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219期:第03版 企业瞭望

延长油田杏子川采油厂:“两条腿走路”破解“资源魔咒”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4月12日,在位于延安市安塞区的杏子川采油厂杏6039井场上,机器轰鸣,人头攒动,以高校、科研院所和延长石油集团等专家教授组成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鉴定小组,正在对该厂新勘探开发的杏6039平1井(水平井)进行技术鉴定。

这是该厂科研人员通过科技创新确立的新油层(长64层),该井日产油量达3.4吨,现已平稳运行200天,其产量稳、能耗低,各项技术指标参数实现新突破。此项勘探开发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必将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夯实地质基础 明确油藏定位

“该区块位于安塞区南部,资源面积达317平方公里。曾为某企业开发区域,但由于长时间勘探开发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最终将其列入禁采区行列。”杏子川采油厂80后开发科科长张金良站在杏6039平1井前,一边查看该井抽油机运转与上液量情况,一边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延长油田属于特低渗透油藏,开发难度大,世界公认。破解“资源魔咒”最关键因素在于以科技创新为先,夯实地质基础,明确油藏定位,并在管理上改革创新,实行“两条腿走路”发展模式,才能降本增效,减少内耗,提高油田采收率,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该厂含油层属于典型的致密油。2009年曾先后勘探完钻各类井26口,分别在长64层和长101层取得部分技术认定,其中杏6230井长101层最高试油量为1.28吨/日,长64层最高试油量为3.4吨/日。“2017年,采油厂重上杏6039井场,完钻常规井4口,其中杏6039-2井长7层试油获6吨/日高产量,杏6039-4井长9层试油量仅为0.3吨/日,两个油层分布不均,变化差异大。而长64油藏相对较好、分布稳定,但长64储层岩性致密、物性差,属于典型的致密油藏,常规开发效果较差。”张金良告诉记者,该厂借鉴致密油开发成功经验,转变开发思路,加大对安塞南区地质研究、油藏评价、工艺攻关,最终确定试验水平井+体积压裂开发工艺模式,先后对完钻3口长64层水平井实施桥塞射孔联座分段缝网体积压裂,达到工业开采价值标准,其中杏6039平1井初期最高产油达7.83吨/日。

“目前,该井稳产为4.3吨/日;杏6230平1井平均产油2.29吨/日;杏6230平2井产油3.68吨/日。”该厂总工程师、副厂长张志升说,科技创新打破了安塞南部“油不成藏、禁采区”断言,长64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预测可圈定含油面积50平方公里,将是采油厂争储上产的重点区域。同时,该厂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推进精细注水,夯实老区稳产,细化“一区一策一工艺”。目前化294-5老井,通过优化储层改造与施工工艺,投产后获15.5吨/日高产油量,日前稳产为8.5吨/日,确保了全面新建产能任务顺利完成。

激活科技创新动力 改革企业用人机制

为确保科技创新落地,该厂在激活科技创新动力、打通科技创新通道和建立科技创新体系上做足功课。

“油田发展的核心是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系列问题,开发好现有资源是解决发展矛盾的核心和关键。”张金良说,解决好这一问题,关键是解决人才问题,提高科技人员待遇,激活创新动力。让基层技术人员在普惠政策激励下,愿意到技术岗位工作,凸显“劳有所获、劳有所值”人生价值。同时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分配体制,积极鼓励引导技术人员参与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形成想干事的良好氛围。增加科技人才岗位编制,做到人岗匹配,盘活创新创效,干事有保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打通科技创新通道,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才能保障油田健康发展。”该厂厂长刘雪峰说,长64油藏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与企业用人机制管理的创新改革及落地实施,必将有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胡建宏)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