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儒:守拙安静
新时期文学以来,有一个人,说了一句话,短短五个字,却让文坛记住了他的名字。他就是提出散文创作“形散神不散”理论的著名评论家肖云儒,他的贡献为当代散文理论研究树立了一块丰碑。
北方的江南才子
肖云儒,祖籍四川,生于江西,求学京华,现定居西安,人生的曲线就这样在神州大地上徐徐绕过。女作家叶文玲形容自己到西部“去时拎着一个手提包,回来时背着一座昆仑山”,而肖云儒在西安50多年,事实上把自己已“变”成了一座山,一座在国内文艺理论研究上无法绕开的大山。
贾平凹这样评论他:“肖先生思维活跃而丰实、劳动繁重而艰辛,我是畏惧这样的人,更是敬重这样的人。在陕西的任何文学、艺术及文化研讨会上,每有发言立即会场寂静,大家洗耳恭听,其中总少不了他。我的感觉中,北方的理论批评家的文章犹如下象棋,南方的理论批评家的文章又像是下围棋,各有肥瘦短长,曾感叹,谁若能南北风范集于一身,谁必能成就大的气象。肖先生可以说就有这番面貌,他应该归于国内理论批评的一流。”
肖云儒的授业老师、著名学者冯其庸感慨说:“云儒的思考不限于文艺问题,举凡社会、历史、文化诸多方面,都能发人之所未见,时有独辟蹊径的巧思。云儒是思想的丰产者。”
因为知识广博,见解深远,思辨明晰,文采飞扬,肖云儒被称为“活动在北方的江南才子”。
19岁提出“形散神不散”
1961年1月,《人民日报》开辟了《笔谈散文》专栏,就散文的特点、散文的作用、散文的题材等问题展开了大讨论。这期间,肖云儒写了一篇题为《形散神不散》的短文,其观点引起了长达数十年的争论,被写进我国大中小学教材,影响中国文坛几十年。那时他才20岁,尚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读大二。他平生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读华君武的政治讽刺画》就曾使《美术》总编、美学大家王朝闻亲自“召见”时惊呼不已,作者竟是毛头小伙!45年后,肖云儒回忆起当年的那场争论时,借用俄罗斯经典作曲家莫索尔斯基《跳蚤之歌》,表达了自己的心情,那场关于散文的争论“实在始料未及,而且担待不起”。“跳蚤一旦被人强制穿上龙袍、带上勋章,‘形散神不散’的命运开始发生变化,被人认为是散文写作秩序的反映,被人认为是束缚新时期散文写作的框框,也十分必然而且合理了。”
其实,肖云儒的声名鹊起与他的家教、家学渊源是密不可分的。肖云儒半岁丧父,没有兄弟姐妹,母亲是一位刚强的知识女性,“一二·九”运动时她在北京散发传单,在教会学校和美国神父辩论,宣传革命信念,后来又担任江西省妇联副主席,她的刚强和聪慧让肖云儒一生获益匪浅。童年和少年时代,在外祖父的书房里嬉戏、认字,那满架满桌的文化和经济类、日文和中文的书籍,让肖云儒对书里的风景产生了强烈的憧憬和向往,也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发奋读书做学问的种子。
与西安结缘
大学毕业,肖云儒就一直在西安工作,西安已然成了他的第一故乡,西安的人和事让他对这座古城留恋不已。他趣言与西安的缘分始于一碗羊肉泡。那是在上大学期间,他曾来《陕西日报》实习,当时生活物资极度匮乏,吃一碗羊肉泡得凭票购买。肖云儒实习的部门有二十多人,但一个月仅有一张票的配额。领导为了照顾他,说服同事延迟一个月领票。肖云儒如同抽到了大奖,跑到餐馆里大快朵颐。那是他第一次吃羊肉泡,多少天没沾过油,突然的美餐让他“饥饿的胃感到一种震颤的喜悦”,一整天都沉浸在美滋滋的感觉中。
参加工作后,肖云儒将自己的目光和精力倾注文坛陕军,看似文弱的他,慧眼独具地首先扛起了“西部文艺”这杆大旗。
