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上华山
《华山志》大事记记载:1936年10月24日至26日,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游览华山。张学良、杨虎城、邵力子、钱宗泽、冯钦哉、彭昭贤等人作陪。在苍龙岭、南峰、北峰等处留影,蒋介石题“金天宫”。张学良作《咏华山》七绝一首。
1936年10月24日,也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前50天,为了解决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剿共不力”的问题,蒋介石在调嫡系部队至豫陕边境的同时,亲临西安督战。为掩人耳目,蒋以庆贺五十岁生日为名,在重阳节携夫人宋美龄,率张学良、杨虎城、邵力子等军政大员来到华山登高望远。蒋委员长登华山,在华山脚下是极具轰动性的大事,奇闻轶事,广为流传。
坐着滑竿上山
上华山的路险而且长,一路上要经过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苍龙岭等好多个险段,全长十二三公里,一般人走上去,少说也得大半天,累得骨头像散了架子一样,谁敢让大名鼎鼎的委员长吃这种苦?地方官员一合计,决定雇滑竿把委员长抬上去。
抬委员长的轿夫一定要可靠。地方官员又是调查摸底,又是审查筛选,忙了好半天,总算挑选了十几个年青力壮、社会关系清白、人又老实本分的村民。人挑好了,滑竿的质量又成了关注的重点,官员们细心查看每副滑竿的每一个部件,而后又让几个体重超大的官员躺上去反复试验,直到感觉十分满意了这才放下心来。
到了北峰云台宫前,早有住持道士和地方官员迎候在那里。蒋介石一下滑竿,便招呼各位大员给轿夫发“赏钱”,张学良、杨虎城等分别掏出银元赏了各自的轿夫,唯独蒋委员长只顾提醒别人,恰恰疏忽了自己。那两位村民有心想要,既怕扫了委员长的兴,又怕得罪地方官员,又寄希望于委员长一会儿能想起来。正纠结着,上头忽然传下话来:“峰上路不好走,滑竿就不上去了,一律到青柯坪等候。”后来两人始终没有等来委员长的赏钱。若干年后,这两个轿夫中的一个临咽气前还惦记着那件事:“我一辈子只有一件遗憾事,就是那年抬委员长上华山没给赏钱。”对于平头百姓而言,能得到“皇上”的赏钱,那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和福分,与莫大的荣耀和福分失之交臂,自然是终生的遗憾。
北峰教训张学良
蒋介石一行在云台宫休息后,便到北峰石牌坊附近游览。当走到一处距悬崖两三步远的地方时,蒋介石让站在身旁的张学良往前走一步,张学良走了一步,蒋介石又让张学良往前走一步,张学良又走了一步,当蒋介石第三次让张学良往前走时,张学良站着没动。蒋介石问张学良为什么不往前走了,张学良说前边已是悬崖。蒋介石看着张学良意味深长地说:“我晓得是悬崖。你现在已经到了悬崖的边缘,再往前走一步,就会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张学良张张嘴想说什么,想了想,最后把话咽了回去。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我东北之后,又虎视眈眈地兵逼关内。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国内反对内战、主张枪口一致对外抗日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而蒋介石依然坚持不抵抗政策,继续推进内战。被蒋介石调至陕北剿共前线的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受我党抗日政策的感召和民族大义的驱使,坚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遭到蒋介石的严厉训斥和断然拒绝。蒋介石这次到西安后,张学良和杨虎城又多次苦苦相谏,蒋介石对此深为不满,加上又听说张杨私下多次与中共接触,于是更加嫉恨在心,故有教训张学良一幕。
在北峰照相时,蒋介石特意拉过杨虎城部冯钦哉和张学良的一名部属合影留念,这二人自然是受宠若惊,毕恭毕敬。见此情景,张、杨二将军四目对视,默不作声。这一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其实内中深藏玄机。后来西安事变爆发,当蒋介石嫡系大军压境时,守潼关要塞的冯钦哉打开城门公然投靠蒋介石,让后人不得不承认委员长分化瓦解艺术的高超。
丹炉喝茶留茶资
蒋介石一行在南峰炼丹炉游览时发生过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听说委员长要来,炼丹炉住持李老道早早就备下了香茗和精美点心恭候。委员长一到,李老道连忙上前热情陪侍。不知道委员长那天是心情不好还是故意在和老道开玩笑,在参观院中老子的坐骑青牛塑像时,蒋说:“我看这个铁牛是假的吧?”李老道听了心中不悦,但没有作声。走到铁铸炼丹炉前,蒋又说:“你这个炉子也是假的吧?”老道心中已非常不快,但还是忍了,然后黑着脸招呼蒋介石一行品茶抽烟用点心。
大概是走了半天感到饥渴了,蒋委员长他们那天在丹炉喝得很香、吃得很甜。就在蒋介石他们小憩完毕要离开时,被李老道伸手拦住了:“委员长请留步!”
