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与陆港相连,进出口企业有了“黄金物流通道”——
西安从青岛港出海
西安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打造“一带一路”国际物流枢纽和建设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示范城市,青岛正从港口向枢纽港、贸易港转型。一条铁路班列线将青岛与西安两座城市的海港与陆港相连,建立起了陆海铁多式联运通道。
相距千余公里的山东青岛和陕西西安两座城市,一个有海港,一个有陆港。有海港的青岛海上航线延展到世界各大城市,近来更加密集,往来更加频繁,航船更大;有陆港的西安陆路物流线延展到周边众多区域,近来范围更广、线路更多。如今,一条铁路班列线将两座城市的海港与陆港紧密相连,相隔千里的两座城市建立起了陆海铁多式联运通道。
日前,青岛—西安“经略海洋,港城联动”融合发展推介会在西安举行。青岛港携手两地政府、海关、铁路、船公司,为西安的客户送来了优惠、提速等利好,更着手解决了诸多瓶颈问题。用青岛港董事长李奉利的话说:“我们要让青岛真正成为西安的出海口。”
合作升级
西安市是我国西北地区经济重镇、物流枢纽,担负着国家“开辟新丝绸之路”的历史重任。西安市与青岛港合作渊源已久。早在1994年,青岛港就在西安设立了办事处;1998年12月份,开通西安—青岛集装箱班列。多年来,青岛港与西安市联手发展,到2018年,陕西地区55%的进口集装箱、67%的出口集装箱选择青岛港作为服务口岸,西安班列已经成为青岛港服务西部地区、串联“一带一路”的重要通道,成为青岛市打造“海上丝绸之路”东方桥头堡的重要载体。此次青岛港与西安连接,目的是进一步扩大青岛口岸在西北市场的辐射力,为西北地区进出口企业搭建起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黄金物流通道”。
在青岛—西安“经略海洋,港城联动”融合发展推介会上,青岛港联手两地政府、海关、铁路、船公司等推出了“海铁联运七项政策”“干散货五项政策”“件杂货三项政策”等优惠“服务套餐”和“十条对外服务承诺”,既包括“减免空箱疏港费及青岛港场站操作费、提箱操作费”等来自港口、铁路各方的大幅优惠让利,也包含了“通关效率提升25%”等郑重承诺,真金白银,实实在在,本地、周边客户多方受益,可谓多货种效率、效益红利叠加释放。
青岛港旗下青港物流公司、前港分公司、大港分公司、西联公司、董家口分公司分别与陕西海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海得邦国际物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重型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陕西金控黄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陕核工业集团二一一大队有限公司、石羊集团西安邦淇制油科技有限公司、东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红柠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等陕西重点进出口企业签署8项合作协议,将开展一系列新的合作。
这些优惠政策受到了西安企业欢迎。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海外业务支持部经理康燕对此深有体会,成本和效率是他们选择出口港特别看重的因素,“我们去年从青岛港出口8000台车辆,青岛港的优惠政策将使我们的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效率进一步提升,未来我们将会有更多货物从青岛港出口”。
“搬”出海口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联通世界的窗口,我们就是要把青岛港这个中国北方非常重要的出海口、联通世界的海洋门户,搬到西安企业的家门口,把我们的服务送到西安企业的家门口。”李奉利称:“青岛是西安的出海口,不能只是一句客气话,说完就完了,而是要扎扎实实做到。”
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青岛港这次到西安联手两地政府、海关、铁路、船公司等机构,梳理了制约两城更深度合作的瓶颈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我们想实现从西安通关即认可在青岛港通关,但又一个问题产生了,铁路集装箱与海运集装箱标准不同,到了海港还得倒箱。要解决倒箱问题,就需要船公司直接把海运箱放到西安陆港,让企业在西安陆港直接装海运箱。”李奉利坦言,多机构联手到西安,就是为了解决系统问题。
借这次到西安举行推介会,两地海关对互认通关问题开展了协商,基本达成了共识。同时抵达西安的还有11家船公司,都是世界前20强的船公司企业,也开始制定把集装箱直接放到西安陆港的计划。两地铁路部门也商讨了如何加大铁路班列密度、直接运输海运箱,以及新开通西安到青岛董家口港的铁路班列等一系列问题。把青岛出海口搬到西安的瓶颈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还有一个回程空箱问题,也是我们要着重破解的。”李奉利感慨道,因西安出口量较大,往往会出现回程空箱问题,这无形中增加了运输成本。“我们正在通过打造信息平台、与西安企业合作等多种形式,使从青岛港进口的矿石、汽车、食品等商品,走进以西安为基地的内陆城市,这样既可满足内陆城市的需求,也会使物流成本降到更低水平。”
