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225期:第02版 综合新闻

功臣“原三刀”们如何才能安享晚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曾经参加十次原子弹试验,并加工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心脏部件“铀球”的原公浦,被赞誉为“原三刀”。因为他用普通机床,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地加工了“铀球”的最后三刀,丝毫不差,被钱三强形容为“一颗非常重要的螺丝钉”。然而这颗“非常重要的螺丝钉”,如今却陷入吃不起抗癌药的境地。

这是因为,从上海支援边疆的原公浦,退休后作为支内人员,他和爱人都只能享受上海医疗帮困救助,退休金也按甘肃标准发放。在巨额医药费面前,这样的待遇标准显然是杯水车薪。尽管其原单位对其进行了一些困难帮扶,但苦于没有制度性的救济措施,问题依然难解。

事实上,原公浦所遇到的困境,在许多支内支边人员身上都存在。许多支内支边职工在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告别大城市的舒适生活和父母双亲,远赴中西部地区的“山沟沟”参加工业建设。为此,他们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健康乃至生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工业集中于沿海的少数城市,工业门类不足。而今天,我们已经建成了覆盖所有工业门类的现代工业体系,中西部地区工业城镇星罗棋布。可以说,没有千千万万的支内支边职工,就没有今天中国工业的整体腾飞。

在劳动节期间,当我们向年迈的支内支边退休职工致以敬意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这一群体所面临的诸多困难。许多支内支边职工在返回原籍定居后一无所有,其退休金仍以退休前工作地省份标准发放,难以应对原籍地生活所需,医疗保障待遇也低于原籍地职工,这很容易使得他们的医疗陷入困难。还有很多职工返回原籍地后,未能被纳入当地人口管理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得他们陷入住房困难,子女的回迁安置、求学就业也同样受到影响。加之随着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改革的推进,这一群体由于身份特殊,很容易陷入原工作地和现居住地“两难管”的境地。

让所有支内支边退休职工得以安享晚年,不只需要工作地、现居地两地对他们进行有效帮扶,更需要我们健全相关保障制度,让这些为了国家奉献一生的功臣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舒年)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