大家有所不知,这个李老道是个爱较真的一根筋,人称“疯子”。李老道的倔脾气一上来,九头牛都拉不住,加上他对道教非常虔诚崇拜,老子李耳又是他的本家,容不下任何亵渎老子和道教的言行。刚才委员长两次质疑丹炉神器的真伪,让李老道非常生气,本来想忍一忍算了,没想到最终没有忍住,眼看委员长要走,终于爆发了。
见老道突然拦住了去路,蒋介石不禁一愣,只听李老道继续说道:“委员长光临寒庙,不胜荣幸。刚才委员长说我庙中牛、炉俱假,可我们的点心和烟茶该不会是假的吧?既然烟茶不假,委员长用后就该留下茶资。”蒋介石这才明白老道是因为生气在借题发泄,心中虽然不快,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又不好发作,遂使了个眼色,身后的侍从马上掏出几十个大洋递给老道,老道这才收手放行。
人虽然离开了,但事情并没有结束。在下一个点休息时,侍卫中有人对老道刚才冒犯委员长之举耿耿于怀,几次要返回去毙了这个不知死活的老道,出了这口恶气,多亏在场的道教司官员极力劝慰阻拦,才使老道逃过了一次杀身之祸。
东峰吟诗
蒋介石在华山一共游了三天。1936年10月26日,也就是最后一天,蒋介石一行登上华山东峰。伫立峰顶,北眺黄河自朔漠如丝而来的绮丽,回想在北峰仰望华山东西南三峰“势飞云天外”的雄伟、在南峰感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的壮美,蒋介石不由得吟诵起李白《云台歌送丹丘子》来:“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吟罢,蒋介石意犹未尽,扭头对站在身旁的张学良说:“汉卿,你文思敏捷,何不赋它一首。”张学良似乎正在想什么,听了这话微微一怔,随即赶紧说道:“您过奖了!既然委员长有指示,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献丑了。”略一思索,张学良即兴赋诗一首:“偶来此地竟忘归,风景依稀梦欲飞;回首故乡心已碎,河山无恙主人非。”
未及吟毕,张学良已是泪流满面。身为东北最高军事长官,自己未放一枪一炮便放弃了东北三省,使东北人民惨遭日寇铁蹄的蹂躏,饱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之苦。此时此刻,伫立华山之巅,遥望东北,想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父老乡亲,张学良的心好像在油锅中煎熬,情之所至,便有了这首感人肺腑的诗词。
正在兴头上的蒋介石,被张学良猛地浇了这一盆凉水,觉得十分扫兴,脸马上就阴了下来,多亏宋美龄出来打圆场,蒋二话没说,转身下了东峰。
一怒撤县长
蒋介石一行从山上下来后,在华山脚下的云台观参观“一柏一石一眼井”景观。正参观间,蒋介石突然指着那棵千年古柏问身边的华阴县县长宁逊生:“这棵树是哪个朝代谁种的?”仓促之间,加上过于紧张,宁逊生竟然支支吾吾地回答不上来,蒋介石大为光火,立即指示身边的陕西省民政厅厅长撤了宁逊生的县长职务,然后怒气冲冲地钻进小车返回西安。
从历史的角度看,蒋介石撤换宁逊生,实际上是给张学良和杨虎城上演了一出杀鸡儆猴的政治戏。宁逊生丢官后,穷困潦倒,甚至一度讨饭为生,直到1947年才在县衙找到个抄抄写写的差事。宁逊生的遭遇,正应了一句“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的谚语。
一个半月以后,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
□秦永毅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华山志》大事记记载:1936年10月24日至26日,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游览华山。张学良、杨虎城、邵力子、钱宗泽、冯钦哉、彭昭贤等人作陪。在苍龙岭、南峰、北峰等处留影,蒋介石题“金天宫”。张学良作《咏华山》七绝一首。
1936年10月24日,也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前50天,为了解决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剿共不力”的问题,蒋介石在调嫡系部队至豫陕边境的同时,亲临西安督战。为掩人耳目,蒋以庆贺五十岁生日为名,在重阳节携夫人宋美龄,率张学良、杨虎城、邵力子等军政大员来到华山登高望远。蒋委员长登华山,在华山脚下是极具轰动性的大事,奇闻轶事,广为流传。
