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217期:第03版 一线新闻

航天焊接技术的“牛人”

——记航天四院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范新阳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春日的一天,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一车间内,51岁的范新阳右手握着微型焊枪,左手推进焊丝,随着电弧的跳动,某型号航天器连接扣件弧面上均匀生成焊点。20分钟后,这项普通焊工需要半小时的焊接前定位工作,他又一次提前完成。

提起2018年三秦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范新阳,工友们说,30年来,他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火箭逃逸系统发动机手工焊接第一人,是我国国防设备火箭发动机焊接首件打样人,也是我国国防和航天工业固体发动机制造领域焊接技术革新的倡导者……

倡导单边焊接,颠覆传统工艺

1988年,20岁的技校生范新阳踏入航天制造领域后,靠着一股牛脾气,不到24岁便挑起手工焊接大梁。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手工焊接实行双面四层焊接,这种常规焊接工艺的弊端是容易产生气孔和瑕疵,后期补救工作量大,产品一次合格率不高。

90年代初,范新阳大胆提出单面焊接双面成型工艺改进方案:提高焊工技艺,实现单面一次焊接焊透,还需保证背面不能出现凹凸。采用这一工艺后,焊池焊点始终在氩气的保护下,降低了焊接面在空气下暴露,避免了氧化,产品合格率也随之提高到了85%以上。

众所周知,焊接是航天火箭发动机制造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技术优劣直接影响着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性能和安全性。这种硬焊接工艺不仅要求零瑕疵,还要求能承受200个大气压以上的压力以及复杂的太空环境,难度可想而知。

近30年来,范新阳改进了30多项工艺,并逐步推广为标准生产工艺。他们的产品一次合格率逐步提升到如今的95%以上,一些产品合格率甚至达到了100%。

“不是所有产品都要单边焊,要看设备实际情况。”范新阳说。

改进焊枪,火箭逃逸塔100%合格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航天四院承担火箭逃逸系统发动机的生产和制作。范新阳所在的手工焊班组担负起这一全新领域的焊接任务。

如今,范新阳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一天下午16:00,产品运到车间,同事们一看,傻眼了:焊接壁厚、焊接缝隙小,没法下手。连夜,范新阳召集大家商讨方案,第二天早上8:00上班后,他牵头动工焊接。连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完成了首台焊接任务。

“我负责焊接,徒弟和师弟负责提供氩气保护。”范新阳说,“空间太小,一个焊枪满足不了焊接温度、气体保护和速度等要求,只能寻求协助。”

他大胆提出改进焊枪想法,并付之行动。最小型号焊枪,长度不到10公分的小设备被磨成斜面,提供电弧的钨极被改造延长,氩气保护面扩大。这次工艺改进,使他一人接管了三人联合才能完成的任务。

20多年过去了,这一设备的焊接工艺越来越成熟,工作时间降低至20多个小时。

“面对焊接难题,他总能想出办法。”该公司特级技师,范新阳的师弟王军峰说,“火箭逃逸系统焊接难度最大,但经他手的焊接,保证了火箭逃逸系统发动机一次焊接100%的合格率。”

追求完美,挑起发动机焊接重任

航天发展,动力先行。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水平,决定着我国国防和进入太空的能力。在建设现代化军队、建设航天强国的当今,范新阳和同事们责无旁贷。

“靠着一股拗劲和坚持,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该车间高级技师、范新阳的大徒弟张虎说,“面对设备允许的焊接前错边差2.5毫米加减5毫米的标准,他将其控制在2毫米以内,甚至实现直接连接件焊接零误差。这几年,他还提出焊枪焊丝一体焊枪工艺改进,手工焊接个别部位自动焊等设想,并有步骤辅助实施……”

“他就是我们的灵魂。”徒孙小闫说,范新阳在他们班组的作用,如同NBA赛场上的乔丹、詹姆斯,世界杯足球场上的梅西、C罗。

“没有完美工艺,工作中总能发现改进的地方。”“不能一味求快,往往慢工才能出细活。”“只有对自己要求高,才能有小革新小创造。”……30年来,靠着这些人生信条,范新阳带领着18名同事,扛起了我国固体火箭和载人航天工程逃逸系统发动机手工焊重任。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