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224期:第08版 陕煤四版

煤矿文化建设应持开放的心态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息惠丽

过去和未来之间,潺潺流淌的岁月中,有一条承前启后的纽带,那就是文化。凝聚着煤矿工人的火一般热情,被称之为有着“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受”煤矿精神的煤矿文化,在中国的文化史上不曾缺席,以其坚韧的精神,独有的特色默默地撑起共同的蓝天。

计划经济时代,煤矿文化在外部环境相对封闭的“保护层”下,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地为职工的幸福和作为基础能源的煤炭发展鼓与呼。而今,市场经济浪潮汹涌,改革已步入深水区,由于煤炭产能过剩、需求下降和环境倒逼,造成煤炭行业面临挑战。加之,便捷的网络拉近了地域间距离,却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受众快餐式、跳跃式的浅阅读使传统文学的影响力被弱化,文化被分割成了无数个碎片。多种原因的叠加,使得煤矿文化在来自各方面强劲“洪流”的冲击下,略显“苍白”。

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产品,与企业改革创新紧紧相连,与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当下,煤炭文化该如何有效“发声”,使文化“一本打开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马克思语),凝聚多方正合力,发挥其最大效应,为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煤矿改革创新发展凝神聚力,这是现实摆在面前的一道“考题”。煤矿文化建设应持开放的心态,打破行业的局限性,把煤矿文化因子放到社会大环境中生长,向社会要营养,积极吸收属地优秀文化,并在融入地域文化中,成为当地特色品牌文化,与之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一体化、多元化发展。

提起煤矿,不少人记忆仍停留在历史中“黑、粗、傻”的煤矿工人和煤炭十年黄金时期煤老板们一掷千金“暴发户”的形象中。然而,现在的煤矿已不是曾经励志我们成长的《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的生活环境,科学化管理、机械化操作等现代化手段在煤矿随处可见,百米深处的标准化矿井里,看不见“煤黑子”的身影,煤矿产业工人早已活得很有尊严。造成上述情形的主要原因,是煤矿文化对外影响还不够。文化也是生产力。应加大外联,拓宽渠道,借助外部媒体的新闻平台、文学平台,从方方面面向社会展示煤矿立体精神风貌。也使来源于人、受益于人的文化,释放煤矿文化精神的正能量,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

综观当下,煤矿文学写作存在历史感,很多作者的笔端仍停留在煤矿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时期;也有些作者以“踩着高跷”的姿态,用浅显的认知,去写煤矿和煤矿工人,其结果可想而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煤矿有着许多生动、鲜活的写作素材,应与属地相关文学团体加强联系,邀请当地作家走进煤矿,让他们全面深入地了解当代煤矿工人和煤矿发展历程,以“局外人”视角,真实展现出经济新常态下有血有肉的煤矿工人形象和煤矿企业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要在关注煤矿上的具有旺盛生命力“文化人”的同时,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非自觉创作的文学爱好者身上,为文学爱好者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积极参加外界举办征文、培训、采风等各类文化活动,互通信息,取长补短,让他们在火热的生活中,开阔视野,磨练笔触,创作出更多富有煤矿特点、地域特色的作品,这样也会更具有活力和生命力。

大数据时代,以前煤矿文化特有的优势或多或少地成了制约煤矿文化发展的因素,要重新构建一套新形势下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形成社会多方参与、全员上下联动良性工作机制,保障煤矿文化健康发展。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特性,没有特点的文化,终将被时代淹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整合各方面信息,积极向外部先进的文化学习,学习其适合自身发展的先进经验,并在学习中融合,融合中创新,培育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煤矿文化品牌。

(作者为西安重装集团西煤机公司党群部业务主管)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