1982年,肖云儒受老一辈电影评论家钟惦棐提倡“西部电影”观点的影响,他长久思索、苦苦寻觅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终于找到了一个落脚点和突破口。1986年夏,肖云儒带着一整箱书籍、笔记、资料来到秦岭主峰太白山下一个叫39所的国防研究单位,在这里的招待所待了25天,写出了《中国西部文学论》的前10万字。书稿杀青后,很快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不久获得了第四届中国图书奖、1992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其独到的艺术见解和美学思想为国内评论界所瞩目。
2000年,肖云儒在花甲之年出版了五卷文集“对视”书系,《对视文化西部》《对视20年文艺》《对视269(上)》《对视269(下)》《对视风景》,共计230万字,几乎囊括了他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来对文学、文艺、文化的精辟思考,是20年来文学、文艺、文化过渡时期的见证。这些像西安城墙砖块厚重的五大卷文集摞起来,足有20公分高,肖云儒的精神深深感动、震撼了陕西的文化界。9年之后,肖云儒的第二套书系“雩山”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推出。“雩山”书系共150余万字,由《青灯说辞》《微雨行过》《握住从容》《无酒对酌》四卷组成,辑录了肖云儒10年来的文化论文、人文谈话、文艺评论、散文随笔。许多文章在初次发表时,即以对当下各种文化问题的宏阔而新颖的思考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网络传播。作者与易中天、于丹、雷达、朱大可、朱学勤、魏明伦、杨锦麟等知名文化人的人文对话录,更是该书一大亮点。
此生走不出书斋
对于声名,贾平凹曾为肖云儒抱屈、鸣不平:“他应该归于国内理论批评的一流,但他的声名并不显赫,西安地域成于他也碍于他,他真的是有些委屈了。因为北京或上海,那里的报刊面对的是全国,西安的报刊只向于一隅,而他的文章又大多发表于西安报刊,国内的文坛多少疏忽了他的存在。”
但肖云儒对这一点看得很淡,他追求的就是一种以平常心、安安静静做学问的书斋生活。他就像远离人间烟火的古代文人那样,对名利淡然处之,对评奖从不理会。他说:“几十年来,我的书和我一道,改善着生存条件,记录着人生的、社会的轨迹。”陕西电视台曾经为他拍过一个30分钟的专题片《肖云儒和他的七代书架》,节目的最后,年轻的主持人问他,如果将来书籍都存进了光盘,你怎样处理你的书呢?肖云儒回答道:“那时,我的书房便成了文博馆和歌剧院,平时也许都在电脑上读盘,如果读纸质印刷品,就像去文博馆参观和去国家歌剧院听歌剧一样,恐怕得焚香沐浴、净手更衣,会有一种高贵雅致的感觉。”
肖云儒先生是陕西文坛评论界的一棵老树,他不仅研究西部文化,还极力扶助陕西作家,留下许多广为传颂的佳话。
上世纪70年代,汉中作家王蓬开始写作,与《汉中日报》的几位编辑李耕书、叶浓等来往密切,由此认识了肖云儒。之前,王蓬的名字是王芄,“芄”为古字,意与“蓬”同。清初诗人王渔洋来汉中作长诗《七盘岭》,其中有“桔柚郁成林,秧苗亦芄芄”。“芄芄”意即蓬勃旺盛之状。肖云儒认为这个“芄”较生僻,也不便排字工人与读者,遂查了字典,改“芄”为“蓬”,沿用至今。
执着于艺术殿堂
肖云儒是一个散淡的人,又是一位保持着天真、童趣的散文家、书法家,他拥有一颗诗心,灵心善感。读他的散文《我在故乡冷藏了三天》,让人忍俊不禁。原来,他一回到南昌,就被朋友、同学、亲戚们包围了,颇不自由,他想独自去寻旧梦,于是想出绝招,伪称自己去了别处,好似人间蒸发了,其实潜伏在南昌的老巷深处,“变成了一个陌生的老头”,每天在他童年和少年时留踪的地方转悠,静静地咀嚼着人生。然而,谁又能禁得住诱惑?人又怎能弃绝红尘?反正,这个“老头”又回来了,回到了他游刃有余的关系网和生存网中了。他又无奈地登上飞机,去参加一个可能毫不重要的“重要会议”去了,“恐怕直到烧成灰烬”,也难改变。
