投稿遇到了诗人李老乡先生,他主编这个栏目。在我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终于如愿以偿,在这个栏目发表了一组诗歌,占了它的头条。去年听到李老乡先生去世的消息,我十分难过,就仿佛那个时代的精神随着他们一去不复返了。

至今我和很多编发过我作品的杂志编辑都没见过面,有的保持着联系,有的甚至连通讯方式都不知道。他们大部分都已经退休,一些已经离世。有一次我写了三篇小说,修改定稿之后就随手寄给《解放军文艺》的主编刘立云先生,我当时是一位中学教师,知道这本杂志多发表军内作者的作品,文稿寄出去就没再管。过了几个月,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在杂志上看到我的小说。过了二十年,杂志主编立云先生已经退休了,他到汉中来,我才见到他:一起喝茶的时候,我敬他一杯茶,实际上是对一个逝去的时代和逐渐远去的精神表达深深的敬意。□丁小村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