坐着滑竿上山
上华山的路险而且长,一路上要经过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苍龙岭等好多个险段,全长十二三公里,一般人走上去,少说也得大半天,累得骨头像散了架子一样,谁敢让大名鼎鼎的委员长吃这种苦?地方官员一合计,决定雇滑竿把委员长抬上去。
抬委员长的轿夫一定要可靠。地方官员又是调查摸底,又是审查筛选,忙了好半天,总算挑选了十几个年青力壮、社会关系清白、人又老实本分的村民。人挑好了,滑竿的质量又成了关注的重点,官员们细心查看每副滑竿的每一个部件,而后又让几个体重超大的官员躺上去反复试验,直到感觉十分满意了这才放下心来。
到了北峰云台宫前,早有住持道士和地方官员迎候在那里。蒋介石一下滑竿,便招呼各位大员给轿夫发“赏钱”,张学良、杨虎城等分别掏出银元赏了各自的轿夫,唯独蒋委员长只顾提醒别人,恰恰疏忽了自己。那两位村民有心想要,既怕扫了委员长的兴,又怕得罪地方官员,又寄希望于委员长一会儿能想起来。正纠结着,上头忽然传下话来:“峰上路不好走,滑竿就不上去了,一律到青柯坪等候。”后来两人始终没有等来委员长的赏钱。若干年后,这两个轿夫中的一个临咽气前还惦记着那件事:“我一辈子只有一件遗憾事,就是那年抬委员长上华山没给赏钱。”对于平头百姓而言,能得到“皇上”的赏钱,那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和福分,与莫大的荣耀和福分失之交臂,自然是终生的遗憾。
北峰教训张学良
蒋介石一行在云台宫休息后,便到北峰石牌坊附近游览。当走到一处距悬崖两三步远的地方时,蒋介石让站在身旁的张学良往前走一步,张学良走了一步,蒋介石又让张学良往前走一步,张学良又走了一步,当蒋介石第三次让张学良往前走时,张学良站着没动。蒋介石问张学良为什么不往前走了,张学良说前边已是悬崖。蒋介石看着张学良意味深长地说:“我晓得是悬崖。你现在已经到了悬崖的边缘,再往前走一步,就会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张学良张张嘴想说什么,想了想,最后把话咽了回去。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我东北之后,又虎视眈眈地兵逼关内。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国内反对内战、主张枪口一致对外抗日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而蒋介石依然坚持不抵抗政策,继续推进内战。被蒋介石调至陕北剿共前线的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受我党抗日政策的感召和民族大义的驱使,坚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遭到蒋介石的严厉训斥和断然拒绝。蒋介石这次到西安后,张学良和杨虎城又多次苦苦相谏,蒋介石对此深为不满,加上又听说张杨私下多次与中共接触,于是更加嫉恨在心,故有教训张学良一幕。
在北峰照相时,蒋介石特意拉过杨虎城部冯钦哉和张学良的一名部属合影留念,这二人自然是受宠若惊,毕恭毕敬。见此情景,张、杨二将军四目对视,默不作声。这一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其实内中深藏玄机。后来西安事变爆发,当蒋介石嫡系大军压境时,守潼关要塞的冯钦哉打开城门公然投靠蒋介石,让后人不得不承认委员长分化瓦解艺术的高超。
丹炉喝茶留茶资
蒋介石一行在南峰炼丹炉游览时发生过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听说委员长要来,炼丹炉住持李老道早早就备下了香茗和精美点心恭候。委员长一到,李老道连忙上前热情陪侍。不知道委员长那天是心情不好还是故意在和老道开玩笑,在参观院中老子的坐骑青牛塑像时,蒋说:“我看这个铁牛是假的吧?”李老道听了心中不悦,但没有作声。走到铁铸炼丹炉前,蒋又说:“你这个炉子也是假的吧?”老道心中已非常不快,但还是忍了,然后黑着脸招呼蒋介石一行品茶抽烟用点心。
大概是走了半天感到饥渴了,蒋委员长他们那天在丹炉喝得很香、吃得很甜。就在蒋介石他们小憩完毕要离开时,被李老道伸手拦住了:“委员长请留步!”