肖云儒热爱书法。他一辈子追求读圣贤书,安贫乐道,从不懈怠,整理和研究西部文艺,沉浸其中,津津乐道,甚至是五迷三道。读书读得兴奋了,便手舞足蹈地来上一阵“老夫聊发少年狂”,然后冲着众人嘿嘿一乐:妙处不为外人道也。肖云儒的书法虽为行书,但有楷意,不是龙飞凤舞不着边际随意挥洒的那种。每每出门,他总记得提包里要装上毛笔印章,动不动就追问:让不让写字?而在书法表演中常常情不自禁,其形态率真可爱。他称书法可以“养生、养心、养灵”,可以以墨洗心,做做“艺术的体操”。由于在陕西文化界良好的声誉和口碑,他的“书法艺术恳谈会”举行时,陕西书坛几大高手全部到齐,霍松林老先生也亲自出席,堪称文坛盛会。
在他的“不散居”里,他深情回忆着自己走过的学问路,同时也解读着自己:“我曾说自己是北方面食中的臊子,一勺一勺舀到别人碗里,却很难有自己的一碗面,其实我很想自己做一道大菜,哪怕是一道小吃。”长期以来,肖云儒一直以评论家的面目示人,而他的灵性则有意无意地被自己的理性压制了。他想多写些散文,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回望,他颇为感喟地说,自己是一头牛,牛头、牛骨、牛肉都已经无怨无悔地献给人世,所剩无几了,接下来,真的想给自己熬一道牛尾汤,在夕阳的余晖下慢慢品尝、回味。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肖云儒这位扎根在陕西的南方汉子,在中国西部文学、西部文化的研究中,凝聚着他一生的忧患、感伤、苦乐、奋争和憧憬。虽年过古稀,仍顽强地安于一个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良知,依然沉稳地沿着西部文艺的路走下去。正如一首《信天游》里这样唱道:“一把把黄土一把把汗,红花绿叶都是用心换。”朝肖云儒如期而来的,必定是秋天的丰腴和芳香。(胡忠伟)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时期文学以来,有一个人,说了一句话,短短五个字,却让文坛记住了他的名字。他就是提出散文创作“形散神不散”理论的著名评论家肖云儒,他的贡献为当代散文理论研究树立了一块丰碑。
北方的江南才子
肖云儒,祖籍四川,生于江西,求学京华,现定居西安,人生的曲线就这样在神州大地上徐徐绕过。女作家叶文玲形容自己到西部“去时拎着一个手提包,回来时背着一座昆仑山”,而肖云儒在西安50多年,事实上把自己已“变”成了一座山,一座在国内文艺理论研究上无法绕开的大山。
贾平凹这样评论他:“肖先生思维活跃而丰实、劳动繁重而艰辛,我是畏惧这样的人,更是敬重这样的人。在陕西的任何文学、艺术及文化研讨会上,每有发言立即会场寂静,大家洗耳恭听,其中总少不了他。我的感觉中,北方的理论批评家的文章犹如下象棋,南方的理论批评家的文章又像是下围棋,各有肥瘦短长,曾感叹,谁若能南北风范集于一身,谁必能成就大的气象。肖先生可以说就有这番面貌,他应该归于国内理论批评的一流。”
肖云儒的授业老师、著名学者冯其庸感慨说:“云儒的思考不限于文艺问题,举凡社会、历史、文化诸多方面,都能发人之所未见,时有独辟蹊径的巧思。云儒是思想的丰产者。”
因为知识广博,见解深远,思辨明晰,文采飞扬,肖云儒被称为“活动在北方的江南才子”。
19岁提出“形散神不散”
1961年1月,《人民日报》开辟了《笔谈散文》专栏,就散文的特点、散文的作用、散文的题材等问题展开了大讨论。这期间,肖云儒写了一篇题为《形散神不散》的短文,其观点引起了长达数十年的争论,被写进我国大中小学教材,影响中国文坛几十年。那时他才20岁,尚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读大二。他平生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读华君武的政治讽刺画》就曾使《美术》总编、美学大家王朝闻亲自“召见”时惊呼不已,作者竟是毛头小伙!45年后,肖云儒回忆起当年的那场争论时,借用俄罗斯经典作曲家莫索尔斯基《跳蚤之歌》,表达了自己的心情,那场关于散文的争论“实在始料未及,而且担待不起”。“跳蚤一旦被人强制穿上龙袍、带上勋章,‘形散神不散’的命运开始发生变化,被人认为是散文写作秩序的反映,被人认为是束缚新时期散文写作的框框,也十分必然而且合理了。”
