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243期:第02版 综合新闻

“入学要看家长学历”还要再演下去吗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近日,成都的川师大附属圣菲小学一则入学面试通知引发热议:除了带照片和身份证件之外,还要带“父母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有人质疑,是不是学校要筛选家长的学历,择优录取?校方回应:“面试是不看家长学历的,要求带学历只是登记,以后搞活动的时候方便联系。”(5月27日中国青年网)

其实,也没有必要这样掩饰,不就是要求带“父母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吗。社会上曾流传此类学校的面试,一半是面试学生,一半是面试家长,且都是公开的。面试中,家长一般被要求做问卷调查,考察家长们的学识,甚至还要求填写爷爷奶奶的学历、工作单位等信息。

有人曾为此类行为辩护:本来就是市场经济,人家要收博士的孩子别人也管不着。从功利角度看,高学历子女的智商、家庭文化熏陶以及经济条件都不会太差。这样的孩子更可能获得好的成绩和发展,学校愿意招收这样的学生又有什么问题呢?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把义务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也就是说适龄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9年的义务教育。之所以叫义务教育,就是因为它有3个属性:强制性、公益性、普及性。而且,目前有关方面已经在研究12年义务教育。

在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私立学校虽然是一种有益补充,但仍应尊重整体的社会价值观,公平地对待每个孩子,换言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平等的受教育和学习的机会。川师大附属圣菲小学说要求带学历只是登记,但综合来看,许多公众对此说法并不买账:难道就一点也不考虑低学历家长的感受吗?更有网友提出:家长务农孩子就没资格上学吗?

“入学要看家长学历”之所以屡屡出现,人们也能分析到其中的原由。教师也是人,有时难免需要别人帮忙。既然一些家长可以作为其中的资源,那升职、就医、购物乃至亲属贷款、搞经营等等,都可就势利用。不经意间教师便会“照顾”这部分学生,最终形成学生间的被动“拼爹”,这岂不造就了新的不平等?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岂不平添负面影响?

教育改革是一篇大文章,对私立学校如何管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似乎并没有建立一套十分“拿手”的机制和管理办法。如果川师大附属圣菲小学的这次事件能够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带来一些有益的反思,形成执行层面的举措,那也值了。(姚村社)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