大家有所不知,这个李老道是个爱较真的一根筋,人称“疯子”。李老道的倔脾气一上来,九头牛都拉不住,加上他对道教非常虔诚崇拜,老子李耳又是他的本家,容不下任何亵渎老子和道教的言行。刚才委员长两次质疑丹炉神器的真伪,让李老道非常生气,本来想忍一忍算了,没想到最终没有忍住,眼看委员长要走,终于爆发了。
见老道突然拦住了去路,蒋介石不禁一愣,只听李老道继续说道:“委员长光临寒庙,不胜荣幸。刚才委员长说我庙中牛、炉俱假,可我们的点心和烟茶该不会是假的吧?既然烟茶不假,委员长用后就该留下茶资。”蒋介石这才明白老道是因为生气在借题发泄,心中虽然不快,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又不好发作,遂使了个眼色,身后的侍从马上掏出几十个大洋递给老道,老道这才收手放行。
人虽然离开了,但事情并没有结束。在下一个点休息时,侍卫中有人对老道刚才冒犯委员长之举耿耿于怀,几次要返回去毙了这个不知死活的老道,出了这口恶气,多亏在场的道教司官员极力劝慰阻拦,才使老道逃过了一次杀身之祸。
东峰吟诗
蒋介石在华山一共游了三天。1936年10月26日,也就是最后一天,蒋介石一行登上华山东峰。伫立峰顶,北眺黄河自朔漠如丝而来的绮丽,回想在北峰仰望华山东西南三峰“势飞云天外”的雄伟、在南峰感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的壮美,蒋介石不由得吟诵起李白《云台歌送丹丘子》来:“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吟罢,蒋介石意犹未尽,扭头对站在身旁的张学良说:“汉卿,你文思敏捷,何不赋它一首。”张学良似乎正在想什么,听了这话微微一怔,随即赶紧说道:“您过奖了!既然委员长有指示,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献丑了。”略一思索,张学良即兴赋诗一首:“偶来此地竟忘归,风景依稀梦欲飞;回首故乡心已碎,河山无恙主人非。”
未及吟毕,张学良已是泪流满面。身为东北最高军事长官,自己未放一枪一炮便放弃了东北三省,使东北人民惨遭日寇铁蹄的蹂躏,饱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之苦。此时此刻,伫立华山之巅,遥望东北,想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父老乡亲,张学良的心好像在油锅中煎熬,情之所至,便有了这首感人肺腑的诗词。
正在兴头上的蒋介石,被张学良猛地浇了这一盆凉水,觉得十分扫兴,脸马上就阴了下来,多亏宋美龄出来打圆场,蒋二话没说,转身下了东峰。
一怒撤县长
蒋介石一行从山上下来后,在华山脚下的云台观参观“一柏一石一眼井”景观。正参观间,蒋介石突然指着那棵千年古柏问身边的华阴县县长宁逊生:“这棵树是哪个朝代谁种的?”仓促之间,加上过于紧张,宁逊生竟然支支吾吾地回答不上来,蒋介石大为光火,立即指示身边的陕西省民政厅厅长撤了宁逊生的县长职务,然后怒气冲冲地钻进小车返回西安。
从历史的角度看,蒋介石撤换宁逊生,实际上是给张学良和杨虎城上演了一出杀鸡儆猴的政治戏。宁逊生丢官后,穷困潦倒,甚至一度讨饭为生,直到1947年才在县衙找到个抄抄写写的差事。宁逊生的遭遇,正应了一句“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的谚语。
一个半月以后,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
□秦永毅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