其实,肖云儒的声名鹊起与他的家教、家学渊源是密不可分的。肖云儒半岁丧父,没有兄弟姐妹,母亲是一位刚强的知识女性,“一二·九”运动时她在北京散发传单,在教会学校和美国神父辩论,宣传革命信念,后来又担任江西省妇联副主席,她的刚强和聪慧让肖云儒一生获益匪浅。童年和少年时代,在外祖父的书房里嬉戏、认字,那满架满桌的文化和经济类、日文和中文的书籍,让肖云儒对书里的风景产生了强烈的憧憬和向往,也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发奋读书做学问的种子。
与西安结缘
大学毕业,肖云儒就一直在西安工作,西安已然成了他的第一故乡,西安的人和事让他对这座古城留恋不已。他趣言与西安的缘分始于一碗羊肉泡。那是在上大学期间,他曾来《陕西日报》实习,当时生活物资极度匮乏,吃一碗羊肉泡得凭票购买。肖云儒实习的部门有二十多人,但一个月仅有一张票的配额。领导为了照顾他,说服同事延迟一个月领票。肖云儒如同抽到了大奖,跑到餐馆里大快朵颐。那是他第一次吃羊肉泡,多少天没沾过油,突然的美餐让他“饥饿的胃感到一种震颤的喜悦”,一整天都沉浸在美滋滋的感觉中。
参加工作后,肖云儒将自己的目光和精力倾注文坛陕军,看似文弱的他,慧眼独具地首先扛起了“西部文艺”这杆大旗。
1982年,肖云儒受老一辈电影评论家钟惦棐提倡“西部电影”观点的影响,他长久思索、苦苦寻觅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终于找到了一个落脚点和突破口。1986年夏,肖云儒带着一整箱书籍、笔记、资料来到秦岭主峰太白山下一个叫39所的国防研究单位,在这里的招待所待了25天,写出了《中国西部文学论》的前10万字。书稿杀青后,很快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不久获得了第四届中国图书奖、1992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其独到的艺术见解和美学思想为国内评论界所瞩目。
2000年,肖云儒在花甲之年出版了五卷文集“对视”书系,《对视文化西部》《对视20年文艺》《对视269(上)》《对视269(下)》《对视风景》,共计230万字,几乎囊括了他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来对文学、文艺、文化的精辟思考,是20年来文学、文艺、文化过渡时期的见证。这些像西安城墙砖块厚重的五大卷文集摞起来,足有20公分高,肖云儒的精神深深感动、震撼了陕西的文化界。9年之后,肖云儒的第二套书系“雩山”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推出。“雩山”书系共150余万字,由《青灯说辞》《微雨行过》《握住从容》《无酒对酌》四卷组成,辑录了肖云儒10年来的文化论文、人文谈话、文艺评论、散文随笔。许多文章在初次发表时,即以对当下各种文化问题的宏阔而新颖的思考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网络传播。作者与易中天、于丹、雷达、朱大可、朱学勤、魏明伦、杨锦麟等知名文化人的人文对话录,更是该书一大亮点。
此生走不出书斋
对于声名,贾平凹曾为肖云儒抱屈、鸣不平:“他应该归于国内理论批评的一流,但他的声名并不显赫,西安地域成于他也碍于他,他真的是有些委屈了。因为北京或上海,那里的报刊面对的是全国,西安的报刊只向于一隅,而他的文章又大多发表于西安报刊,国内的文坛多少疏忽了他的存在。”