“当今时代的物流,港不是老大,船也不是老大,货是老大。”李奉利提出的这一概念,也得到了前来的多家机构认同,因此解决问题都是诚意满满。在与客户的恳谈会上,有的货主提出了特殊商品特殊装箱的要求;有的提出了协调铁路运力的申请;有的希望缩短通关时间;有的则附带融资需求……不少问题现场即得到了解决。
双城共赢
青岛与西安两城市的深度合作,为两地共赢未来奠定了基础。
西安正在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将以打造“一带一路”国际物流枢纽和建设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为核心,把大西安打造成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辐射亚欧非的国际物流枢纽城市。目前,全市注册从事物流及相关业务的企业近4万家,其中主营物流业务的企业达6400余家,外资物流企业750余家,全社会营运货运车辆20余万辆。青岛港把出海口搬到西安,无疑将大大推动西安的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青岛则正在使港口向枢纽港、贸易港转型。“青岛港是中国长江以北最好的港口,是沿黄流域最大的出海口。但青岛港现在只是一个运输港,没有成为贸易港,只能挣点车马费。”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对这个中国北方第一大港对城市的带动寄予厚望,“我们经营城市、经营港口,就要充分挖掘港口的经济内涵,把运输港变成贸易港”。
为实现这一转型,青岛港一方面加大国际航线密度,目前青岛港拥有集装箱航线165条,其中外贸航线137条,航线密度在北方港口中处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正将经济腹地锁定于山东、江苏、河北、山西及河南,延伸腹地包括陕西、宁夏、甘肃及新疆,并与郑州、西安、西宁、乌鲁木齐等内陆枢纽城市联手建设海铁联运中转基地。在业务模式上,青岛港也从原来只关注于几个货种,如四大传统货种干散货、液体散货、件杂货、集装箱等,开始向物流、邮轮、金融贸易、临港产业以及和海外“一带一路”国家港口全面展开合作。
正是基于对双城共赢未来的期许,陕西省副省长魏增军表示,陕西省、西安市欢迎青岛港加入陕西、西安的发展中,并将积极创造更好的条件,努力为青岛港和更多陕西进出口企业服好务。
□刘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西安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打造“一带一路”国际物流枢纽和建设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示范城市,青岛正从港口向枢纽港、贸易港转型。一条铁路班列线将青岛与西安两座城市的海港与陆港相连,建立起了陆海铁多式联运通道。
相距千余公里的山东青岛和陕西西安两座城市,一个有海港,一个有陆港。有海港的青岛海上航线延展到世界各大城市,近来更加密集,往来更加频繁,航船更大;有陆港的西安陆路物流线延展到周边众多区域,近来范围更广、线路更多。如今,一条铁路班列线将两座城市的海港与陆港紧密相连,相隔千里的两座城市建立起了陆海铁多式联运通道。
日前,青岛—西安“经略海洋,港城联动”融合发展推介会在西安举行。青岛港携手两地政府、海关、铁路、船公司,为西安的客户送来了优惠、提速等利好,更着手解决了诸多瓶颈问题。用青岛港董事长李奉利的话说:“我们要让青岛真正成为西安的出海口。”
合作升级
西安市是我国西北地区经济重镇、物流枢纽,担负着国家“开辟新丝绸之路”的历史重任。西安市与青岛港合作渊源已久。早在1994年,青岛港就在西安设立了办事处;1998年12月份,开通西安—青岛集装箱班列。多年来,青岛港与西安市联手发展,到2018年,陕西地区55%的进口集装箱、67%的出口集装箱选择青岛港作为服务口岸,西安班列已经成为青岛港服务西部地区、串联“一带一路”的重要通道,成为青岛市打造“海上丝绸之路”东方桥头堡的重要载体。此次青岛港与西安连接,目的是进一步扩大青岛口岸在西北市场的辐射力,为西北地区进出口企业搭建起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黄金物流通道”。
在青岛—西安“经略海洋,港城联动”融合发展推介会上,青岛港联手两地政府、海关、铁路、船公司等推出了“海铁联运七项政策”“干散货五项政策”“件杂货三项政策”等优惠“服务套餐”和“十条对外服务承诺”,既包括“减免空箱疏港费及青岛港场站操作费、提箱操作费”等来自港口、铁路各方的大幅优惠让利,也包含了“通关效率提升25%”等郑重承诺,真金白银,实实在在,本地、周边客户多方受益,可谓多货种效率、效益红利叠加释放。
青岛港旗下青港物流公司、前港分公司、大港分公司、西联公司、董家口分公司分别与陕西海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海得邦国际物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重型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陕西金控黄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陕核工业集团二一一大队有限公司、石羊集团西安邦淇制油科技有限公司、东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红柠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等陕西重点进出口企业签署8项合作协议,将开展一系列新的合作。
这些优惠政策受到了西安企业欢迎。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海外业务支持部经理康燕对此深有体会,成本和效率是他们选择出口港特别看重的因素,“我们去年从青岛港出口8000台车辆,青岛港的优惠政策将使我们的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效率进一步提升,未来我们将会有更多货物从青岛港出口”。
“搬”出海口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联通世界的窗口,我们就是要把青岛港这个中国北方非常重要的出海口、联通世界的海洋门户,搬到西安企业的家门口,把我们的服务送到西安企业的家门口。”李奉利称:“青岛是西安的出海口,不能只是一句客气话,说完就完了,而是要扎扎实实做到。”
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青岛港这次到西安联手两地政府、海关、铁路、船公司等机构,梳理了制约两城更深度合作的瓶颈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我们想实现从西安通关即认可在青岛港通关,但又一个问题产生了,铁路集装箱与海运集装箱标准不同,到了海港还得倒箱。要解决倒箱问题,就需要船公司直接把海运箱放到西安陆港,让企业在西安陆港直接装海运箱。”李奉利坦言,多机构联手到西安,就是为了解决系统问题。
借这次到西安举行推介会,两地海关对互认通关问题开展了协商,基本达成了共识。同时抵达西安的还有11家船公司,都是世界前20强的船公司企业,也开始制定把集装箱直接放到西安陆港的计划。两地铁路部门也商讨了如何加大铁路班列密度、直接运输海运箱,以及新开通西安到青岛董家口港的铁路班列等一系列问题。把青岛出海口搬到西安的瓶颈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还有一个回程空箱问题,也是我们要着重破解的。”李奉利感慨道,因西安出口量较大,往往会出现回程空箱问题,这无形中增加了运输成本。“我们正在通过打造信息平台、与西安企业合作等多种形式,使从青岛港进口的矿石、汽车、食品等商品,走进以西安为基地的内陆城市,这样既可满足内陆城市的需求,也会使物流成本降到更低水平。”
“当今时代的物流,港不是老大,船也不是老大,货是老大。”李奉利提出的这一概念,也得到了前来的多家机构认同,因此解决问题都是诚意满满。在与客户的恳谈会上,有的货主提出了特殊商品特殊装箱的要求;有的提出了协调铁路运力的申请;有的希望缩短通关时间;有的则附带融资需求……不少问题现场即得到了解决。
双城共赢
青岛与西安两城市的深度合作,为两地共赢未来奠定了基础。
西安正在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将以打造“一带一路”国际物流枢纽和建设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为核心,把大西安打造成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辐射亚欧非的国际物流枢纽城市。目前,全市注册从事物流及相关业务的企业近4万家,其中主营物流业务的企业达6400余家,外资物流企业750余家,全社会营运货运车辆20余万辆。青岛港把出海口搬到西安,无疑将大大推动西安的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青岛则正在使港口向枢纽港、贸易港转型。“青岛港是中国长江以北最好的港口,是沿黄流域最大的出海口。但青岛港现在只是一个运输港,没有成为贸易港,只能挣点车马费。”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对这个中国北方第一大港对城市的带动寄予厚望,“我们经营城市、经营港口,就要充分挖掘港口的经济内涵,把运输港变成贸易港”。
为实现这一转型,青岛港一方面加大国际航线密度,目前青岛港拥有集装箱航线165条,其中外贸航线137条,航线密度在北方港口中处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正将经济腹地锁定于山东、江苏、河北、山西及河南,延伸腹地包括陕西、宁夏、甘肃及新疆,并与郑州、西安、西宁、乌鲁木齐等内陆枢纽城市联手建设海铁联运中转基地。在业务模式上,青岛港也从原来只关注于几个货种,如四大传统货种干散货、液体散货、件杂货、集装箱等,开始向物流、邮轮、金融贸易、临港产业以及和海外“一带一路”国家港口全面展开合作。
正是基于对双城共赢未来的期许,陕西省副省长魏增军表示,陕西省、西安市欢迎青岛港加入陕西、西安的发展中,并将积极创造更好的条件,努力为青岛港和更多陕西进出口企业服好务。
□刘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