但肖云儒对这一点看得很淡,他追求的就是一种以平常心、安安静静做学问的书斋生活。他就像远离人间烟火的古代文人那样,对名利淡然处之,对评奖从不理会。他说:“几十年来,我的书和我一道,改善着生存条件,记录着人生的、社会的轨迹。”陕西电视台曾经为他拍过一个30分钟的专题片《肖云儒和他的七代书架》,节目的最后,年轻的主持人问他,如果将来书籍都存进了光盘,你怎样处理你的书呢?肖云儒回答道:“那时,我的书房便成了文博馆和歌剧院,平时也许都在电脑上读盘,如果读纸质印刷品,就像去文博馆参观和去国家歌剧院听歌剧一样,恐怕得焚香沐浴、净手更衣,会有一种高贵雅致的感觉。”
肖云儒先生是陕西文坛评论界的一棵老树,他不仅研究西部文化,还极力扶助陕西作家,留下许多广为传颂的佳话。
上世纪70年代,汉中作家王蓬开始写作,与《汉中日报》的几位编辑李耕书、叶浓等来往密切,由此认识了肖云儒。之前,王蓬的名字是王芄,“芄”为古字,意与“蓬”同。清初诗人王渔洋来汉中作长诗《七盘岭》,其中有“桔柚郁成林,秧苗亦芄芄”。“芄芄”意即蓬勃旺盛之状。肖云儒认为这个“芄”较生僻,也不便排字工人与读者,遂查了字典,改“芄”为“蓬”,沿用至今。
执着于艺术殿堂
肖云儒是一个散淡的人,又是一位保持着天真、童趣的散文家、书法家,他拥有一颗诗心,灵心善感。读他的散文《我在故乡冷藏了三天》,让人忍俊不禁。原来,他一回到南昌,就被朋友、同学、亲戚们包围了,颇不自由,他想独自去寻旧梦,于是想出绝招,伪称自己去了别处,好似人间蒸发了,其实潜伏在南昌的老巷深处,“变成了一个陌生的老头”,每天在他童年和少年时留踪的地方转悠,静静地咀嚼着人生。然而,谁又能禁得住诱惑?人又怎能弃绝红尘?反正,这个“老头”又回来了,回到了他游刃有余的关系网和生存网中了。他又无奈地登上飞机,去参加一个可能毫不重要的“重要会议”去了,“恐怕直到烧成灰烬”,也难改变。
肖云儒热爱书法。他一辈子追求读圣贤书,安贫乐道,从不懈怠,整理和研究西部文艺,沉浸其中,津津乐道,甚至是五迷三道。读书读得兴奋了,便手舞足蹈地来上一阵“老夫聊发少年狂”,然后冲着众人嘿嘿一乐:妙处不为外人道也。肖云儒的书法虽为行书,但有楷意,不是龙飞凤舞不着边际随意挥洒的那种。每每出门,他总记得提包里要装上毛笔印章,动不动就追问:让不让写字?而在书法表演中常常情不自禁,其形态率真可爱。他称书法可以“养生、养心、养灵”,可以以墨洗心,做做“艺术的体操”。由于在陕西文化界良好的声誉和口碑,他的“书法艺术恳谈会”举行时,陕西书坛几大高手全部到齐,霍松林老先生也亲自出席,堪称文坛盛会。
在他的“不散居”里,他深情回忆着自己走过的学问路,同时也解读着自己:“我曾说自己是北方面食中的臊子,一勺一勺舀到别人碗里,却很难有自己的一碗面,其实我很想自己做一道大菜,哪怕是一道小吃。”长期以来,肖云儒一直以评论家的面目示人,而他的灵性则有意无意地被自己的理性压制了。他想多写些散文,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回望,他颇为感喟地说,自己是一头牛,牛头、牛骨、牛肉都已经无怨无悔地献给人世,所剩无几了,接下来,真的想给自己熬一道牛尾汤,在夕阳的余晖下慢慢品尝、回味。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肖云儒这位扎根在陕西的南方汉子,在中国西部文学、西部文化的研究中,凝聚着他一生的忧患、感伤、苦乐、奋争和憧憬。虽年过古稀,仍顽强地安于一个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良知,依然沉稳地沿着西部文艺的路走下去。正如一首《信天游》里这样唱道:“一把把黄土一把把汗,红花绿叶都是用心换。”朝肖云儒如期而来的,必定是秋天的丰腴和芳香。(胡忠伟)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